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树说八道,乱侃江湖
最近读了一本很大很大的书,就是《水浒传》这本巨著,读完之后心潮澎湃,许多想法喷涌而出,怎么也忍不住书写的冲动,但是就我的水平,是没办法写好的,这使我非常慌恐,曾一度陷入苦恼之中。我知道,人生不能因为害怕而止步;我明白,人生就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在害怕中前进,在否定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自我完善、强大。因此,我坚定的拿起了笔,开始了艰难的水浒歪解之旅,目前,已经完成了十节,现在把它拿出来,接受大家的板砖。大家别客气,您出手越重,对我的帮助越大,批评使人进步,我需要进步。作为一名徘徊在时代底层的打工仔,穿棱在冷漠的钢精水泥丛林里,也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梦想,也有那么一点向上的渴望,也幻想在春天里大声的歌唱……而这一切,除了靠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大家的帮助,我需要的不多,您只需批评就够了。
读《水浒传》的人很多,有关《水浒传》的文字也很多,同一部书,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观点,当然,也会读出相同的观点,就跟同一道数学题,不同的人去解答,解题过程或许不同,但结果却是相同的。因此,我想说:若有雷同,实属正常。这些文字是根据百回本的《水浒传》写出来的,在解读的过程中,力求忠于原著,却不限于原著,并加以想象、推理,使它在胡说中见大义,乱侃中见真情。表现的手法也不拘泥于一种,有时是以散文的形式,有时又是以小说的形式,完全由着我的思绪吧,因为我的水平确实无法使它们协调一致,希望读者们多多担待。
好吧欧巴,切克闹,先确立一个时间点,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皇祐是宋仁宗执政时的一个年号。宋仁宗在位时间42年,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除了金正恩思密达表示不羡慕外,好多国家领导人都会惊呆了。
为什么以1049年为起点?第一,《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说的就是仁宗年间的事。妖魔显然是假,施大爷借妖魔来说事儿是真,北宗末年之乱象或许祸根就是仁宗朝种下的,纵观历史,许多盛世皆是乱世之伏笔,若人之生病,病根植于壮年,发之暮年。第二,这一年好记,有一位大才子出生,他就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少游同学。
从1049年往前5年即1044年,这一年,以范仲淹为首的一批大臣,发起了一场政治改革,由于时处庆历年间,所以史称庆历新政。1045年范仲淹被贬出中央政府,庆历新政宣告失败。庆历新政的核心内容是:裁冗官冗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裁减公务员,节省财政开支。
再从1049年往前推12年即1037年,这一年苏轼出生,两年后苏辙出生。从范仲淹出京的1045年往后12年即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同中进士。这里为什么要提苏轼兄弟?因为施大爷笔下的“小苏学士”,据考证就是苏轼。水浒中说,一年后的1058年(嘉祐三年),洪太尉在江西龙虎山放出所谓的魔君。
1057年往后12年即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王安石变法比庆历新政更彻底、更激烈。变法不同于改革,改革比较温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良,变法大有推倒祖宗之法从头再来的意思。改革如同房子旧了,进行必要的修补,变法则是把房子拆了,只挑选一些可以利用的材料,重新盖一幢新房子。史上最著名的变法有三次:商秧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这三次变法只有商秧成功了,后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变法者的结局都很惨,商秧车裂,王安石罢相,六君子死、康梁逃。
我以为王安石变法毁在团队建设上,法是好法,没有好的团队去执行,结果就走了样,如来的经是好经,让歪嘴的和尚念歪了。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也有一些成效,尤其在军事上取得极大成功。北宋立国后军事上一直受女真、辽、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的C型包围,尤其辽、西夏是北宋的劲敌。经过变法后,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在西北打了几个翻身仗,收复五个州,拓地二千里。
公元1085年神宗皇帝去世,反对变法的高太后垂帘听政,王安石遭到罢黜,司马光出任宰相。司马光没有慌,举起一块石头,砸碎了变法的缸,新法就此失败,旧制得以恢复。北宋政坛经过这一次地震,支持变法的新党和反对变法的旧党宣告诞生,此后十几年里,两派互斗,党争不断,给北宋政坛带来深重的灾难。公元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皇帝亲政,新党得宠,旧党失势,新一轮的清理倒算开始了,直到1100年哲宗去世,党争才算结束。
我讲了这么多,是不是在扯闲篇呢?不是的,我觉得弄清北宋中后期的历史背景,更有助于我们去解读《水浒传》这本巨著。从1069年变法开始,到1100年党争结束,历时31年,在这31年里,《水浒传》中的大部分人物出生了,他们分属于11世纪的70后、80后、90后。有明确出生记载的是宋徽宗,他出生于1082年。其它据推测可知:高俅、王伦、晁盖属于70后;宋江、柴进属于80后;从李师师与燕青结拜兄妹的情节可知,李师师出生于1093年,燕青则是1095年,他们属于90后。
这样正正经经的做考证,不是我的初衷,我的初衷是:树说八道,乱侃江湖。希望通过我的一张歪嘴,把水浒里的人物解说歪了,颠覆他们在人们心中固有形象,给施大爷狠狠的捣把乱,给读者朋友们生生的添把堵。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小说则是一个整过容的小姑娘,我自忖没有还原真相的本领,也就只好歪解了。
日期:2014-05-01 09:49:39
【一】青年王伦的迷茫人生
树说八道,乱侃江湖,大家好,我是树先生,感谢你们的关注,爱你们!
在施大爷的原著中,对王伦的描写不多,并且都是负面的,如果仅把王伦当做小说中的艺术人物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心胸狭小、格局不大的人物,但是,我们不能这样来解读,如果我们处在王伦的角度思考问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王伦是梁山义军的创始人,梁山是他的基业,他是梁山产权的法理上的持有者,是有产权证的,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侵犯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不是有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嘛,排挤那些觊觎他私有财产的人,应是他的正常反应,是不应受人诟病的。只是他的手段还不够,最终让晁盖、林冲等夺去了梁山。
按我前面的推测,王伦大概属于70后,他的绰号叫“白衣秀士”。从这个绰号看,他是个读书人,爱穿白色长衫,一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打扮,用今天话说就是酷毙了、帅呆了,放在古代却有些不伦不类。古人穿衣服是很讲究的,尤其有身份的人特讲究,就连孔乙己也以着长衫为荣。诗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衿的意思是指青色的衣衫,借指读书人。青色衣衫是读书人的标配,是一种身份的向征。王伦是个读书人,深爱白色休闲装,显得卓而不群,别的读书人与他相比,简直弱爆了,这才是正真的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会当击水到中流!艾玛,是他吗?喜欢看历史演义小说的同学会记得,这类小说里,当要介绍一个主要人物时,会把他描述成“白袍小将”,在我们印象中,穿白衣的应该是武将。时下电视剧中,身着白袍的小将军,在战场上策马奔腾,要几许拉风就有几许拉风,王伦有这么拉风吗?没有。王伦的这身打扮,用网络上的话说,就一杀马特。施大爷给王伦取白衣秀士的绰号,想说明什么呢?是想说王伦文不文、武不武,天生一个二百五吗?那么,他成为梁山的过渡人物,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