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戚见到齐桓公之后,就以安定国内的策略进行劝说。第二天又见到齐桓公,又以安定天下诸侯各国的策略进行劝说。齐桓公听了宁戚的几番话语之后,觉得此人挺有才干,非常高兴,就打算任用他。
大夫们却有着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说:“宁戚是卫国人,离齐国只有五百里,不算太远,不如派人前去打听一下,如果真是有贤才的人,再任用他也不算迟。”
齐桓公说道:“不是这样的。派人前去打听,恐怕宁戚会有一些缺点短处。因为他有一些缺点短处,就忘掉了他有很大的优点,这就是君主之所以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况且人很难达到十全十美,权衡利弊,应该使用他的长处。”
接着齐桓公就大加重用宁戚,把他封为了卿——上大夫,这对齐桓公后来的霸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说起大夫管仲,他和大夫鲍叔牙之间有着比较深厚的渊源。
管仲,字夷吾,颍上(今安徽颍上县 )人。 他小的时候和鲍叔牙是好朋友,鲍叔牙因此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家里很穷,常常欺骗鲍叔牙,鲍叔牙却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从来没有什么怨言。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做买卖,管仲总是多分些财利给自己,鲍叔牙并不认为他贪心,知道他家里很穷。这件事情很有名,叫做“管鲍分金。”
管仲曾经替鲍叔牙谋划生活出路,结果反而使得鲍叔牙更加穷困,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愚蠢,知道时机有利与不利的时候。
管仲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赶走,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没有才能,知道他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管仲曾经三次随军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并不认为他贪生怕死,知道他因为有老母亲存在——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同样重要原因,那就是:管仲知道自己有着杰出非凡的才能,不愿意被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随随便便地给牺牲掉,因为那对社会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孔子曾经给予管仲高度的评价,他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就要被外族人同化了。”(原话:“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后来管仲与鲍叔牙都做了齐国的大夫,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这是以前的国君安排的,他们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再后来就是公子纠失败被杀,公子纠的另外一位辅佐大夫召忽自杀,管仲却甘愿被囚禁而受侮辱。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不知道廉耻,知道他不会因为小节的亏缺而羞耻,只羞耻于不能建立功业而实现自身应有的社会价值。
于是管仲感慨地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给予我生命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才能与内心情感,珍重我、爱惜我的人是鲍叔牙啊!
日期:2015-02-01 13:16:54
第八章: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是《左传》里面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中学课本里常选,大家都比较熟悉。
鲁桓公姬允被齐襄公姜诸儿整死之后,他的太子姬同接了班,就是鲁庄公。
鲁庄公是诸侯鲁国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所立的第四位国君。
鲁庄公九年的秋天,鲁国的军队在齐国的乾时被齐军打败,齐军乘胜追击,进入鲁国。在齐国大军的威逼之下,鲁庄公应齐桓公的要求,派人杀死了齐国的公子纠。
若从道义上来说,鲁庄公姬同是不应该杀害齐国的公子纠的,把他礼送出境,让他逃亡到别国,靠他自己的本领生存,看他自己的运气如何就可以了,尽管这样做会给鲁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自己做得有理有据,符合人情,也可以给齐国一个理直气壮的回应,在心理上可以压倒对方,站住优势。
尽管总的来说,鲁庄公姬同这个人的领导水平还算说得过去,只是并非一个英明的领袖,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很不到位。鲁国的退让只能苟安一时,并不能从大的方面来解决问题,不久麻烦又要来了。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即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二年,齐国的军队又来攻打鲁国。
相对于齐国来说,鲁国不过是一个小国,鲁庄公不禁有些忧愁,然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只好硬着头皮鼓勇气,聚兵点将,准备迎敌。
这个时候,命运之神给他送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原来鲁国有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叫做曹刿。他本来是个布衣百姓,一介平民,这个时候看到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机会来了,就请求去见鲁庄公。他的同乡人认识不到曹刿有着超常杰出的才能,正想去干一番大的事业作为谋生之道——那个时候想要寻求一份好的工作,同现在一样,挺不容易,同样得凭真才实学——于是说道:“这是那些吃肉食享受富贵的人谋划的事情,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这话有趣,然而曹刿这人也是趣极,不做正面回答,而是顺着他的话接过来说道:“那些吃肉食享受富贵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有长远的打算。”
英雄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本事就行。接下来那位曹刿同学,少不得自己给自己鼓鼓气,壮壮胆,进宫去见鲁庄公。
初次求职,需要严格的面试,很不不容易的。
两人见面,少不得一番礼方面的喧寒。鲁庄公这人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也平易近人,挺随和的,不摆架子,不象有些先生,官做得不大,眼睛老是象壁虎似的,趴在墙上,不正眼瞧人的。
问明来意之后,鲁庄公与曹刿就战争的事宜进行了一番谈论。
曹刿同学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向鲁庄公询问说:“您凭借什么优越的条件可以和齐国作战?”
因为齐国是个大国,地方一千多里,而鲁国只是一个疆域规模中等的国家,地方不足千里,两者在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方面相差很大,远远地不是一个级别,所以曹刿才会有此一问。
鲁庄公说道:“衣服和食物这些用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我平常不敢独自占有它,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一起享用。”
曹刿回应说:“这样的小恩惠只有您的近臣、大夫们才可以分享得到,不能普及到所有的人民,人民既然受不到您的恩惠,自然也就不会为您尽力。”
鲁庄公说道:“祭祀的时候用的牛、羊、猪等牲畜、玉器以及绸缎,不敢虚报数目,在祷告之中一定会如实地向神明报告清楚。”
这句话现在听起来比较突兀,打仗就打仗呗,跟平常的祭祀神明有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耳!
然而当时的情况远非如此,《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曾经写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当时的国家大事就是这么两件:祭祀祖先与战争。所以祭祀在当时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隆重的事情,容易被人提到。
曹刿回应说:“这样的小信用不能够使神明信服,神明是不会降福给您的。”
鲁庄公说道:“大大小小的诉讼纠纷事件,虽然不能一一详细明察,但是一定会按照实际情况调查核实,酌情处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