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十八年——中日海战、宫廷权斗、政府改革、群体事件》
第12节

作者: 黄家理炮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等待,就是15年。日本人的野心也不得不引起了清国的警惕,在这15年的时间里,双方都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清国财大气粗,买军舰买枪炮。而日本人本钱不多,只能边买边引进技术自己改装改造,但为了军备的发展绝对达到了不惜血本的疯狂境界。
  从1883年开始,睦仁宣布:从这年开始的8年时间里,国内收入最多的两项税收——酿造业、烟酒业税收政府不能拿走一分钱,全部用于建设海军和陆军的军费!
  1885年,清国从德国购买的亚洲最大的装甲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装备北洋舰队。睦仁突然发现日本海军中还找不到一艘军舰的大炮可以击穿定远和镇远的装甲,深受刺激,于是他每天只吃一顿饭,每年生活费中挤出1/10(30万元),并且要求大小官员也每年献出工资的1/10,作为购买和建造军舰的费用。
  双方兵力对比的情况我们以后再说。15年过去,1894年到来了,朝鲜发生了东学党动乱,通过袁世凯的运作,清国即将向朝鲜派兵,虽然日本驻朝鲜大使信誓旦旦地向袁世凯表示:我们日本只注重保护商业利益,即使你们派兵,我们也不会派兵的,和平还是我们两国之间的主题。
  但是,日本人真正的计划隐藏在他们的心底。当年“大陆政策”的鼻祖丰臣秀吉正是以朝鲜为跳板,进犯中华帝国的大陆——取清国,必先取朝鲜!现在机会又来了。
  日本人的真正的计划是:日本是一定要向朝鲜派兵的,先根据之前的清日《天津条约》,把军队光明正大地开进朝鲜,让清日两国的军队在朝鲜短兵相接。然后想办法擦枪走火,将朝鲜国内的动乱直接演变成清日两军冲突,引爆清日战争!

  日期:2012-10-23 23:12:41
  第四章 战斗即将打响!
  1894年6月2日,在袁世凯去日本驻朝鲜大使馆摸底日本人态度的前一天,睦仁接到了内阁总理伊藤博文提交的两份奏议,都等着他的批示:第一份是解散议会,第二份是立即向朝鲜派兵。
  这两份奏议看上去没有关联,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关系。
  内阁奏请解散议会,是因为议会要逼内阁下台。由于长期军备竞赛的缘故,从1893年开始,日本国内出现了经济危机,各大党派吵得不可开交,在议院中占有多数席位的反对党要求内阁集体引咎辞职,让反对党上台。他们在前一天(6月1日)通过了决议案。
  此时摆在伊藤博文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率领内阁集体辞职。另一种是拒不辞职,奏请天皇下旨,解散议会,从而保住这届政府。
  但要天皇解散议会,保住政府,总要有个理由。理由就是:我们需要打仗。

  对于一届政府来说,每当执政出现危机,选择对外开战,就是转移矛盾,凝聚人心百发百中的灵药。于是就出现了向朝鲜派兵的那份奏议。
  睦仁在这份奏议上留下了同样的御批:同意!
  当然要同意。巴不得举双脚同意。睦仁和军部之前一直担心伊藤博文的政府不会支持战争,现在这个担心消除了。用一句熟悉的话来说,日本已经统一了思想。接下来就是如何打的问题了。
  而军部之前担心政府里的那些文职人员会反对开战,是有道理的。
  兵力对比

  现在我们假设在东京和北京,分别有两个大臣向各自的皇帝汇报本国的兵力,那情况绝对是截然不同的。
  东京这边。“陛下,在您的英明领导之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兵力大为增强了。现在,常备军的总兵力是——7.5万人!其中,炮兵6千!骑兵4千!”
  大家不要笑,地方小嘛,就这么多。
  而清国的常备军是多少呢?60万。其中步兵47万,骑兵10万,炮兵3万。“皇上,如果开战,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团练可以参战,人数不多——100万而已。”
  海军方面倒相差不大。清国有舰队4支,日本有舰队2支。
  清国的4支舰队分别为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自北向南分别守卫从渤海到南海的海防,它们也分别由北洋大臣、南洋大臣、闽浙总督和两广总督指挥。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李鸿章的北洋舰队,1000吨级以上军舰有13艘。而4支舰队1000吨以上的军舰是31艘。

