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3节作者:
何三刀 小朋友们听了这么高深的人体工程力学课程,无不感到惊诧,表示不好玩,要散伙。芳芳急了,就建议大家去竹林边耍“锅锅窑”。
“锅锅窑”系四川乡下土话,翻译为成都官话,应写作“姑姑宴”。
说到搞吃的,大家立即来了劲头。有人捡来了两块大石头垒起,再搭上一片瓦片,于是就有了锅灶。女孩子负责拣些笋壳麦草做柴火,男孩子负责弄些石子当做肉,沙子自然就是调味料了。珍珠还跑回厨房拿来了一盒洋火,话说火柴这玩意刚传入中国不久,贵得要命,不是真正的大户人家,那是碰都不敢碰的。
王景林宣布要给大家做一道菜,叫做“盐煎肉”。他说,前不久,他爹带他去华阳城关,在“耙耳朵”的店子里,新来了个做“下河菜”的红锅匠,据说他的功夫了得(作者注:川菜分三大系,即上河菜,以成都、乐山为代表;小河菜,以自贡、宜宾为代表;下河菜,以南充、达州为代表)。为了考他的手艺,场面上的老爷们就出了道题,让他做一道“盐煎肉”。
却说四川家家户户,没有不会做“回锅肉”和“盐煎肉”这两道菜的,因为这是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最稀拉寻常的菜式,要能做到人人叫好,其实相当考验红锅匠(川话,即厨师)的基本功。
来自顺庆府(今南充市)的红锅匠何屁娃,敢于到成都府来捞世界,他还是有几分自信的,不是猛龙不过江嘛。他拿出家传绝学,在厨房里鼓捣了一阵,就端上了一盘盐煎肉,说了声:
“各位老爷少爷请慢用,有啥刀功、火候、味道不对头的地方,请多担待啊!”
说完,他他捞起围腰揩了揩手,就满脸堆笑地站在旁边,静候嘉宾们吐个“好”字。
桌上的幺师(即县衙门的小师爷)范麻子一脸严肃,拿起筷子首先试菜。他夹起一小块肉,先吃了,然后再挑一截蒜苗,也吃了,最后放下了筷子。他没有说话,甚至从他的脸上,你根本看不出他的表情。
接下来,王博勋、陈烟烟儿、唐葫芦等人,都先后按程序试了盐煎肉这道菜。王景林是坐在他爹旁边的,他看到众人都在动筷子,哪管什么礼节,早就用筷子胡乱地夹来吃起了。
平心而论,这菜与家里日常所制作的盐煎肉,味觉上确实是有些差异的,反正一个字:香!二个字:好吃!三个字:安逸哦!
时间像凝固了一般,众人品尝完毕,搁下箸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只有王景林忙着自顾自地吃着。
终于,范幺师捋了捋胡须,对王博勋拱了拱手道:“这一桌,要论美食,必推博勋兄为魁首,你家的私房菜在方圆百十里也享有盛名。怎么样,这个菜的点评,就请你来述评一二吧?”大家听了都跟着叫好。
日期:2015-03-20 20:30:09
何屁娃也看出了这一桌,以官场身份是范麻子为尊,但众星拱月的关键人物,那一定是坐在主陪位的王博勋。他连忙对王博勋点头哈腰道:“还请王老爷明鉴。”
王博勋这才露出了笑意,他说:“其实大家吃惯了山珍海味,做这家常菜,反而有点生疏了。但家常菜最养人,也最重要。这样吧,真正的考官,我们让林娃子来充当。”于是,满场的人一下子把目光都集聚到了王景林身上,他嘴巴里正滋滋有味地嚼着一块肉呢。
他爹问他:“林娃子,你说,今天这盘盐煎肉好不好吃?”
王景林嘴里没空闲,就点了点头。他爹不满意,要他说话。他这才说了句“好吃”。众人追问,啥子地方感到好吃?他吞完了肉,顺手把嘴上的油往袖子上一抹,这才有板有眼地评论道:“这个红锅匠,还是醒得起神的,他选的是猪后腿的腱子肉,这材料首先就对了。要是盐煎肉拿五花肉来做,我是不会吃的,因为五花肉是用来做回锅肉的。再说他是用的热锅冷油,这个火候爆出来的生煎肉,很脆,很香。麻辣味刚刚好,不厚重,也不清淡。蒜苗下的火候也很及时,既无生涩味道,又没有炒的太耙(即炒软、炒烂)。”
众人听了王景林一番点评,莫不大张着嘴巴说不出来话来。站在他身旁的红锅匠何屁娃,把这个站着比尿桶高不了多少的小娃娃看了又看,慢慢就有几分尊重的表情浮现了出来。他认真地问道:
“小少爷天赋异禀,我何屁娃真心佩服!敢问,我还可以请教你个问题不?”
王景林道:“你但说无妨。”
这下桌上的嘉宾们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王老爷,你龟儿硬是生了个天才嗦,瞧这林娃子的气质和口才,啧啧啧------”
何屁娃待大家赞叹完毕,才发问:“少爷品尝的这道盐煎肉,与府上公馆所制作的盐煎肉,在调味料方面,我做了啥子调整?您如何看待这种调整?”
这个问题比较难,因为菜型是明摆在面上的,用眼睛就能观察,而调味料一旦下锅,已与各种主料辅料混为一体,不仅靠味蕾辨别,还要靠语言表达。
王景林思索了一下,说道:“反正呢,我们这边的盐煎肉,最拿手是添加郫县豆瓣,离了这个佐料,盐煎肉就做不成。你的这份盐煎肉,显然是外地人来本地做厨,郫县豆瓣的分量不足,但似乎加了点甜酱?为啥还要加点白糖和醋呢?不过吃起来反而有些新鲜感,好吃,你看我吃了很多啦!”
何屁娃就站在王景林背后,他听完不由得冲大家吐了吐舌头,并不断冲着大家伸大拇指。大家一看这场面,于是个个嬉笑颜开,都纷纷赞扬何大厨的手艺,可以了!
王景林优渥的生活条件,他当然历来是只负责吃的,富N代的日子,连数钱都嫌麻烦,哪还需要他亲自动手下厨?但那天随爹进城考厨师的那一幕,却让他对“红锅匠”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善于品尝美食,这个几乎人人都做得到;要是能用普通的食材,做出人人都喜欢的美食,那可需要真功夫啊!
于是,王景林就给小伙伴们用石子、泥沙、树叶等代替原材料和佐料,准备给大家按流程演示一遍盐煎肉的做法。
谢珍珠撅着屁股、歪着脑袋在“灶”前一个劲地吹火,待柴火把瓦片烧热之后,大家才发现没有“油”,情急之下,王景林当众掏出鸡鸡给瓦片上浇了点水,那滋滋的声音,还真的有点像热锅冷油的交响呢------。
(楔子部分完结)
日期:2015-03-21 23:15:40
第一章 王家公馆私房菜
1、总厨徐墩子
不知从何时起,厨房事务被明确分为了“红案”和“白案”两大类,前者意指炒菜工作,后者指制作面点。别看师傅都是在厨房打转,但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类型,这就像在学校,有的老师只能教文科,而有的老师只能教理科。有的小店只有一个厨师,那他就得全包了,就像教启蒙的儿童,一个教师拳打脚踢全代劳了。而在大型的公馆、酒楼,专业分工细致,红是红,白是白,这个一点也马虎不得。
在“红案”这一块,又按专业可分为墩子工、红锅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