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16节作者:
何三刀 日期:2015-04-02 19:09:46
(上接第二章 第2节《高中秀才喜临门》)
离开王府一年多的徐一夫先生,这次也回来了,不过这次的身份是特邀嘉宾。一对新人都是他的弟子,这事极为罕见。既然弟子已经结业,师生的规矩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叙过礼之后,徐先生就拿王景林开起了玩笑:
“林娃子,老实交代,是不是当初读书时,就跟师妹眉来眼去,暗度陈仓?”
王景林一听,立即夸张地摇头:“恩师,冤杀我也!想当年读书,我那可是潜心苦读,心无旁骛哇,苍天可鉴,我们非礼勿视,硬是手儿都没拉过------”
徐先生深刻地笑了笑:“你们都是人才,适合搞地下工作,隐藏得太深了!要不然,我趁你们这把火还没烧起来,肯定一盆水给你们浇灭啦!老师嘛,就是专门灭火的,眼里哪能容得下半点火星-------”
一番玩笑,说得大家哄堂大笑。笑完了,王景林才悄悄给他说:“先生,为感谢您的培养,这次徐叔已经答应专门教我做一道菜,特地来报答您。”徐一夫见状,不禁问道:“啥子菜,这么神秘?”王景林说:“就是传说中的白水豆腐菜。”徐一夫一听,大摇其头:“这么盛大的场面,怎么可能做这道工艺繁复的菜式呢?”王景林再一次压低了声音:“这道菜,徐叔亲自教我制作,只供应双方父母高堂那一桌。您肯定是和我爹坐在一起噻,您懂的。”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王景林已经在徐墩子的亲自指导下,花了两天时间进行各项精心准备工作,早已万事具备了。
王府婚庆盛典终于随着新娘花轿的抵达而达到了高『潮』,大红灯笼高高挂,鞭炮齐鸣,鼓乐高奏,围观群众人山人海,要看新娘的嫁妆陪奁是不是丰厚,并从身材来推测新娘的长相气质。在伴娘的红绸牵引下,新娘跳过了火盆,寓意着经历了考验,然后正式由大朝门进入,先到祠堂和新郎一起拜过了列祖列宗,再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礼成,送入洞房。
洞房里家具陈设一新,床铺上撒满了枣子华生桂圆莲子之类的寓意“早生贵子”、“连生贵子”之类的吃物,两个特意安排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寓意着金童玉女,正在床上打闹,这叫“滚铺”。而新娘子进门的那一刻起,凡是进屋来参观的,一律要由伴娘代发赏钱。可以想见这场面的热闹情形,那些妇女儿童怀着凑热闹和看稀奇、占小便宜的心理,来了一轮又一轮,幸好新娘脸上盖着盖头,不然真是有点烦啊。
王府三个大院同时开席,宴开一百二十桌,就这样吃起了流水席。所谓流水席,就是前面吃完,厨工把桌子一收,清理干净,摆好碗筷调羹,凑满一桌人头,即可开工,吃完,又让等候在院外的人进入,再开一席。
场面如此之乱,这样岂不是有人混吃混喝?是的,这个很难控制。常规情况下,来宾是以三种方式表示贺喜:一是送现金,往咨客处一一造册登记,叫“赶情”;二是送米粮或鸡鸭等实物,到仓房登记造册,叫“送情”;三是人来了,钱没有,礼物也没有,可以先挂个名,表示愿送什么、送多少,日后再补,这种情况叫“挂礼”,也作数的。这三种人,都有资格正式入席享受嘉宾待遇。
日期:2015-04-02 19:10:54
而混吃混喝之徒,往往就产生在“第三种人”,亦即“挂礼”这一边。一般,这里都由管家杨治国亲自把关,他对四乡八寨的人头熟,你说挂礼,总不可能随便一说,日后的落实清收工作,还要靠他指挥呢。所以,面对陌生面孔,他总要巧妙地盘问个来龙去脉。饶是如此,仍有那么一些脸皮厚的食客,跑来滥竽充数,蒙混过关。
其实像王府这么盛大的事,远近的乞丐早就蜂拥而来,王府专门有人负责施粥施饭,他们人人都能搞个“肚儿圆”,还能拿到点赏钱。为啥还有人非要混进筵席呢?这就是常人的自尊心理作怪了,同样是为了吃饱,但谁都想当“座上宾”,绝不想被看成“叫花子”。
在大堂屋的首席,天经地义地坐着王博勋,能与他同凳子坐的,原来是徐一夫,现在改为了谢勺子;左边坐的是徐一夫和徐墩子,右边坐的是王杨氏和刘素华,下首坐的是王赵氏和四姨太。
果不其然,到筵席尾声时,这一桌特备的压轴大菜“白水豆腐菜”,就被佣人们小心翼翼地呈上来了,不过显得十分低调,根本没有一个字的介绍。众人心里都有数,也不做声,默默地品尝着这份汤菜。喝了两口汤,吃了一块豆腐,大家的欣喜之情都溢于言表,你看我,我看你,欲言又止。
还是徐一夫嘴快,他说:“素闻表兄做得一手好菜,我也跟着吃了十来年,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但这道菜,简直不可思议,好吃,太好吃了。你有这独门绝技,岂不是天天可以在家里搞好吃的?”
徐墩子道:“你以为厨师在家里,会给自己搞好吃的?谬矣!我在家,最喜欢搞点‘洗澡泡菜’下饭(注:四川老坛泡菜驰名天下,但也有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即将各种材料当天泡进坛子,第二天就捞起来下酒下饭,由于还没泡熟,吃起来有股生腥味,但也有人觉得这种吃法更鲜,谓之“洗澡泡菜”),为啥?没那个心情。大少爷青出于蓝啊,这道菜的做工更细致,你看这豆腐,片的刀法,更加匀称,味道醇厚,口感浓烈,余味悠长。要我说,大少爷真是有厨艺的天赋哦。”
说到厨艺,谢勺子接了一句:“林娃子从小就很懂得吃美食,他喜欢往后厨钻,我也早就看出来,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厨艺,其实早就超过我啦。”
王老爷听了,内心是高兴的,但还是接了一句:“喊他攻书,龟儿要天天研究厨艺。不过这道菜,算是及格了。我还是怀念当年在萨尔玛的公馆,你徐墩子那光彩亮相,简直是技惊四座啊!来来来,我们这一桌的人,说穿了就是‘缘分’二字啊,大家提起杯子来,为缘分喝个跟斗杯!”
(第二章 第2节《高中秀才喜临门》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