  日本的两支舰队为西海舰队和常备舰队,1000吨级以上的军舰共21艘。为了举全力对清国作战,已经着手准备将这两支舰队统一编制,统一指挥,成立——联合舰队。
  日期:2012-10-23 23:22:28
  出兵!
  日本迅速行动了。战时大本营迅速成立,制定对清国作战方案,这是一个海陆两军协同作战的方案,详细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步:
  陆军在朝鲜登陆,夺取汉城,接着海军从海上支援陆军占领平壤,然后把清军全部赶出朝鲜,占领朝鲜全境。
  第二步:从朝鲜过鸭绿江打到清国去。根据战局发展的情况,按照从最好到最坏打算,分为甲乙丙三种方案:

  甲案:以朝鲜为基地,派一支陆军进攻辽宁省,威胁沈阳,牵制清国守卫渤海口的守军,趁机夺取大连、旅顺,接着陆军主力在辽东半岛和渤海湾登陆,进攻天津、北京,迫使清国签订城下之盟——为达此目的,联合舰队必须致力扫荡清国海军,聚歼北洋舰队主力于海上,控制黄海和渤海制海权。
  乙案:若清国只以北洋舰队迎战(注意这句话),联合舰队则有取胜把握,若清国举全国海军来战,胜负则难料——如果不能控制渤海,而清国海军也未能控制日本近海,则联合舰队应向朝鲜输送陆军,将清国在朝鲜所有军队击退,从清国手中夺走朝鲜。
  丙案:万一海战不利,不仅未取得渤海、黄海制海权,日本近海制海权也落入敌手,陆军主力则应留守本土,保卫本土安全。在本土安全有基本保证的前提下,陆军仍然需要分出兵力从对马海峡以北通过海上远程运输登陆朝鲜,击败在朝鲜清军,达到夺取朝鲜的目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案。
  首先,日军最为重视的是海战。一切都取决于海上决战的结果。
  其次,日军最为担心的是清国也像他们那样将全国所有的军舰统一编队,统一指挥,但事实将很快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最后,这是一个彻底的进攻方案,只考虑进攻,防守是不需要考虑的——即使在本土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还要分兵去占朝鲜,什么叫疯狂赌一把,这就是。
  在战时大本营成立后,紧接着,睦仁指示成立“陆军中央金柜部”,这个部门是专门为战争提供财政支持的,归睦仁直接领导,中央金柜部有权力动用日本所有的财政资源,军费开支由它直接调拨,而不需要通过内阁和议会的同意。

  在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日本的入朝部队成立了。他们是从陆军第五师团中精心挑选出的精兵强将,包括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卫生员等,组成了一个混成旅团,总兵力7800人——这又可以算得上是一次掏家底的豪赌,第一次派兵就派了全国总兵力的1/10。
  虽然是赌,但这个兵力是通过计算出来的。这个情况接下来我们就会清楚。
  日期:2012-10-25 15:44:42
  清军也在行动了。6月5日,李鸿章在天津直隶总督衙门发出命令:调派一支2465人的淮军前往朝鲜!
  虽然两国都是派兵,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1. 任务不同。对于清军来说,他们前往朝鲜,只是帮助朝鲜政府平息东学党叛乱,根本没有察觉到日军已经做好了要跟自己打仗的准备。而日军则是前来占领朝鲜和找机会跟清军打仗的。由于目的不同,又有了在兵力和目的地上的不同。
  2. 兵力不同。清军按照国际惯例派出了一支不超过3000人的军队,日军根据对清军兵力的这一估计,制定进入朝鲜部队应该有七千人左右的计划(两倍于清军,保证首战有必胜把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