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激荡三百载——闲话两晋南北朝》
第1节作者:
蓝桥裴航 三国时代的故事实在是脍炙人口,因为一本《三国演义》,这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年代发生的那些事儿,甭管是真实的还是编造的,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而几百年的李唐王朝,则更是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不得不提的巅峰,不知盛唐,不识中国。在这两个为大家所熟知的时段之间,还有着三百载左右的时光,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两晋南北朝”时代。这段历史,名气不大,故事不少。这是一个乱世,数不清的战争在这里上演,无数的杀人魔王在这里登场。这也是一个弃旧图新的时代,社会分裂、民族融合、门阀政治、江南开发、佛教盛行这些事情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轨迹,所以说,这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时代。鉴于此,小子不自量力,在自己茶余饭后,将这三百载的历史,用故事的形式给大家一一道来,如能博得大家一乐,自是万分荣幸。
羊车游幸的开国皇帝
中国古代,如果从秦始皇统一天下算起,一直到百年前的清帝逊位,这两千多年的悠悠岁月里面,在“皇帝”宝座上呆过的人,怎么着也有好几百位,如果再算上草头皇帝、称王称霸的以及未能为天下所公认的那些,这个群体就更加庞大。这数百位里面啊,如果简单地用“好和坏”作以区分的话,当然是“坏”的多于“好”的,不过如果只用这个简单的二分法来对“皇帝”区分的话,显然也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所以说,对皇帝,不能简单用好和坏来判断。对其历史功绩的评价,就成为“皇帝考核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这个考核是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在这个考核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历朝历代,大多数的开国皇帝(首任或前两、三任),都明显地强于他的后代。许多朝代的开国君王们,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就连名声不是太好的刘邦和朱元璋,也比他们的许多子孙强多了,更不用提唐、宋这些王朝的开国帝王了。不过这个也只是个一般情况,有一般,自然也有特殊。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皇上啊,虽然也算是开国君王,但如果按照那个“考核标准”来衡量的话,绝对是个不称职。
这位皇帝便是西晋的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结束三国之乱世,也算是了不起。不过这大部分的功劳应该算到司马炎的祖、父辈,他自己顶多算是个下山摘桃的。从才干和气魄上来说,比起他的爷爷、伯父和老爹,自然是不如。不过有一点,别人比不了他,就是这哥们运气好。
要讲司马炎的皇帝生涯,故事还得从公元265年他登基说起,那个时候灭蜀还不久,东吴也还存在着。也可能是新皇登基,也可能是外敌犹存,让这位有点危机感,所以这个司马炎在他刚当上皇帝的日子里面,客观地说,干的还不错。
司马炎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吸取了曹魏刻薄宗室的教训,曹魏的统治者,对自家的诸侯王防范极为严厉,宗室王侯身边就百十来号老弱病残的护卫,勉强能够看家护院,要是遇上武林高手,肯定得被人家揍的趴下,这些王侯们也不能擅自联系,走个亲戚都得经过层层审批,而且一般是批不下来,所以这些个王侯们过得其实还不如富家大户,这样一来,虽然宗室对皇位的威胁消除了,可是自己家里人管住了,司马氏却壮大了,司马氏在一步一步掌权的时候,曹魏宗室根本就没有什么力量反抗,就跟那个待宰的羔羊一样。司马炎对这点很清楚,所以称帝不久,就大封宗室,前前后后把他的那些爷爷辈、叔伯辈、兄弟辈、子侄辈们封了好几十个王爷,而且这些个司马们,许多还都有权在自己的封国内设置军队,司马炎的想法是,你看我们司马家的兵多多啊,谁要是对我们不轨,这么个司马们一起上,还不得殴死他,这个想法挺好的,可是却也在后面闹出了大乱子,我们在后面会提到。
除了大封宗室来捍卫司马家的统治外,司马炎还进行了一番政治改革。曹操主政的时候,为了安定人心,恢复国力,曾实行了比较宽松开放、节俭求实的治国方略。但到了魏明帝统治后期,政治渐趋严厉,社会风气也很腐败,百姓们是困苦不堪,司马炎鉴于此,就采取无为而治的理念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在长久的战火之后得到稍微的喘息。而且他以仁厚节俭的作风纠正魏氏的弊端。此外呢,司马炎在称帝之后,颁布了《泰始律》,这部法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它“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对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司马炎在当皇帝的时候,还特别提倡“孝”。对孝儿孝孙很看重,并且皇帝自己也以身作则,给大家做个孝子的楷模,他爹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素食素服了三年,臣子们经常劝谏他,皇帝你就吃点好的吧,不吃肉你扛的住吗?但是司马炎不为所动,后来他娘死去,司马炎又守了三年丧,他想以身作则,号召全天下人都要做孝子。其实这个也是出于统治的需要,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忠和孝。这个司马炎的江山是从曹魏手里夺过来的,自然不能算忠,所以他要是要大家都给他当忠臣,这就等于自己打脸,于是就改用孝这个旗号来要求大家。
司马炎在内部用孝道治理国家的时候,还平定了西北少数民族的叛乱。到了280年,各种时机成熟,杜预等人兵临石头城,统一天下,这算得上是晋武帝一辈子干的最光彩的事情了。
全国统一后,西晋政治上趋于安定,但由于多年战争的创伤,老百姓生活依然很艰苦。特别是皇室和权贵们无限制地霸占土地,更加重了农民的苦难。据说,长安东南的蓝田县,有一个很不起眼的“杂牌将军”,就占良田几百顷,其他达官贵人就更不必说了。农民没有土地,豪门世族利用占据的田地肆意盘剥农民。西晋初年,晋武帝把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他也确立了一些新的经济制度。这里面,最主要的内容有是占田制,就是把人按照年纪大小划分,一定阶段的成年男女都可以占有一定的土地,并且给国家缴纳赋税。
这一规定,使得每个农民都可以合法地去占有应得的田地。不少豪门世家的佃 户,也都纷纷脱离主人,去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土地。占田制发布以后,不少农民开垦了大片荒地,这对农业经济的好转起到一定的作用。
晋武帝也很注意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由于数十年的战乱,中原地区经济遭到极为惨重的破坏,人口也大减。为此,晋武帝决定采取一些措施增加中原地区的人口。他下令,17岁的女孩一定要出嫁,否则由官府代找婆家。
除了兼干媒婆的勾当外,晋武帝朝廷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使得农业生产逐年上升,国家赋税收入逐年充裕,人口逐年增加,仅平吴之后不到三年时间,全国人口就增加了130多万户,出现了“太康繁荣”的景象。据说当时“天下无穷人”。这绝对有浮夸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在晋武帝统治的时候,人民富裕应该是真实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