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17节作者:
何三刀 日期:2015-04-03 16:08:41
3、乡试未中改捐官
王景林考取秀才、与师妹大婚的这一年,是1891年(即光绪十七年),这一年是辛卯年,他还未满20岁。按清朝惯例,凡逢子卯午酉年,必有大考,即由国子监派翰林为正副主考官到各省主持贡院的乡试,而且各省学政学道大人为避嫌,是不可以参与监考的。那么,院试(考秀才)与乡试(考举人)就产生了时间冲突。前者六月考试,七月放榜;后者八月考试,九月放榜(因而乡试叫“秋闱”、“桂榜”),新考取的秀才是参加不了这场考试的。要等下一场乡试,那就只有等到三年以后的甲午年(1894)了。
三年时间对历史而言很短,对人生来说却不算太短,一定会有许多事情发生。这不,王府就接连发生了两件生死大事。
大娘王杨氏,本名杨翠兰,成都府灌县(今都江堰市)人士,大户千金,嫁来王家三十一载,育有四个女儿,都早已出嫁,其中第三女,还嫁回了灌县故里。杨翠兰的心,其实不坏,但作为大房,在一个大家族要充当领头羊,殊非易事,后来者总是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产生冲突,一遇利害关系,必定明争暗斗,推波助澜,她使尽百般手段,也很难完全搁得平。为此,她时常感到很累,是心累。
而王杨氏的身体,先天性比较肥胖,嫁过来后,饮食又不知节制,遂导致越来越肥胖。后来,老是容易口渴,经郎中把脉问诊,怀疑是得了“消渴症”,也就是今人所说的“糖尿病”。这病在当代也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控制血糖,而在那时,就等于是宣告患了癌症。吃了段时间草药不管用,她的眼也花了,手脚也麻了,后来脚板心也烂了。终于在一个清晨,再也没有醒来。享年48岁。
而大娘过世的日子很不巧,三天之后,谢珍珠就临盆生产了,是个儿子。王景林固然喜大于忧,但他爹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搞不清楚该如何拿捏表情,一会儿在做法事吊丧的人面前,必须面有戚戚之色;一会在前来贺喜孙子诞生的人面前,又必须要呈现出“阳光哺育禾苗壮”的表情。就这样,他也觉得累了,是做表情很累。
闲话休叙,这三年时间,王景林其实只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不断的爱老婆,以及爱那因爱老婆而催生的副产品“小辣丁”(儿子乳名);二是不断地温书、备考,希望将来混个一官半职,以光宗耀祖。
转眼就到了光绪20年(1894年),这一年注定了在中国历史上要永远被人反复念及,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却没有什么概念。王景林早早报了名,通过了预选,只等中秋应考乡试,希望用笔墨博来功名利禄和人生幸福。
势必影响中国千年历史进程的天大事件,就是那次“甲午海战”。
日期:2015-04-03 16:10:00
这年一开春,慈禧太后就签发懿旨,准备庆祝自己“六旬万寿”,有两大惠民举措:在后宫将提拔敕封一批妃嫔,并开恩科选拔人才。文件一下达,举天同庆,殊不知国祸已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
清王朝是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而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已成长为野心勃勃的工业军事帝国。就在几年前,清朝的北洋舰队其吨位和火炮、军队人数,对日本还略占优势,小日本再馋,也只敢蛰伏在小岛上流哈喇子。而慈禧头发长见识短,竟然下令挪用海军军费来修建颐和园,为她的寿诞扬威。于是接连几年,北洋海军竟连炮弹也没有添置一发了,日本的军力就迅速赶了上来。
在劫难逃,朝鲜半岛是中华属国,1894年初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政府军打不过,于是向清政府乞援,而宗主国必然出兵助其平叛。结果清军二千余人一登陆,叛军即告投降。日本这时竟然突袭朝鲜王宫,推翻了现政府,搞了个傀儡政权,严令清军退兵。清朝要求双方同时撤军。后来双方都不撤兵,反而都在增兵。7月25日,日军偷袭了中国的运兵船,至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清王朝终于宣战。由于清军的腐败无能,战事每况愈下,堂堂近百万军队,竟然干不过小日本二十余万人。
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天下读书人心里的悲愤,那真是如同鼎沸一般。秀才们大声议论国事,说到痛心处,无不捶胸顿足叱骂。那时社会上还没有流行开“游行”,茶楼、戏院、文庙,就成了秀才们聚集的地方,大家拿着邸报,从李鸿章骂到叶志超。骂李鸿章,主要是他控制的淮军迟迟不肯出兵参战,贻误了战机。而骂叶志超,是他枉为前线司令,既胆小又无能。
王景林心里也有很多的时政观点想要出去宣传,但他爹严厉制止了他。他爹说,天下大乱必大治,这时候朝廷急需人才,读书人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务必潜心温书,争取一蹴而就!
战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这一场严峻的考试,也还在照常进行。
位于成都府城西南的贡院,考棚又叫“号房”是一间连一间的,王景林和其他考生,每人一个单间。贡院里的监考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而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炭火既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
这场考试共分三场,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初十、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像这样的封闭考试,考得人发疯了,也不用大惊小怪,狠狠地抽他几个耳光,人就清醒啦。
这一年的乡试,王景林虽然没有考中举人,但也算脸上有光,毕竟他亲自参加了一场大型考试。那时许多秀才,并不能通过初选呢。而当年的京城恩科殿试,全国共选拔进士314名,其中四川省皇榜高中14人,非常荣幸的是,成都府华阳县范溶,以二甲第59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进士。消息传来,王老爷带着两个公子,特备厚礼,前往范府慰问祝贺。
范家离王府约有八十里地,家境相当一般,也不知是祖坟上哪一棵歪脖子树突然给长抻了,取得了这般骄人的业绩!省里、府里、县里前来祝贺、送礼、拉关系的人络绎不绝,看得王老爷的眼睛都快要发红了,他厉声给两个儿子下了死命令:“你们两个混蛋给老子听好:最好的例证就摆在眼前,你们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就是给老子读书,要读出风光来!从今后公子哥儿的那一套要收起来,你看范溶家境贫寒,竟然一举高中皇榜------”
王景林没有出声,王景书不知趣地插话道:“爹,我连秀才还没有考取,就算再努力,也不可能高中皇榜呀!”
他爹狠狠地剜了他一眼,转身上轿走了。
(第二章 第3节《乡试未中改捐官》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