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40节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日期:2014-06-21 13:58:38
【更新】第十九章 目标——淮南十四州 (上)
显德二年五月,柴荣派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凤翔节度使王景等率军西征,进攻后蜀。
这一进攻对象的选择与王朴《平边策》确立的先征南唐显然不同,但这不过是柴荣为了检验一下这支经过大整顿之后的禁军战斗力而已,在宰牛之前先杀一头羊来试刀祭旗,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事实证明,这支新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面对拥有地势之利的后蜀,后周军队不到半年就先后攻取了后蜀的秦(今甘肃天水)、阶(今甘肃武都东)、凤(今陕西凤县)三州之地,打响了统一战争的头一炮。
在西征后蜀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伐后蜀战争的成果。
后蜀军队的战斗力一般,却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尤其是凤州地处秦岭腹地,山脉崇高,地势奇峻,易守难攻。蜀军显然十分了解自己这种地利优势,而且充分发挥了这一天然优势,没有贸然出击与周军硬碰硬的直接作战,而是居高临下,凭险固守。
反观后周,军队的战斗力虽然强大,却因为处于仰攻的不利位置,攻势受阻,一筹莫展,战争一直打到七月份,还是没有分出胜负,而形势却对周军越来越不利,因为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后勤补给问题。
由于出师遥远,深入山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周军的粮草供应和运输工作不太顺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前线将士的士气和战斗力。
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引起了朝廷群臣对当前战事的争论,最终形成了大多数人的主流意见,就是认为形势对我方不利,再耗下去只会损兵折将,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朝廷应该撤军罢战。
这一意见对皇帝也产生了影响,原本十分坚定的柴荣也有些动摇,但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攻取后蜀四州的机会,而且大军出师无功而返,对士气的影响也是很不利的。出于谨慎决策、科学决策的考虑,柴荣决定不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话,而是派一名值得信赖又有水平的亲信赶赴前线进行考察调研,然后再决定是否撤军,接到这个重要任务的正是赵匡胤。
受到皇帝器重和信任的赵匡胤自然也不敢怠慢,鉴于考察调研的结果和意见可能会影响朝廷进退的重大军事决策,赵匡胤充分认识到,自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态度才能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如果自己主张撤军,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必然会让主战的皇帝心里不高兴;如果自己坚决主张继续进攻,皇帝固然高兴,但万一作战失利,皇帝怪罪,大臣攻讦,失利的这个黑锅就得要自己来背。
此时的赵匡胤展现了自己果敢决绝的一面,他没有搞两头讨好,推卸责任的那一套把戏,而是经过仔细的实地调研和缜密的形势分析之后,旗帜鲜明地回朝复命,他面奏皇帝,力陈凤州可取之状。
听到汇报的柴荣再次坚定了继续进攻的决心,他重新调整兵力部署,组织再次进攻,终于夺取了后蜀四州之地。
在这次征讨后蜀的战事中,赵匡胤虽然没能披挂上阵,指挥作战,却也获得了赶赴前线的机会,圆满地完成了皇帝交给自己的调研考察任务,其能力和印象又在皇帝心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但赵匡胤本人却不大满意,不是对皇帝不满意,而是对自己不满意。
自从参军以来,赵匡胤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不断获得提拔重用,甚至成为了皇帝的亲信将领,人人艳羡,但让他感到缺憾的是,自己从来没有独立指挥过一支军队,去冲锋陷阵、攻城拔寨,而那才是一个军人最荣耀的时刻,才是自己尽情表演的舞台。
赵匡胤你不要着急,属于你的机会很快机就会到来,就在不远的前方,就在南唐。
取得后蜀四州后,牛刀小试、锋芒初露的柴荣又马不停蹄地把矛头指向了南唐,这个才是大周真正的敌人,一个真正堪舆匹敌的对手。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十一月,西征后蜀的战事刚刚结束,柴荣就任命宰相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统帅数万大军,十多名战将,正式开始征伐淮南。
