《煌煌嫁衣-大隋帝国旧事》
第30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都不准也就罢了,偏偏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宫中的女人有权力化妆,老百姓不行。天元大皇帝的演出是一场闹剧,宇文北周就在他的荒唐表演中奏响结尾曲。

  郑译等人伪造诏书,授予杨坚最高军事权力,掌管全国兵马。军权永远是最重要的权力,没有军权的政变难以想象。按以往的规矩,除了皇帝的玺印之外,诏书必须由他们联名鉴署方可生效。颜之仪拒绝签字。不签名不要紧,替你签。
  天元皇帝的宠臣们如此卖力地拥护杨坚,并非为杨坚好,而是企图依靠杨坚集团的势力顺利完成政权交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因此,不惜辜负宇文赟的信任,背叛皇帝,引狼入室。但是,他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按照郑译等人预先设计的方案,杨坚出任大冢宰管朝政,郑任当大司马管军事,刘昉出任小冢宰辅佐杨坚,形成三驾马车的局面,与杨坚共同分享权力。可惜,杨坚是狼。他们以为能够驾驭狼,实不知狼是不肯被人驯养的。

  日期:2012-02-28 23:54:52
  杨坚否决郑译和刘昉的提议:“我不当大冢宰,我要做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大丞相比大冢宰大吗?理论上平级,都是一品大员。

  郑译和刘昉的脸绿了,这不是大冢宰和大丞相官职大小的问题,而是杨坚想脱离集体领导,专权的信号。曹操做过丞相,高欢做过丞相,宇文泰做过丞相,他们的子孙统统改朝换代。丞相的名号已经被曹操污染了,象征专权。自曹操开始丞相无好人。
  郑译和刘昉问道:“那我们做什么?”
  杨坚一笑:“丞相府长史和司马。”
  好,真好,转了一圈,我们又找了一位主子。郑译和刘昉无法拒绝,事到如今,非杨坚不能安定朝局。杨坚真狠,他们企图依靠杨坚谋利,而杨坚直接把他们踩到脚下做梯子。

  这一招不是杨坚想出来的,另有其人,一个叫做李德林的人。
  也许我们对李德林比较陌生,他的儿子却不陌生,李百药,北齐书的作者,说他写成北齐书,不如说父子同写。
  李德林是北齐的降臣,名满天下,他出名靠文章。周武帝灭北齐曾经对李德林说过一句话:“我灭齐国,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你。”别管这句话多么虚伪,足见李德林的重要。周武帝对李德林评价相当高:“我以前久闻李德林的大名,看到他替齐国写得文章,诏令也好,檄文也好,以为天上人。不想此人竟然为我所用。”
  李德林一手文章名闻天下,从小就是神童,上幼儿园的时候背左思的《蜀都赋》只用了十天,十五岁时儒家经典、古今文集背得滚瓜烂熟,写文章立马而就,文不加点。时任北齐吏部郎中陆昂对同事们赞叹道:“李德林的文笔浩浩荡荡,如长河东流,你们写得那些东西,不过涓涓细流。”

  也就是说,李德林是北齐国第一笔杆子,也是北周国第一笔杆子。
  毛领袖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同时也说过:“***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
  普通人间的较量也是如此,拳头上去,把人打倒,他还会爬起来,接着唾沫上去,就永世不得翻身啦。
  李德林就是写传单的主儿,吐唾沫的主儿。这种人的重要性不亚于千军万马,杨坚早早看到了。

  杨坚答应郑译等人辅政的第一时间派人找李德林,探李德林的口风,探宣传部长的口风,舆论阵地,宣传阵营,必须第一个拿下。
  李德林不愧搞过两个敌对国家宣传工作的人,马上意识到重新站队的时刻来了。做官嘛,最讲究站队,站对了未必飞黄腾达,站错了肯定一败涂地。站队也有先后,第一时间站队有危险,但收益高,等大局已定再去拍马屁,风险是小,收益也低。李德林当即以生命做赌注表明态度,说得非常直白:“只要随公肯提拔我,以死拥戴。”
  杨坚大悦,太高兴啦。李德林出了第一个主意:“立刻当大丞相,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不然,镇不住众人之心。”
  当就当最大的官,当就当独裁者。
  好是好,不能太过份啦。一上来就做大丞相,给人一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印象,最好装一装蒜,别搞得太露骨。
  杨坚脑子一转,干脆设左右两个丞相,我当左丞相,右丞相让给天元皇帝宇文赟的弟弟汉王宇文赞来当。宇文赞年龄小,好忽悠。
  下一步,枪杆子出场。说一千,道一万,枪杆子不出谁也不会服的。
  日期:2012-03-03 15:26:51
  杨坚手里有军队吗?

  有。
  刘昉等人伪造的皇帝遗诏将北周国最高军事指挥权交给杨坚,也就是说杨坚成为北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任命,部队是否效忠?能不能指挥得动?
  全国军队是否忠于杨坚尚不可知。但是,有一支军队在杨坚掌握之中,那就是禁卫军。
  禁卫军属于皇帝的私人部队,他们绝对听命于皇帝,听命于皇帝就等于听命于皇帝的遗诏。而且,杨坚十七岁担任右小宫伯,后来转任左小宫伯,均为禁卫军副总指挥,一干就是八年,在禁卫军中自有一股势力,再加上杨皇后的影响力,禁卫军对杨坚的忠诚度几乎接近于百分百。
  杨坚准备用这一支武装部队逼迫群臣听命。
  怎么才能让群臣表忠心呢?总不能让一群士兵手持刀剑指着大臣们问服不服,不服者砍头。
  我记得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有过一段名言,他说混官场好比演戏,政客必须是一流的演员,如果你连戏子都不如当得什么官。
  杨坚策划了一幕好戏。
  北周国有两个皇帝,一个天元皇帝宇文赟,住天台,另一个小皇帝宇文阐,住正阳宫。因为宇文赟禅让过帝位,宇文阐举行过登基大典,所以他住的地方不叫东宫或太子宫,叫正阳宫。
  天元皇帝死了,小皇帝搬到天台住,腾出正阳宫。杨坚把正阳宫改做丞相府。这是很有意思的,正阳宫是皇帝的宫殿,皇帝住过的。一个臣子去住皇帝的宫殿意味着什么?
  杨坚拿这件事试探群臣的态度,就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段曹操许田射猎借天子弓的故事,当然,正史并未记载许田射猎,而杨坚易宫却是真正的史实。
  杨坚召集大臣们开会,等大家到齐,杨坚说:“我要去丞相府办公,欲求富贵者随我来!”说完,杨坚大摇大摆走向正阳宫。大臣们有的尾随而至,有的不想去,呆在原地不动地方,有人甚至想开溜回家。此时此刻,杨坚事先安排的亲信将领卢贲带领全副武装的禁卫军杀气腾腾地赶到,谁不去报上名来?结果,无一人报名。
  守卫正阳宫的禁卫军不放杨坚进去,他们是新皇帝周静帝宇文阐的人。卢贲圆眼虎目,一声怒斥,吓得门卫乖乖打开大门。
  正阳宫的门开了,那里有皇帝的宝座,杨坚的皇帝梦越来越近。
  稍微有些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杨坚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
  当杨坚问太史庾季才如何看待他主政的儿,庾季才非常明确的回答道:“即便我说不行,随公难道会像许由让出江山那样做隐士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