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7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老爷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而教育实际上是个双向行为,一方面取决于“教”,一方面取决于“学”。善教者,修身,立德,传道,授业。而善学者,明理,识礼,博学,多才。一个教授,不可能教会一个禽兽高尚;而一个禽兽,也不可能教会学子伟大。
  那么,徐一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徐一夫,时年三十八岁,秀才学历,是徐墩子母亲的哥哥的儿子,也就是徐墩子舅舅的儿子,所以是他的表哥。按徐墩子忆苦思甜的说法,表哥家境中等,但从小就是读书的料子,像自己这种人,先生教了什么,都是酒肉穿肠过化为大粪了,但表哥那真叫个“博闻强识”,学富五车,诗词歌赋楹联对仗,海阔天空逢山开路见水搭桥,谁也难不住他。还写得一手好字,一手欧体字,那写的简直是,每到过年的时候,求联的人把银子哗哗哗地捧给他。而且八股文写得也是中规中矩,整个金堂县和成都府,考官和同学们都推为魁首。至于人品嘛,走在大街小巷,红男绿女个个都称他为道德楷模。现在的工作呢,在金堂老家开馆授徒,学生三五个,个个品学皆优。

  王老爷皱着眉头听完了徐墩子的吹嘘演讲,忍不住问了一句:
  “照你这么说,徐先生应该是个才高八斗之士。可是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他只考取了个秀才的功名?”
  徐墩子一听,就像在撷红楼正与某妖娆妹儿欲提枪上马,却被保安断喝一声:“妈的你今天连钱包都没带,还敢跑来风流快活?”他心里一慌,上下两个头立即就耷拉下来啦。
  (第3节未完待续)
  日期:2015-03-25 15:56:57
  (上接第一章 第3节《私塾徐一夫先生》)
  其实前文说过,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公道可言,因为老天爷从未发过告示,承诺读书人认真读书了,保证就有功名利禄可收。徐一夫就属于苦逼型知识分子一枚,他自幼饱读经史诗书,文才闻名于乡里,可是也不知是哪个神灵作怪,总之他每遇考试,多是铩羽而归。人家少年得志者,年方弱冠即即可通过府试考取秀才。而徐一夫,愣是在二十岁才考取童生,三十岁考取秀才。他比常人总慢半拍,而且这半拍,不是几年,就是十年。人生苦短,考试考得人心力交瘁,也考得人经济濒临崩溃,没办法,取得秀才文凭后,徐一夫就索性在家乡设馆授徒起来,为稻粮谋嘛。

  文凭不高,水平却不赖,人品尤其好,故此,家乡人民对他的口碑很不错,都愿意把子弟托付给他。
  王老爷虽然对徐墩子保荐的徐一夫没有当场表态,但既然徐墩子如此热心而诚恳地跑来说了这事,出于对徐墩子的欣赏,他还是把徐一夫这个人给记在了心里,作为备选。又一日,华阳县的绅粮陈烟烟儿请他和另一绅粮唐葫芦过去耍,茶余饭后,他就抛出了这个话题,请陈烟烟儿和唐葫芦帮自己给个意见。

  陈烟烟儿,顾名思义,喜欢抽大烟,人平时像个烟灰,所吃的美味珍肴大约都化为了过眼云烟,挥发到空气中了,所以长的精瘦。而唐葫芦与王博勋一样,以前也爱吹个烟泡,后来社会上形成一股反鸦片的风潮,他们就忌了口,改为吸食水烟,这身体就日渐发福了。
  别看陈烟烟儿瘦的像烟灰,但咕嘟咕嘟连吹几个烟泡后,那眼睛焕发出的精光,堪称贼亮。据说他吸饱烟后,可以将五个婆娘轮流操练一盘。这会儿,他就用贼亮的目光看着王博勋,笑嘻嘻地道:“我说锤子啊王老弟,你龟儿想多了。要说送娃娃读书呢,父母都恨不得把藏书楼给娃儿塞进脑壳,但到底有几个娃娃成了材?国子监太子太傅这些人的学问够高了吧,他们能不能保证就把掉鼻涕的娃儿教得好呢?”

