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津梁:琉球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41节作者:
上官韦弦 朱棣雄才大略,他活着时巴志不动手,是明智的。可偏偏就有人说朱棣活着时,巴志就把他鲁每给宰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巴志真敢顶风作案,做出违逆朱棣意思的事情来什么?
要想搞清楚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明白巴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为大明帝国的附属国,琉球境内的三个国家都是对老朱家大哥恭恭敬敬的,只是有时根据政治需要,打打算盘玩点小心眼而已。但在琉球内部,个个如狼似虎,都想把对方吞掉,察度王如此,汪英紫先生如此,巴志也不例外。
说巴志是老实孩子,那是扯谈,说巴志是狂妄之徒,那也是胡扯。我的评价是:说到底,巴志是一个懂得拿捏分寸的人,一个知道掌握时机下手的人。如此而已,这也是他成功的最大秘诀。
对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这是聪明人懂得的道理。同样的,摊上朱棣这么一位对不听话的人动不动打喊打杀的主,您就乖乖的消停点好。
不服气?那咱们就拉拉清单,看看都有哪些倒霉蛋被朱阎王给咔嚓或收拾得服气了。
永乐元年(1403年),安南国(越南)杀了国王的胡一元想在朱棣面前蒙混过关,骗取赐封,也就是想取得国际上的承认。
但朱棣查清事情原委后,很生气,后果相当严重了。皇帝要为原来的国王出气,派名将朱能、张辅领三十万大军征讨安南,五年后,彻底荡平胡氏之乱,胡氏父子押解归京,为此也付出了胆敢糊弄朱棣的惨痛教训——咔嚓了。
这样的例子还不少呢。
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从满剌加返回停靠旧港,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巨盗陈祖义(也是旧港国王)想赚点外快,就打起了明朝船队的主意,结果被郑和迅速击溃,斩杀五千余人,陈祖义等贼首被押回南京城也给咔嚓了。
永乐七年(1409年),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不知是不是吃错药了,纠集五万兵马,准备诱杀郑和,彻底抢劫一把郑和舰队。没想到,上了当的郑和在遭到偷袭后,却把伏击战打成了歼灭战,只率二千精锐一鼓作气攻克锡兰都城,活捉亚烈苦奈儿,转过身来又与海上的舰队会合,把攻击水师的敌军包了馅子。
按照老规矩,被押回京城的亚烈苦奈儿也得在脖子上那么咔嚓一下,但朱棣那天心情好,就放过了他,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大笔一挥,锡兰国王换人……
就算是到了永乐最后三个年头(1422-1424年),都六十五岁高龄了的朱棣,还抄起家伙,连续三次亲征捣乱的鞑靼太师阿鲁台,打得阿鲁台哭天抢地、抱头鼠窜。
阿鲁台也算是最后得罪朱棣的人,虽然朱棣活着时没彻底摆平他,然而就阿鲁台那点人马被朱棣折腾得也够呛,几年后因为与明朝较量中实力大损,被瓦剌军割下了脑袋。
要说这份朱棣辉煌的战绩清单实在是太长,受篇幅所限,本人也不能一一例举出来,不过您明白一个道理就行,那就是安南、锡兰、满剌加、旧港、苏门答腊、蒙古等好多爱搞小动作、耍阴谋的首领都受到过明军不程度的打击。
所以,在朱棣活着时,老朱家这大哥地位没有人能够动摇,想试试身手的,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朱棣的意思很明确,都给我放老实点,我朱老四绝不会亏待你们,大家好吃好喝,要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就不客气了。
见不得人的事是什么?
朱棣解释为:我朱老四没让你做你却做了,或者把我册封的人让你给杀了。不给我面子,我就要你的脑袋。
至于巴志敢在朱棣活着时吞并北山国,那是有原因的。攀安知受封于洪武朝,时间隔得有点久了不说,国家又穷,从来没有人遣学生去南京国子监上学,十年八年不去朝贡也是家常便饭的事。穷不要紧,偏偏攀安知还野心勃勃,可能真是他把巴志的真实身份给捅出去,这就是要巴志老命呀。
这就没办法了,人家要整死自己,巴志有必要忍么?得了,抄家伙狠命揍吧,结果,攀安知被揍死,北山国也跟着完蛋了。
巴志在永乐十四年突然来了狠劲,就是因为攀安知要毁了自己的前途,既然你不仗义,那也别怪我了,必须斩草除根。
朱棣十年八年的见不到攀安知的使者也是没什么可惊奇的,以前就是,干了攀安知,朱棣没几年功夫是没法弄清楚的。
但南山国不同,他鲁每几乎年年跟着中山朝贡船屁股后面跑去明朝,朱棣没见过他鲁每本人不要紧,但年年都看得到他鲁每谦卑的国书以及不少贡品,所以俩人也早就算是混熟了。
一旦哪天朱棣心血来潮,突然想起年年跑来给自己拜年的这位小弟怎么不来了,那就没法交代了。所以,巴志不在永乐朝向南山国伸出魔爪,那是一种智慧,是做大事的人所具有的忍耐与克制。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有人却可笑的认定,巴志是在永乐二十年前后吃掉南山,统一了琉球,此人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中山世鉴”作者向象贤。
您会说了,怎么又是他呀?
日期:2012-11-10 08:14:10
我原稿中本来有一段介绍鉴真大师的,这里提到了冲绳这一称呼的演变,既然有人问起,我就发给大家共享,希望大家指教:
公元753年,有一位中国唐朝僧人赴日本传播佛教,这已经是他第六次东渡了。为了把佛法传播到日本,这位可敬的僧人经历了12年的无数磨难,几乎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双目亦已失明,但一切的困难并没有打垮这位弘法大师,终于在他65岁高龄这年抵达了日本九州,受到了日本圣武太上皇、光明皇太后、孝谦女皇的热情接待。
他就是日本的佛教律宗之祖、日本人民称呼为“天平之甍”、唐招提寺的创建者、为日本带来了先进的寺院建筑艺术、雕塑绘画艺术以及医药知识的鉴真大师!
当年鉴真大师去日本途中曾经路过一座名叫阿儿奈波的岛屿,此事详细记载于奈良时代的文学家淡海三船着写的“唐大和上东征传”,阿儿奈波是日本对该岛屿的称呼,平文式罗马字为“Akonaha”。
淡海三船是日本天皇后裔,在当时日本上层知识分子中居于翘楚,他本人曾经受过鉴真大师的化导,因为日本宗教界多有攻击鉴真大师之徒,鉴真大师的弟子思托为了反驳,所以请淡海三船为鉴真大师撰写传记,记叙了大师一生的事迹,其中的“阿儿奈波”一词便从此流传了下来。
有趣的是因为该书有“东征”二字,到了德川幕府时代居然被敏感的德川家族列为禁书,也算是日本式的“文字狱”吧!
成书于镰仓幕府时代(1185年—1333年)的“平家物语”一书中,曾首次出现了对该岛的训读记录,是为“ぉきなゎ”。公元1554年(尚清王在位时)的琉球王国碑文中也明确出现了“ぉきなゎ”的字眼。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日本的训读是以日语固有的发音读出别国的的文字,很明显,“ぉきなゎ”就是指今日的冲绳岛(琉球)。
公元1879年日本武力吞并该岛屿后,正式取江户时代学者新井白石于1719年编写的“南岛记”里对该岛的称呼“冲绳”为新名称,当时音读“Okinafa”,“冲绳”是用日本音来读汉字罢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