这将是一场真正考验大周军队战斗力的战争,真正严峻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日期:2014-06-21 18:05:12
【更新】第十九章 目标——淮南十四州 (上)
南唐是在江南割据政权吴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它地处江淮下游,自然条件极为优越,加上历代统治者多采取保境息民的政策,境内局势比较安定,农业生产得到保护和发展,是五代时期少有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地区,综合国力也比较强大。
南唐发展到中主李景在位时期,更是一鼓作气,灭掉了闽、楚两个相邻的割据政权,疆土面积达到全盛时期,史载其地“东暨衢婺,南及五岭,西至湖湘,北据长淮,凡三十余州,广袤数千里,尽为其所有,近代之地,最为强盛。”
如果从现在的地图上来看,南唐最鼎盛时的疆土涵盖了今天的江西全省、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成为仅次于中原政权的第二大国,也是名符其实的江南第一大国。
即便到了后周显德初年,南唐失去了原楚地和闽地的部分领土,但疆域面积仍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后周国土,依然是地盘最广、人口最多、经济最富庶、兵力最盛、国力最强的地方割据政权,稳坐江南第一大国的宝座,其他地方割据政权无人可及。
面对这样一个重量级的对手,柴荣毫不畏惧地做出了进攻的决定,他发出了一道讨伐南唐的诏书,这份著名的诏书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伐淮南诏》。
在这份诏书中,后周痛斥南唐“蠢尔淮甸,敢拒大帮,因唐室之陵迟,黄寇之纷乱,飞扬跋扈,垂六十年,盗据一方,僭称伪号”,指责对方“与北境而交通,厚启兵端,诱为边患…勾诱契丹,至今未已,结连并寇,与我世雠,罪恶难名,人神共愤”,并且声称自己“缵承基构,统御寰瀛”、“顾兹昏乱之邦,须举吊伐之义”。
实事求是地说,这份诏书对南唐的种种斥责,比如勾结契丹,结交北汉,占据闽楚两国之地等等,倒不是故意栽赃陷害,大体都是事实。但在那个时代,所谓“僭称伪号”、“厚启兵端”、“迫夺封疆”之类的事情,大家谁也没少干,只要是握有兵权的军阀,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敢称王称帝,要论起正统,估计没有几个人是正儿八经的李唐王朝宗室出身。
至于动不动就打仗、抢别人地盘那更是本职工作,家常便饭,你要是爱好和平,坚持不动刀兵,那唯一的结局就是被人抢了地盘,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只要有实力、有野心,统一大业谁都可以领导,没人规定只能由哪个王朝、哪个政权来实现,更何况南唐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当时是最滋润的,这“昏乱之邦”一词又从何说起?
所以,综观此篇诏书,虽然表面大义凛然,气势非凡,实际上却是牵强附会,强词夺理,正所谓:欲行讨伐,何患无辞?要打你,其实不需要理由的。
后周首先将进攻目标对准了寿州(今安徽寿县),李谷率领大军沿颖水而下,抵达了淮水重要渡口正阳(今江苏正阳),然后火速架设浮桥,迅速渡过淮河。
十一月初十,后周大军兵临城下,将寿州团团围困,开始了攻城。
担任周军统帅的李谷身居宰臣之位,却不是一位不懂军事的书生,史书记载他“少勇善射,任侠为事”,后来又追随郭威受其重用,颇懂得兵法韬略,是一名文武兼备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李谷身负大才,年轻时十分自负,他曾经自诩道:“中原若用吾为相,取吴如囊中物耳”,而今十多年过去了,他果然成为了中原王朝的宰相,更是获得了统军征讨南唐的机遇,可谓是春风得意,在他看来,以自己的才华能力,率军攻取淮南之地,乃至灭亡整个南唐都非难事,年轻时的梦想和抱负即将实现。
然而,出乎李谷意料之外的是,他虽然连续击败了好几支企图救援寿州的南唐部队,取得了一些小规模胜利,但寿州城城池十分坚固,城内的南唐守军又拼命抵抗,一根筋地坚守不出,后周军队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都徒劳无功,战局陷入了暂时的僵持。
寿州久攻不下让主帅李谷束手无策,身在京城的柴荣更是心急如焚。
从现有的历史记载来看,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存在一个明显的性格缺点,那就是脾气比较急躁,而且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喜欢亲自动手。眼见前方战事不利,柴荣又着急上火了,在他看来,这年头谁都靠不住,还是自己亲自出马来解决问题吧!
显德三年正月,柴荣再次御驾亲征,征讨淮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