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空便一条条的抄录,按年代整理装订。
抄录的过程是愉快的。这便是品尝别人做好的佳肴,坐享其成的愉快吧。我吃着现成的蜜,却不曾体会养蜂的艰难。
----------------------------
日期:2012-03-26 15:14:30
<4>
转眼就到了深秋,又是一个周末,我和同学清理完生物物理实验课的垃圾后便呼喊着出了校门。不是直接回家而是有同学请客去唱K。SARS真的是彻底过去了,这城市放佛是一下子松弛释放了,稀落冷清了大半年的娱乐场所一下子热火起来。大家放佛要把这半年来挤压的什么都释放出来。到了周末,简直是一座一位难求。所以我们只定到了下午场。
这种唱歌简直不叫唱歌,就是吼,闹腾为主。几个麦霸轮X着可怜的麦克风,他们唱十年,唱K歌之王,唱到beyond时都跳到桌子上,我点了《忘尽心中情》和《大地恩情》却一直没有理,只抱着一瓶啤酒坐在角落靠着沙发看着他们闹腾。
曲终人散终有时,不知什么时候起,在大家的闹腾中,我总觉心中莫名抽离。看着狭小的空间里声色变幻,
人潮渐散退渡轮已去
迎着北风追急赶这里
目送这班轮渡载去
记忆一千堆
最后一班渡轮,毕业时的必唱歌,现在再次唱来,颇觉当时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告别了旧人还有新人,哪里是最后?最后在哪里?我笑笑,将杯里的啤酒一饮而尽。
唱到一半,我把李元也叫来了,他在本市另一所大学读法律。他喜欢罗文,记得前几个月SARS最严重的时候,港台老在放罗文的狮子山下。典型的励志歌。李元尤其喜欢《小李飞刀》和《名剑风流》,罗文的歌好听但男声极难唱出他那种味道。但李元很会唱。平生,山野中听暮雨望明月醉千回
如今,剑出鞘万里凄风满悲苦
名花,香暗飘意若醉真似邀我相扶
名剑,懒挥舞莫教一朝血腥污
尘露满天愿君休回顾
烽烟迷漫满地
他朝仗剑一身
尽扫天际愁和苦
我听着,拍拍李元的肩,递了一瓶啤酒给他,大律师,将来法律就是你的配剑。你要仗剑一身,尽扫天际愁和苦啊。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把强说愁所赋新词旧词放下,这才是我们应该高唱的。人没点理想,就和咸鱼没啥差别了。
到了钟点,还不是咸鱼的我们转眼鸟兽散,当晚,我没回学校,直接回了家。
家里空空无人,进厨房看看,好像也是好几天没做饭的样子。我先到老师卧室看看有没有留条子,虽然我有了手机,但他还是那个老习惯,出门什么的,通常会给我留个条子。
什么也没有。
我给自己沏了壶普洱茶,端着茶壶进了房间。我的卧室一面墙有一个很大的落地窗,另外三面墙除了衣柜和书柜以外,墙壁上都被我贴上了密密麻麻的狗皮膏药。从初中开始,我会抄一些喜欢的古诗词或者古文的段子贴在墙上当壁纸,一张张越贴越多。借着酒劲,人还有点蒙。我看着墙上的密密麻麻的字。
“。。。。。。。。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古文我最喜欢《史记》,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述往事思来者,太史公有笔有情,有笔不酸气,情重不拖拉。看上墙上几大张纸抄下的秦始皇本纪,除了李斯和儒生的议论以及引贾谊的过秦论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了。
“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刺客列传我也是整篇抄下来的,里面的行为我不甚理解,好像这些人都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比如那位田光先生,说死就死了,难道不顾及家人朋友的感受吗,但刺客列传依然感人,后世写刺客,笔力再无出其右者。天雨粟马生角,你想要回去是吗?等到天上下米粟,马头上长出角来,我就放你回去。我默默的看着。押了口茶。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世家也是整篇抄下来贴上去的。太史公在史记里多次写到读谁谁的书,想见其为人,欲观其行事。可见他对于前辈高山的敬仰,当世知己的渴求。孔子谈生活,“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如贫而乐道,富而知礼。”孔子的智慧不是我这样年纪和阅历的人能理解的啊。
另一面墙上贴的是诗,唐诗居多,早年红楼梦里的都被我撕下来了,最多的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自然不在话下。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底层的辛苦,千年未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记得,曾有人用此形容唐代的单色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每次看到这句我都想起王世襄母亲金章的画。细风微柳,燕子绕梁。
至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真让人觉得怎会是出自一个十六岁少年之手呢?
诗仙笔下的唐人生活太浪漫,诗圣笔下的太沉重,初唐四杰的太清骨风俊,晚唐李商隐李贺的,虽然缠绵悱恻极尽能事,但不免让人觉得隐晦迷离。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白居易的诗,写诗如写史,多是百姓生活,底层的不易,平实道来哀而不伤,往往又切中自然和人间的真理,即使缀玉联珠,也不生涩,朗朗上口。
第三面墙上,是毛主席的诗词。我也喜欢毛主席的诗词,所谓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份气概,这种情怀,令人心生敬畏和佩服。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足乔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钹黄越,歌未竟,东方白。”
前五百年没有人这样写,怕是后五百年也没人再写得出这样的句子。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