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元王朝》
第15节

作者: 明月双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6-30 00:56:44
  十二、皇权继承血雨腥风
  中国从很早开始进入大一统的帝国社会,虽然中间有几次分裂,但是真个国家 的主体仍是大一统的帝国,既然是帝国社会就要涉及一个问题,帝国的最高权力怎么更替,当然,民主选举是个好办法,但是只能用于共和国家,专制帝国是肯定不行的,专制皇帝们肯定希望世袭,好了,那就研究一下怎么袭。先说,最大的区别是两个,一个是父死子继,一个是兄终弟及。兄终弟及在商代比较常见,其他大一统王朝里也不乏兄终弟及的,但是都是个例,比如宋太祖和宋太宗是个例子。父死子继用的比较多,大部分王朝都采取父死子继。为什么父死子继比兄终弟及好一点呢?因为传承起来比较稳定,兄终弟及的麻烦就在于哥哥传给弟弟,那弟弟要是死了该给谁呢?是还给哥哥的儿子还是自己的儿子?后面这些儿子们肯定要找麻烦,那么父死子继就好很多,在儿子里选一个,儿子再在他的儿子里选一个。父死子继里面细分一下,还有到底是哪个儿子来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帝王不是一个儿子,这里面又可以分两个,一个叫立贤,一个叫立长,立贤就是从儿子里选一个最贤明的来,顺治选康熙,康熙选雍正,雍正选乾隆,乾隆选嘉庆都是这种模式,立长就更简单一点,不用考察了,最大的儿子来,明朝选择的就是这种嫡长子继承制。那么元朝采用的是什么制度,是兄终弟及呢?还是父死子继?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元朝的世系谱。

  从这个世系,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太祖传太宗是父死子继,太宗传定宗是父死子继,定宗传宪宗是堂弟继承了堂哥,世祖又是亲弟弟继承亲哥哥,成宗是孙子继承爷爷,武宗是侄子继承叔叔,仁宗又成了亲弟弟继承亲哥哥,英宗是父死子继,泰定帝是叔叔继承了侄子,明宗又是侄子继承了叔叔,文宗又是亲弟弟继承亲哥哥,宁宗又成了侄子继承叔叔,顺帝变成了哥哥继承弟弟。怎么样?你是不是已经糊涂了?这里面一会兄终弟及,一会弟中兄及,一会父死子继,一会叔死侄继,还有叔叔继承侄子的。真是一团乱麻,为什么会如此?其实道理也简单。

  蒙古人从一个游牧氏族社会刚刚开始发展,还没有建立和适应完整的宗法继承制度,倒是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那么该怎么继承这个帝国呢?谁说了算?氏族又氏族的办法,皇帝有皇帝的想法,男人有男人的算盘,女人有女人的心计。当然类似的情况清朝也遇到过,清朝皇太极的即位和顺治的即位都是大家政治妥协的结果,可以说这会世纪城皇位是皇族内部大家说了算,这还有一些氏族社会的影子。但是后来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清朝的皇位继承就有了一定之规,谁说了算,老皇帝说了算,他立个遗诏,让谁当就谁当,没指定的就不要抢了,所以清朝的皇位传承的很稳定,到了光绪、宣统两个皇帝,虽然不是老皇帝说了算,但变成老太后说了算,但是老太后说了算也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总之在继承上是稳定的,当然这是因为满清皇族很快汉化了,愿意用中原王朝的继承制度来代替自己的氏族制度了。

