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39节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接到这份政治作业的人有二十多个,他们大多是饱学之士,一看皇帝如此重视,既要亲自出题,又要亲自阅卷,再看看题目的名称,都十分明白皇帝的用意,所以大家都格外积极主动,奋笔疾书,精雕细琢,甚至不惜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都希望自己的答卷能让皇帝满意,从而获得平步青云的机会。
很快,数十份试卷送到了柴荣这位命题者兼评卷官的面前。
按理说,这种命题作文对饱读诗书的文学之士来讲应该是手到擒来,不乏佳作才对,但当柴荣翻阅这些文章的时候却禁不住连连摇头,这些出自不同手笔的《平边策》虽然各个文字优美,辞藻华丽,内容也不尽相同,却无一例外都是些“修文德,怀远人”之类空洞无物的陈词滥调,既没有任何新意,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正当柴荣对此失望不已的时候,接下来的一篇《平边策》却让他眼前一亮,如获至宝,这份《平边策》的内容原文如下: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
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时使薄敛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
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若其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
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单是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看,这份《平边策》堪称策论文的经典代表之作,其谋篇布局、逻辑结构足可载入史册,作为策论文章的完美模板。奇文共赏析,下面不妨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这篇策论经典。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
文章的开篇部分,作者开门见山,直切主题,直接摆出论点,然后剖析了“失之之由”,也就是原因及其根源,并采用逆向思维的思路提出“平之之术”,这部分从大处着眼,属于战略方针层面的论述。
只有战略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作者又提出了具体的政治军事策略,它运用“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基本军事理论,紧密结合后周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周边各国具体情况,对如何确定攻取的先后顺序,如何采取不同的攻取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
最后,作者又简要分析总结了大周目前的实力水平和战略优势,明确指出“一稔之后,可以平边”,再次呼应开篇,坚定了出师平边的决心。
纵观此篇全文,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文字简洁,内容充实,思维缜密,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尽显精妙,完美符合“凤首、猪肚、豹尾”的优秀文章标准,堪称“千古一策”。
虽说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篇好文章,但作为唯一评卷考官的皇帝柴荣对文学赏析是完全不感冒的。这位皇帝并不是文艺青年,也不是文学评论家,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这篇文章深厚的政治内涵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章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具体策略分析和论证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数百字,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如果把这部分内容浓缩成八个字来概括表达的话,那就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看完这篇《平边策》之后的柴荣激动了,这正是他所期望和需要的答卷,一份完美和满意的答卷,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顺言顺耳,完完全全地说进了他的心坎里,也彻底征服了这位性格高傲、标准严格的考官。
柴荣完全接受了这篇《平边策》的真知灼见,随即将它凝聚提炼出的“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八字方针付诸实践,同时他也牢牢记住了这篇《平边策》的作者——王朴。
这个时候正是显德二年四月十九日,从这一天开始,从这篇《平边策》开始,在不久之后的将来,一场浩浩荡荡的战争将席卷南北,不可阻挡,中国统一的序幕已经拉开,露出一丝微微的曙光,黑暗终将结束,光明即将来临。
【 第十八章 千古一策】完 下次更新【第十九章 目标——淮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