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的君子袁世凯》
第12节

作者: 龙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看看,黑的都让袁世凯说成了白的。原本一件自己寄人篱下,还让外人看不上的尴尬事情,让他说的大气凛然。把投奔说成了帮忙,把请求说成了主动出力。按他这逻辑,吴长庆不单不是帮了他,而是应该向朝廷为他请旨表彰。
  日期:2014-05-12 16:43:23
  如果我是吴长庆,我就请出家法,作为长辈,好好的教训一下这个乳臭未干的后生。不过我不是他,当时他的表现也无确切的文字记载可供考察。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袁世凯出走了。
  当然,作为见过世面、已略具权谋的袁小四,不会像现在的小屁孩儿那样不管不顾的一头扎出去。这个时候的袁保龄被李鸿章委以旅顺港监工之职,全面负责军港的建设。就像现在的国家工程一样,有了工程就有了机会,各种的机会。我想袁世凯也一定认为堂叔能够给他一个安排,才离开山东的。
  他风尘仆仆的到了旅顺,却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袁保龄之所以浇灭了侄子心中的小火苗,倒不是因为亲情冷漠。相反的,他对袁世凯很看重,当初他从自己天津家里投奔山东的时候,硬是挤出了四十两银子给袁小四做盘缠。所以这次拒绝袁世凯,一是自己为人清廉,所经手的事情没有贪墨的可能,也就是说油水不多。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的士人,将袁世凯的科举考试看作最大的事情。他非常不同意袁世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打算。既然家里有田有地,何不全心全意的准备考试?等一朝高中状元,等你处理的国家大事举不胜数。

  日期:2014-05-17 16:56:33
  没有办法,袁世凯在叔叔那里待不下去,也不能回家。因为毕竟当初第二次出来的时候夸下了海口,而且还有红颜知己沈氏苦苦等着自己的好消息。只好厚着脸皮回到吴长庆处。他倒是为自己想好了说词,他对吴长庆说,我这次到了旅顺堂叔袁保龄那里,他也非常认可我的看法,认为大丈夫应当以实务为第一。目前国家羸弱,军队乃是朝廷的依靠,为了早日报效国家,他让我再回大帅这里,踏踏实实的干一些事情。

  不知道朋友你,如果一个晚辈对你说出这样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而且还打着自己长辈的旗号,会不会相信,反正我是信了。吴长庆也信了,所以他开始安排袁世凯处理军营的事情。不得不说,袁世凯读书不行,做事还是很老练的。基于自己的天赋以及早期跟着家人的历练,他的办事能力不仅仅远超同龄人,更是让那个嫌弃自己的张謇都刮目相看。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认真工作,受到了庆军上下的认可。吴长庆看在眼里非常高兴,一点一点的提拔他。当朝鲜壬午事变时,他已经做了类似现在负责军队日常训练和作战参谋的营务处委员。

  日期:2014-05-17 20:13:47

  清朝收到朝鲜国内叛乱的消息后,作为“天下观念”世界体系的宗主国,认为有必要出兵帮助朝鲜“了事儿”,于是派吴长庆率六营军队开赴朝鲜。这也是袁世凯仕途上升的开始,自此之后的十二年,袁世凯在朝鲜干的风生水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巴佬,一跃成为闻达于天下的能臣。
  不知道朋友你读到这里,有没有疑惑。笔者当初看到这些史料时,就感到莫明的奇怪。想那吴长庆官居一品大员,虽然清朝重文轻武,但是也雄踞山东、实权在握,怎么说调动就调动,还非要他自己率军开赴朝鲜,不是说清朝军官都很贪生怕死的吗,在异国他乡作战的事情,他也愿意去?清朝为啥一定让他去,派他手下的一个人或者其他人去不行吗?
  这个就要说明一下,清朝原有的军队体系是八旗兵和绿营。根据毛海建老师的考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有八旗兵十二万,主要驻扎在北京,负责拱卫首都。只有少量派驻各地,负责监视当地的绿营。绿营有兵60万,分驻全国各地,负责镇压反叛,治安巡逻。但是这个系统早就腐朽,不能适应现代化国家战争。所以在天平天国动乱时期,只能依靠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士绅自己的团练部队。