  元朝就不一样了,元朝的皇帝既部分继承了中原王朝的制度,又没有完全放弃草原氏族的制度,及接受了宗法约束,又没放弃武力争夺,于是,怎么看怎么乱,那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看看草原上的氏族部落的首领应该怎么产生。
  首先,氏族的生活是不稳定的,要跟大自然做斗争,也要跟别的部落做斗争,既然要作斗争么,领导能力不行肯定不行,确切的说是领导武力不行,肯定不行。所以一般要公推一个武力好的人党领袖,当然还可以用脚投票,实在不行我们就找个武力好的人带领的部落,做那个部落的公民。所以氏族部落的首领的第一要素是武力好。第二要素呢,就是在统治阶层内部要有凝聚力,统治阶层的内部需要服从你,你才能当好这个部落的领导,因为毕竟部落已经有了私有财产和剩余财产,也有了阶级的划分,你不把这些“有闲阶级”团结好,得不到足够的财力物力。第三个要素呢,就是你要得到你母亲的认可,为什么是母亲不是父亲呢?因为在早期的游牧氏族里,父亲在外打猎比较忙,几乎没时间过问儿子的教育问题,母亲从小教育儿子,当然对儿子的优缺点比较了解,所以比较有发言权。最后,你不能是大儿子。这一条很惊讶吧?为什么不能是大儿子呢?就像我们前面说妇女地位一样,草原上都是抢来抢去的,什么财产都可以抢,当然老婆也可以抢,所以蒙古帝国初期的皇后、太后们都是被抢来抢去的。好了既然你是抢来的,就很难说清楚,你第一个生的孩子到底是在前夫家就怀孕的呢,还是抢过来以后才怀上的呢?那时候没有DNA鉴定技术,反正说不清。说不清怎么办?那你就不要继承了,万一你不是亲儿子,让你继承岂不是便宜了地方?

  以上四种制度反映在蒙古国的初期就是,第一、大汗必须建立武功,没有武功你就不会被列入考察范围。第二、必须皇族内部开会同意,这个会议就叫做忽里台。第三、太后必须要同意,在元王朝自始至终的继承中,太后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蒙古有个幼子守灶的制度,就是所有家产都要留给最小的儿子,家产是留了,皇位留不留?规矩里没说,可是如果是帝王,他的家产可是包括军队和财政的,这些留给小儿子,皇位给别人似乎也说不过去呀?

  好了,这个氏族部落突然变成王朝了,乞颜部变成了大蒙古国,接着变成了元王朝,既然是王朝了,谁继承皇位总要老皇帝说了算吧?第一对矛盾出现了,老皇帝和忽里台到底谁说了算?既然变成王朝了,中原王朝可是时兴长子继承的,那么长子和幼子谁来说了算?又是矛盾。大汗需要建立武功,可是作为皇子出去打仗,远离政治中心,而且有生命危险,似乎皇帝的继承人不该以身犯险吧?完了,又一对矛盾出现了。

  这么多矛盾的结果就是,但凡相当皇帝的人就会找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比如长子要跟幼子说,宗法制我应该继承,幼子就会跟长子说,守早制我应该继承。有武功的跟没武功的说,你连一点武功也没有怎么做蒙古大汗?没武功的就跟有武功的说,你一直在外边打仗怎么知道怎么治理国家?在皇族里人缘好的说,我是 忽里台推选的,很合法。人缘不好但是老皇帝喜欢的就会说,我是先帝钦定,当然我合法。于是就要吵,吵不出结果怎么办,就要打,于是每一次元朝皇帝的更替无不伴随着血雨腥风。这个王朝也在这些皇位争夺战中消耗了太多自己的实力,最终倒下了。

  那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元朝不解决这种矛盾的制度呢?比如像清朝一样,加强皇权,让议政王大臣会议寿终正寝就好了?问题是元朝的皇帝们,既不想也不能。先说说为什么不想,不想的原因很简单,元朝的皇帝汉化程度都比较低,远不能跟清朝的顺康雍乾相比,于是要他们完全放弃蒙古的制度他们做不到,可是相对于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中原王朝的制度却又更加先进,要让他们完全按照蒙古制度来,恐怕继承制度会更乱,所以最好是都用着,这就是不想的原因。那为什么不能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元朝的皇帝都身兼两职,一个是元朝的皇帝,一个是也客蒙古兀鲁思的大汗,是伊利汗国、钦察汗国等等汗国的宗主、也是蒙古草原上诸王的大汗。这些人可是完全没有汉化,要跟他们说不开忽里台会议了,老大汗指定一个就是新大汗了,这些人一定不承认,或者跟他们说他们的大汗打仗不行,但是文采出众、治国理政很有一套,估计这些人也不会承认这个大汗。但是作为元朝皇帝呢?跟大臣说老皇帝死了,我们开个汉人忽里台会议吧,选个最能打仗的来做皇帝,估计也是实行不了的。这个双重身份导致了在继承上实行了双重制度。其实蒙元这种双重制度又何止体现在继承上呢?

  终于,继承上的血雨腥风换来的这个王朝的风雨飘摇,我们先在这节看了看这种血雨腥风的原因,下节,我们在来慢慢闲话这种血雨腥风的表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