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70后凄美的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第10节

作者: 大别阿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05 18:33:00
  第7章 高跷
  钱阆说:“好。我先讲到这儿。卓媛,刚才那题你做出来了吗?”对付工科女,请她解答题目,应该很对她的胃口吧?想到这儿,钱阆很得意。他站起身,拎起水壶给卓媛的茶杯续了水。他一口喝完自己的茶,也续了水。
  卓媛低着头,左手翻动本子,右手夹着签字笔。她的手指修长,像葱段一样白。“嗯,你们的称呼很复杂。你给出了公式,我对照着推演。第一道题,三爷爷的四个儿子分别叫大爹、二爹、三佬、四佬。第二道题,我一点头绪都没有。”说完,抬起头来,问道:“我回答得怎么样?”
  卓媛神态平静如水,没有显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这让钱阆很欣慰。看来这个方法是正确的。钱阆笑着对卓媛伸出大拇指。“几乎完全正确!你很厉害呀。”
  卓媛有点失望。“几乎,就说明我没有完全答对。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钱阆说:“别难过。这又不是搞科研,一个小地方的风俗习惯而已。第一道题的标准答案是:大爹、二爹、三佬、小佬。第二道题的标准答案是:那女生没有结婚之前,我应该叫她姨姥姑;她结婚之后,我应该叫她姨奶。你们那里怎么叫啊?”
  卓媛认真地把钱阆的“标准答案”写在本子上。然后才抬头答道:“在我们那儿,三爷爷的四个儿子我们会叫大爷、二大爷、三叔、四叔。第二道题我不知道。”
  “看来中国各地都差不多。比起英语国家的aunt(婶、姑、舅妈)和uncle(叔、舅舅)精细了很多倍。最搞笑的是,英语国家的人说起cousin,你根本不知道是堂兄妹,还是表姐妹,男女不分,姑表不分。”钱阆总结道。
  “这不正好说明我们的人际关系复杂吗?”卓媛反问道。钱阆一愣,半晌无语。
  这个小插曲一过,卓媛就催着钱阆继续往下讲。
  二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完了。学习到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我觉得还没有尽兴,就放寒假了。

  寒假是农闲,勤快的孩子也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上山挖松树墩子;或者是每天三次牵牛去饮水;或者背一架箢箕到松林中扖松毛;或者顺着绳子下溜四五米深到红薯窖里取红薯;或者绕着村前村后捡猪粪;还或者你已经到青春期,发育长个头了,父母们会怂恿你去一里路外的水井里往家里挑担水……如果这些活儿都干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尽情地玩了。
  寒冷的冬天,除了打纸板、盖房子等游戏之外,男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踩高跷。
  我们的高跷都是用小松树做成的。大松树太粗,根本就拿不动,没法踩。适合做高跷的松树的树干上面一段最好是带点弧度的L形,L的那一横下面要是直直的一段。那直的一段有多长,高跷就可以做多高。我们不愿意做成太高的高跷。脚下的高度有三、四十厘米就足够了。十厘米高的则更安全。
  符合这些要求的松树找到一对,砍掉树梢,把下面锯得一般齐;再刨去树皮,把L形的部位往横向砍平整,足够落脚踩上去,就成了。L形上面那一段的长短,视个人习惯而定。如果你喜欢横握,可以高到齐肩;如果你喜欢直握,高跷的顶端高及腰部即可。为了爬坡时能踩得稳,还可以在高跷的最下面各钉上一枚铁钉。不要完全钉进去,让钉子头在外面露出二、三厘米就好。

  我们周围的山里几乎全部都是松树。很容易找到适合做高跷的。另外,用松树制作的高跷,晒干后很轻,也很结实。
  前几天下过一场大雪,院子、门合的雪被踩成一片黑色的泥泞。男孩子们要踩高跷更是顺理成章,振振有词。我的雨靴质量低劣,根本不防水,里面总是湿漉漉,冰冷刺骨。不到五分钟,再厚的棉袜一会儿湿了。踩着高跷,穿轻便,舒适的布鞋也可以在泥泞的路上行走。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也不错。
  “狗娃子,你再敢在院子里踩高跷,看我不一顿夯死你!”我爹左手插在裤兜里,右手里夹着一根纸烟,用低沉的声音威胁道。
  狗娃子是我的小名。他嫌我的高跷把院子里的地面踩得千疮百孔。院子和屋里一样,地面用粘土垫铺。下雨或者下雪了,院子里就变成一片泥泞,不像样。屋内虽不会泥泞,一年到头都是潮乎乎的。牵牛到门塘去喝水时,或者两头猪到放到墙根的猪槽前吃食时,都会把院子蹂躏得一塌糊涂。我踩着高跷再去踩踩,也不过是雪上再加一点霜而已。
  明天,寒假正式开始。今天得去学校领回“通知书”。我突发奇想:家里不让踩,我就去学校踩!踩着高跷走四里路去学校,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一次过足高跷瘾。
  天上是铅灰色的一块,没有风,也没下雨下雪。我管不了那么多,踩着高跷往学校走去。十几分钟后,我才走到村子对面的半山坡上,姐和村里其他的孩子已经走得不见踪影。踩高跷的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
  没办法,那就扛着高跷走。一路小跑,向前追赶了半里地,在张湾村后面那一段红土路上追上钱琨一行五人。红土地段,被太阳晒干后硬得像铁疙瘩,让雪水雨水一浸泡,就变成乱稀泥。我不想弄脏布鞋,只得又踩上高跷。步行吧!好不容易捱到学校,我的布鞋已经脏得不成样子。
  我走进教室,班主任不在。他懒得等我们。既然领奖状的好学生都已经来过了,其他的人反正也不重要。未领取的通知书就堆放在讲台上,自己取走好了。十几个人围在讲台四周找各自的通知书,还有的在看别人的考试成绩。我挤进去,找到自己的通知书,还没来得及看,唰的一声,被人抢走了。是我的死党张正西,他看了一眼,就大喊大叫起来:“大家快看,钱阆的数学考了10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