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历史今读》
第22节

作者: 诗行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先秦的时候,人们并不像汉朝以来儒家思想那么僵化,没有后世的所谓忠君意识,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当时的宗法制度下进行生活。公子纠为人平庸,才智低下,没有什么大的出息,在他手底下做事,没有什么前途,既发挥不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不了自身的社会的价值,也没有办法过上合乎自身要求的幸福生活。而公子小白不同,他为人机警过人,怀抱远大,才识卓越,不同凡响,是个人物。齐国需要一位好领袖,管仲自己也需要一位好上司,这样才可以建立一番宏伟的事业。寻求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空间,对英才哲士来说,是古今不变的通理,因而那管仲并无伤害公子小白之心,不过是奉命行事,做做样子,应付应付差事而已。至于人家弟兄二人争斗,看的是各自的智慧与能耐,看的是各自的本领,各安天命好了,与自己原无多大干系。因此管仲故意将箭射偏,只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上,不偏不倚,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公子小白趁机装死,那里能够真正地瞒得过他去。

  倒是公子纠过于平庸,当他得到公子小白被管仲用箭射死的消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空口白话,道听途说,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就信以为真,放慢了行进的速度,在路上磨磨蹭蹭,整整走了六天,好像是游山玩水、旅游观光一样,连他老祖宗姜子牙半夜里从旅馆中爬起来,急速就国的故事都不通晓,没有任何紧迫感,没有任何危机感,还做得什么君王?这般头脑,还争得什么君位?连做个臣子都难以够格——堪笑!

  到了秋天,齐国的军队在乾时(今山东益都县)与鲁军作战。齐国乃一流大国,疆域一千多里,军队威严,人数众多,鲁国乃二流小国,疆域不足千里,将寡兵弱,如何抵挡得住?
  鲁军随即败北,鲁庄公慌得连自己的战车都给弄丢了,只好坐上别人的战车逃回鲁国。鲁国的大夫秦子、梁子打着鲁庄公的旗号退避到小路上引开齐国的军队,都被齐国的军队所俘获。
  齐国的大夫鲍叔牙率领军队追了上来,鲁国的形势大为不妙。
  鲍叔牙派人对鲁国传达齐桓公的话,说道:“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亲自杀了他,就请君王您把他杀了吧。召忽、管仲两位大夫是我的仇人,请把他们送回来,以便满足我亲自杀了他们的愿望。”
  鲁国小,齐国大,军队实力语不可同日,本来就惹不起人家,现在鲁军刚被齐军打得大败,而且还被人家撵到了家门。鲁国的大夫们害怕了,保命要紧,顾不得什么情义不情义,也管不得自己是个什么礼仪之国不礼仪之国,迫于无奈,就在生渎(今山东菏泽市北)杀了齐国的公子纠,来向齐国赔罪。公子纠的辅佐老师召忽随后自杀。
  鲁国的大夫施伯对鲁庄公说:“齐国想要得到管仲,并不是要杀他,而是打算任用他,任用管仲就会成为鲁国的祸患。不如杀了他,把他的尸体送回去。”
  齐国的军队还在家门口呢,鲁庄公害怕再次引起祸端,那里敢采纳他的建议,随后就把管仲囚禁起来送给了齐国。
  再说那齐桓公姜小白先前受了管仲一箭,虽然未曾受伤,却也着实吓了一跳,因此把那个叫做管仲的人恨得咬牙切齿,即位以后就发兵攻打鲁国,心里不但是要杀了公子纠,而且还想要杀了公子纠的辅佐老师管仲。
  鲍叔牙对齐桓公说道:“我有幸跟随者您,而您终于得以即位。您的地位尊崇,可是我的能力有限,没有办法再提高您的地位。您要是仅仅做一个一国的国君治理齐国,倒没有什么麻烦,有高傒和我鲍叔牙两个人辅佐就足够了。您要是准备当诸侯各国的霸主,没有管仲是不能够做得到的。管仲是稀世伟才,管理国家,国家就会强大,不可以失去他。”

  齐桓公不愧为是个英明之主,远见卓识,心胸阔大,于是就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接着假装想要得到管仲,自己亲自杀了他才甘心的样子,去向鲁国要人,其实是想要任用他。
  管仲心里也明白,齐桓公想要任用他。如果齐桓公想要杀他的话,支付一声,让鲁国人把他与公子纠一起做了得了,用不着这么费事。随后管仲就让鲁国人把他囚禁起来送给了齐国。
  鲍叔牙接受管仲之后,刚刚回到齐国境内的堂阜(今山东蒙阳县西北),就立即给他去掉了枷锁。斋戒祈祷以后,管仲随着鲍叔牙去见齐桓公。齐桓公不计前嫌,郑重其事地举行仪式,隆重地任命管仲为大夫,让他管理政事。
  日期:2015-01-31 19:04:56

  三
  齐桓公任用管仲之后,让他与鲍叔牙、隰(音:习)朋、高傒一起改进齐国的政治。
  简单地说起来,齐国接下来实行的政策大致是:五家相连作为一个最低层的组合,叫做轨,十个轨组成一个里,四个里组成一个连,十个连组成一个乡,来接受军事命令。一家出一个士兵,到了乡这一级就是二千士兵,五个乡就有一万士兵,组成一个军。齐国拥有左、中、右三军,就是三万人。加强农业耕作;设立管理渔业、盐业,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而进行不同税收的办法;救济贫困;任用有才能的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各个阶层各种具体的人才来执行,才能得以贯彻,取得实际的功效,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几句废话。
  齐国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是政策好,中央有人才;二是举贤任能,地方上有人才。上级下级人才运用得当,使好的政策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
  此后齐国的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国家逐渐强大,人民逐渐富裕,到处是一片欢呼雀跃。

  齐桓公很能识别人才,任用人才,西汉刘向所写的《新序·杂事第五》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卫国有一个叫做宁戚的人,很有才能。他见到齐桓公是个英明之君,想要投奔到他那里去做一番事业,可是自己的家境过于贫寒,苦于没有进身之路,于是就装扮成商人,借了一辆车子,假装贩货到了齐国,住宿在都城临淄外城的大门外面。
  宁戚这人尽管心里着急——做大事的人一般都是这样,可是颇有耐性,等啊等,等啊等,等了很久很久——天生我材必有用,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次,齐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城门,维护秩序的人手里拿着火把,照得黑夜通明,威威武武,喝令商车避开。齐桓公的随从人员很多,当时宁戚正在车下喂牛,远远地望着齐桓公却无法接近,不禁为自己感到悲哀。急中生智——这话说得没错,接着宁戚灵机一动,另外再加上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点的音乐天赋,就击打牛角,急速地唱起商音调的歌。齐桓公听到之后,拉着他身边仆从之人的手,说道:“奇怪呀,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物?这个唱歌的人,不是一般的人啊!”随后就让后面车子上的人载上宁戚,一路相随而去。

  齐桓公回来之后,随从人员问他怎么对待宁戚。齐桓公说道:“赏赐给他一套衣服,让他换上,我这就接见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