  王博勋正在揣摩他话里话外的涵义,唐葫芦也接了一句:
  “如果牛儿想吃草,你散放着,它也吃的很乖。如果牛儿不想喝水,你按着它的头,它也不会喝,搞不好还要用牤角顶你。所以,娃娃的教育,并不是说到底有多大的学问去教他,而关键在于培养娃娃的学习兴趣。他喜欢上了读书,别人拉他去耍,他还是要读,因为读书给他带来乐趣。而现在很多教书先生,教得娃娃一看到书就怕,厌学了。这样再有学问的老师,说难听点,也就等于个屁。”

  二人这一番话下来,倒是提醒了王博勋,一个小娃娃,哪需要啥大学问?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呀!长大了,考进县学府学,或另请高明,那也不迟啊。
  于是,徐一夫就获得了面试机会。

  要说,许多人缺的并不是才华,缺的还真就是个机会。徐一夫得到了这个与王老爷、王少爷面谈的机会,那深藏多年的才华,立即就哗啦啦地涌现出来了。王博勋虽说自己也有个秀才的文凭,但觉得与徐一夫一比,自己肚子里的货色,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真的有差距。这话他没说出来,心里却是默认了。
  随后,他挽留徐一夫在庄园住几天,先和少爷相处熟悉一下。这其实已经是最后的考核了,他要观察徐先生和王景林的相处状态,再做定夺。
  王景林没有读过书,但他对将要上学读书这个事情,还是有感觉的,因为他的姐姐和堂兄们,都正在读书;问他们对读书的看法,都说“不球好耍”。因此,他还没开始读书,就对读书这事不大感兴趣了。
  日期:2015-03-25 15:57:56
  徐一夫在王府待了三天,他的主要工作,似乎就是陪王少爷玩。他先是手把手地教王景林用黄泥巴和了一坨稀泥,制作了一个小鸡公的造型,鸡肚子掏空,给放进去一粒小圆球,并在鸡尾巴那里开了道口子。然后带少爷进了后厨,把这小鸡公,给放进灶膛里烤。烤了一阵之后,用火钳夹出来,凉了,再用水简单清洗,揩干,最后,用蒸馒头的红色素给上了色,就变成了一只红鸡公口哨。王景林放在嘴里,呼啦啦地吹了一阵,小伙伴们都跑过来了,羡慕得紧,纷纷要求王景林给他们也制作一个。王景林大喜,央求徐先生帮助,再制作了一批口哨。

  接下来,徐一夫带着王景林,屁股后面跟着一群胡乱吹着哨子的小孩,到田野去,他说要教大家认识一些野花野菜,甚至是草药。他说,要教会大家亲手制作叶儿粑粑,保证大家好吃得怕把舌头吞了。这帮养尊处优的少爷小姐,压根儿就没吃过野菜风味的叶儿粑,那个兴奋劲,直接让正在耙田的水牯牛们郁闷了许久:这人是谁?为啥王家这帮小孩,那么喜欢他?
  徐先生制作的叶儿粑,与市面上所有的叶儿粑都不一样,他教大家采集了不少侧耳根(鱼腥草),又让男孩子爬树摘了一些梧桐树叶回来。他让后厨拿出些小麦,再让一群小孩轮流推磨磨面。以前大家吃的都是精米白面,而这次磨的是混合面,麦麸子都看得清清楚楚。后来把粗面用水拌好,加上些肉粒,用梧桐树叶包裹好,用粽叶捆紧,架着火用蒸笼来蒸。一群少爷小姐眼睁睁地等在旁边,望着滋滋冒汽的蒸笼,哈喇子忍不住地流了一遍又一遍。厨工已经将侧耳根洗净切好,用盐巴、保宁醋和辣椒渍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