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津梁:琉球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24节

作者: 上官韦弦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对了,程复与叶希尹正是货真价实的汉人。程复的祖上还是赫赫有名的理学宗师、“河南夫子”二程的后裔。因为明初与琉球的政治、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不少汉人就通过种种渠道到达了琉球,有的人甚至选择了扎根于琉球,成了国王的外交官员。
  察度特别提到的程复和叶希尹二人,更有可能是洪武五年由老朱派去充当翻译工作的人员,在中山王国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所以察度此次特别的为程、叶二人表功,希望老朱大哥好好奖励一番他们,赐职加冠,让全中山国民也以此为契机,引发一场变易风俗衣裳的革命。
  看来察度实在是太仰慕中华文明了,不但派王室子弟奔赴明朝来学习科技文化,还要借奖赏程复、叶希尹这俩位汉人官员的机会大大改变整个琉球的风貌,这真是一心归附呀。
  老朱看到中山王国如此向往王化,心中也是大感欣慰,所以欣然同意了察度的请求,封程复、叶希尹为千户(正五品)。不但如此,还命令在福建省选拔合适的百姓移民到琉球,传播中华文明,帮助琉球完成这次风俗上的改革。
  皇帝说话,福建省不敢怠慢,经过层层考核、挑选,最终选出了一批人员,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闽人三十六姓”,这批人员的特点是擅长航海技术以及造船,而且也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有的甚至是名人后裔,如其中的蔡崇,据说就是书法“宋四家”中蔡襄的六世孙。

  那么闽人三十六姓到底有多少人?这个我始终查找不到详实的数据,但很明显人数肯定是不少的,就算三十六户吧,按照古代的算法,每户当是5人左右,那也得近二百人呀。这还是最保守的数据了,永乐年间,明朝又以官方名义给琉球输送了一批福建籍百姓,至于民间移民那就太多了,无法统计。
  要说这些闽人背井离乡,远赴海外,在当年也算是不得已的事情,尤其福建沿海一带,虽说耕田不怎么兴旺,反而世代以捕鱼、进行海上贸易为生者居多,老朱颁布禁海令,这就是等于断了许多人的生路,把这帮人分流出去一些,一来传播了华夏文明,二来又减少了不少麻烦,可谓一箭双雕,高,实在是高。
  实际上,闽人三十六姓大多是从泉州、漳州、福州等沿海熟悉海上运输、渔业、造船业等等方面的世家子弟,他们当中的职业不是学者、翻译人员、船主就是经验老道的舵公、操舟手、火头,甚至还有善于格斗的武士。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福建去琉球的这批善斗者(武功比较好的)把中华武术也同时带到了琉球群岛,并且逐渐演变成琉球所独有的武术,这套武术有不同的称呼,比如“那霸手”、“首里手”、“唐手”或有人干脆直呼为“中国人的手”。
  当然不论是什么样的流派,什么样的叫法,“唐手”到了今天有一个特别响亮的统一称呼——空手道。
  闽人三十六姓就这样开始定居在了中山王国,具体点的说是那霸港的附近浮岛上居住下来,当时琉球人唤为“唐营”,后来正式称呼为久米村。为什么叫久米村?这个向来众口不一,有人认为是久米村的人自称是从朱明府而来,后写成久米。

  可“朱明”和“久米”实在挂不上钩呀,因此就有人说,久米村人在琉球尊崇,享受世禄,所以称“久米”,这种说法有点符合史实,只是难免有些牵强附会的味道,但是到底如何已经无法说得清楚了。
  要说闽人选址也真是好,西临中国东海,岛上山清水秀,加上他们建筑的房舍都是采用家乡的闽南独特风格,走进久米村,犹如来到了闽江下游一般,真是太美了。
  闽人三十六姓由于文化知识先进,好多人都当上了通事、翻译官员(比如程复),甚至还有人出任王府的长史、大夫等高级职务,所以闽人在琉球的地位一直很高。
  闽人也与琉球人群不断通婚、融合,逐步改变了琉球的风俗习惯,可以说正因为他们的到来,真正提升了整个琉球社会的文明层次,极大了促进了琉球群岛的经济、文化的进步,功莫大焉。
  此次洪武年间派遣“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群岛,也是中国有史料记载以来,最早的以官方名义向海外移民的事件,特此声明。

  日期:2012-10-21 09:46:40
  第十三章 闽人三十六姓与国子监风云(2)
  话说回来,承察度是从来不肯落后于察度的,当他得知察度派遣了王室子弟日孜每等人去明朝留学时,他也迅速组织起了一批留学生,以从子三五郎尾为首,寨官子实他卢尾、贺段志为辅佐的三人也跑到南京城请求入监读书。
  老朱是不肯亏待热脸人的,所以也从其请。没想到次年的察度加大了马力,不但两次遣使上贡琉球的土特产、马匹,又把有为青年段志莓等两位学生给顺便送到南京城,希望入国子监求学。
  察度就是要比承察度强,哪怕是强上那么一点也是要争取呀。一年两次派贡船到中国来,这是承察度无法办到的,他没有那个实力呀,所以承察度知道后,也只能干瞪眼,气得胡子直颤。
  两个察度王在琉球群岛上争强好胜,中山学生和南山的学生关系也没弄好,时不时在国子监就吵几句、骂几下。不知是不是哪位学生吃错药了,有一天双方居然吵着吵着就非论起诏书来,这就闯了大祸。

  南京国子监,开始叫国子学,后来才改成国子监。国子监开始招生的学员,套用一句现在时髦的话说那就是官二代,个个都是将军、高官们的子弟,民间来的学生并不多,堪称贵族学校了。
  但老朱皇帝对那些开国功臣们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不要怪老朱忘恩负义,而是他骨子里就恨透了那帮贪官污吏,若是没有这些贪官,他爹娘还会饿死么?他还会去要饭,去乞讨,去当和尚么?
  当和尚也不能混个温饱,不能好好念他的经,还得四处游荡要点活命钱,所以他恨死了这帮不给他开仓放粮的官员,虽然他也因此走上了起义的光辉道路,并且最终当上了皇帝,但他心底对那些迫使他造反的贪官们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
  江山,那是老子把脑袋别在裤腰袋上换来的,凭什么让老子感激你们?不要骂老子,老子没有那么崇高的觉悟。
  所以老朱皇帝对那些开国功臣,那是该杀则杀,该废则废。有的被折腾的奄奄一息,担惊受怕的日子不想熬了,就想死,死还不容易么?还不行么?可老朱皇帝可不是这么想呀,老子没让你死,你就敢死?先把活给老子干完了再去死吧。

  官一代就这么让老朱皇帝收拾得差不多了,做为官二代的那帮国子监学员们自然混得一个比一个差,而且是越来越差,到最后几乎都要混不下去了,到了洪武三十年,国子监来自民间的有1826人,官二代只剩下3个人了,其中一个还是琉球来的贵族子弟,国子监完全变了“质”,真是沧海桑田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