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十八年——中日海战、宫廷权斗、政府改革、群体事件》
第1节

作者: 黄家理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12 20:23:00
  《清朝最后十八年》!
  说起来俺也出过几本书了,曾经的网帖也得过百万网友支持,兄弟先谢谢!一直对晚清史比较感兴趣,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最爱好的也是军事和历史题材,决定先写出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帖子主要讲述1894-1911。讲述那时的清日海战、宫廷权斗、政府改革以及群体事件,以人物为主线,以故事为背景,展现一个真实有趣的晚清史,请大家多给意见,我会不断修正。
  黄家理炮 也是我在新浪微博的微博名,http://weibo.com/1743285984

  会在那里同步更新。
  谢谢支持!
  第一章:突围
  那个年代的人其实是很少有机会出国的,但有一个人例外。
  1859年,常年征战在外的河南籍将领@袁甲三 给老家邮寄回了一封信,报告他率领的军队打败了北方农民起义军(捻军),即将凯旋而归的消息。家里人接到信的这一天,家族中的一位男婴出生了。
  有人衔着石头出生(贾宝玉),有人干脆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但这个孩子似乎是上天派来的一位送作战捷报的使者,于是大家都很乐,认为这个男孩长大后将很不简单。还好他送的不是自来水公司的催费单子。

  从现在看,这其实只是一种很平常的巧合。比如某天你突然在路上大叫一声,回家翻翻黄历发现这天正好立春,你总不能说这春就是被你叫出来的吧。但是对于袁家人来说,这毕竟是个好兆头,他们激动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男孩是袁甲三亲哥哥的孙子,也就是袁甲三的侄孙,家谱排名“世”字辈,家族人就借这个吉兆把他取名为“凯”。
  没多久,@袁世凯 就被过继到他叔叔 @袁保庆家做儿子。这个袁保庆曾是袁甲三一名麾下大将,退伍后成为担任江宁盐法道(副部级高官),主要工作是掌管南京地区食盐的生产和销售。袁保庆对袁世凯的期望也是巨大的,做官之余,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监督小袁好好读书,以便将来走科举正途,考取功名,对得起他出生时的那个好兆头。

  可惜袁世凯似乎天生就不是块学习文化知识的料,他曾鼓起勇气参加两次科举,而且是最基本的乡试,结果名落孙山,令袁家人都大没面子。
  大家责备,袁世凯也很懊恼,但他接下来的动作不是准备第三次考试,而是把所有的课本和复习资料找出来——一把火烧了。这个举动意味着他永远告别了高考(科举),打死也不再考公务员。他边烧边声明:我今后要立志去当兵打仗,弃文从武!(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邪!)
  对于袁世凯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而他为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秘密很快就会揭晓。
  关注楼主
  转发至天涯微博
  日期:2012-10-12 20:23:39

  这时候养父已经去世了,于是他从上海百里迢迢去山东投奔了一个人——@吴长庆。作为袁保庆生前的结拜兄弟,吴长庆收留了袁世凯,让他自己身边做了一个军队里的参谋(幕僚)。这一年是1881年,袁世凯已经22岁了。跟我们如今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样,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职场新人袁世凯很快要出一趟远门,而且很远,是去——朝鲜。
  提到朝鲜这个国家我们比较熟悉了。2012年朝鲜央视曾发布一个报告,说全世界人民生活幸福度排名最高的,第一是中国,第二是朝鲜。兄弟你没看错,他们真的是从最高到最低排序的,可见人家对我们很够意思。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哥俩好之间有点源长的关系史。
  在明朝,朝鲜是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天聪元年,皇太极对明作战失败,缺少银两,就先易后难,派大将阿敏攻下了朝鲜(打朝鲜不用攻山海关),从此朝鲜成为八旗军的后勤供应基地,粮食可能不管饱,但人参随便拿。你想没事就喝个参汤的军队打仗有多猛。就这样,八旗一边流鼻血一边砍敌人,一路杀进山海关。大清建立后,朝鲜自然而然沦为大清藩属国(虽然他们一直很想念明朝)。

  所谓藩属国,有点类似于被老大保护的老二的意思。朝鲜只有“国王”,而没有“皇帝”,因为他们的“皇帝”就是大清皇帝,使用的年号也是大清的年号。而朝鲜国王在级别上只相当于大清国的亲王。由于这个原因,朝鲜国王的王宫和老百姓的民居都必须修得比清国的矮小。我们知道如今大韩民国的国旗是太极旗,实际上当年朝鲜人设计国旗时,清国依据自己的国旗是黄龙旗,给朝鲜的指导方案是——蟒旗(一种在地上爬的龙)。朝鲜人终于有想法了:大家都是做龙的,你们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上爬,娘的这版本差得也太大了吧,于是就改成了太极旗。

  顺便说一句,当时大清的藩属国并不只有朝鲜,除了北面的沙俄和东面的日本,与清国相邻的国家几乎全是它的藩属国。从南到西还有:安南(越南)、缅甸、暹罗(泰国)、苏禄(菲律宾)、南掌(老挝)、尼泊尔、锡金、不丹……这是一种以“**上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后面我将会讲到,即使在1840年以后,这些国家被西方强国占领,沦为殖民地,但他们仍然恭敬**,坚持向清国进贡。

  朝鲜这个国家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一直比较穷(跟当年皇太极抢得太狠关系),当时他们的一品大员出门也是有车的,不过,是一种十分轻便和省油的车——独轮车。这种待遇,也就跟当时清国东北地区回娘家的小媳妇一个级别。而朝鲜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军队,他们一直指望大清解决国防,干脆就省了军费。
  对于朝鲜来说,除了穷,其实这也是没办法,大清太强大,东北又是清朝廷的“龙兴之地”,清国从来就不允许朝鲜拥有大规模武装威胁到龙脉安全,所以你们也就不要有什么军队。
  大家都知道,穷则思变,还有一个成语叫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事实证明朝鲜这个“小弟”当得极不安稳。后来他们发现另一个邻居——日本渐渐有了新老大的风范(过程后详),而日本也一直注意培养在朝鲜的势力,比如朝鲜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就是跟日本签的,于是朝鲜朝廷内部迅速分化成两派。

  一派比较守旧,坚持亲近**——清国,认为永远跟着大哥走,永远有馍吃,他们因此被称作事大党(以小事大——《孟子》),也就是实际上的亲华派;另一派偷偷摸摸接受日本人给的好处,认为跟着这个大哥混不仅有馍吃,说不定还能喝上紫菜蛋花汤,他们自认为比较开化,因此叫做开化党(亲日派)。
  不难发现,事大党和开化党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属于见面就是问候你亲妈转身就飞起一脚的那种,所以他们当时是带着板砖去上班的(有史料记录),王宫里一言不合就开始拍砖,抄起家伙打破头的事情每隔两三年就要来一次。正是在袁世凯同学找到工作的第二年(1882),矛盾又爆发了!
  日期:2012-10-12 20:28:57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朝鲜首都首尔,被事大党挑唆的百姓活活打死了十几名日本人,然后他们闯入日本大使馆,见人就砍,几名日本使馆工作人员做了刀下之鬼。而开化党也不是好惹的,此时为首的正是国王的老爸(曾经当过摄政王),在日本从国内派兵支持的情况下,他趁机发动政变,软禁了国王,想重新夺回大权,于是全国一片混乱,到处是打砸抢烧,还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风点火,影响社会稳定,此事不得不惊动**。为了不让亲日派掌权,清国立即派出了军队前去平息。而统率这支军队的,正是吴长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