  日期:2014-05-20 17:25:18
  国人就是这么死要面子活受罪,国家需要团练来维持,但是中央朝廷和大人们,拒绝承认这样一支庞大队伍,拒不供给这些勇营的粮饷。没有办法,“曾国藩们”只能靠擅自截留地方财税的办法维持军队。也就因为如此,谁养活咱,咱就效命于谁,自那时起,勇营都是以某一将领自己军队的面目出现的。
  就像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有权自行裁撤湘军一样。吴长庆手下的军队,都是他自己的,也只有他才能随意处理。而前面交代过,他是自己办团练出身,后来投靠了李鸿章的淮军,是后娘养的。所以作为非嫡系出身的他,面临着突发的危险,当然被第一个想到。
  至于为什么称作“庆营”,是因为那时的军队完全没有编号。不像现在,例如北京军区中南海8341部队这样有统一、详细的番号。那个时候因为军队个人所有,就往往以军事长官姓名中的一个字作为番号。比如电影《投名状》中的魁字营一样,因为吴长庆最后一个字是“庆”,所以他所属的部队都叫“庆字营”。而这里的营不是军事单位,不是军师旅团营的营,而仅仅指的是这一票人同属一伙儿。

  日期:2014-05-20 18:05:23
  第二章 指点朝鲜
  别样三国时代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袁世凯在朝鲜这十二年的艰辛,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世界大形势,尤其是中日朝三国的复杂关系。
  先说积极主动的日本。咱们高中历史课本中就有这么一桥段,说是汉武帝时期日本就有人来朝贡,汉武帝还赐了一方印玺给对方。借此明着说中日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暗地里的意思是说当初日本也是仰我巍巍中华鼻息的撮尔小国。不过教科书后面没有交代,当时的日本虽然没有统一,但是很快岛上各国达成共识,脱离了“大中华区”的朝贡体系。之后的交往,都是以平等或者力图以平等身份与中国往来的。虽然唐朝时期,日本与中国的交往开始密切,那也是以一个虔诚学生的姿态在与老师交往的情形,并不存在地位的高低之分。之后的元、明两朝虽然都有过与日本的战争,但并未能使之屈服,甚至还损兵折将、空耗国库。

  在日本近代,开创了德川幕府时代的德川家康,在认识到与中国兵戎相见没有甜头的情况下,远远早于中国而开始了其闭关锁国政策。在这方面,就像有些成功人士说过的,只有失败的人才会拒绝交流。日本的闭关政策简直就是N多年后清朝的样板:仅长崎一口通商,仅限定与中国、朝鲜、荷兰往来贸易,限定出海商船的吨位——担心出口的多,进口的货物少,从而减少国内供给,不经允许擅自出海者杀无赦……

  日期:2014-05-20 21:32:42
  对于国家而言,模式是相同,境遇肯定也相似。日本在近代被美国的舰队叩开了大门,各种主权开始被蚕食。但是有一点是日本与中国极其不同的,这一点也决定了自此之后近一百五十年来两国历史的天壤差异——国民性的不同。关于这一点,《菊与刀》将日本人的国民性描绘的十分生动,而最近引进中国的《日本边境论》将其阐释的非常透彻。简而言之,日本人当惯了老二。他们没有老大的心理包袱,习惯了自己不是最大的强权。一旦被打败,第一反应不是检讨自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放弃原有的各种经济、政治层面上的成见,转而学习对手。日本总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在世界范围内搜索学习的对象。当初中国无比强大,好,他们就学习中国,而且是一心一意的学习,一点儿都不掺假。等到被佩里舰队打败之后,日本人赫然发现,中国竟然早就不是世界上的巨人了,巨人现在远在欧洲。于是他们毫不迟疑的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而且提出了“脱亚入欧”的口号。日本人态度虔诚到,没过多久西方人都看不过去了,觉得他们学习的太好了,很快就将领事裁判权主动的还给了他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