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史话连载(上部)》
第12节

作者: 随风约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士蒍是一个明白人,他甚至比晋献公还要明白。于是在筑成蒲和屈的时候没有好好干,筑了豆腐渣工程。重耳知道,不能太张扬过度,因此就没有什么怨言。夷吾很心直口快,直接跑到了父亲那里告状。晋献公听了后,就找时间责备士蒍。士蒍说:“我的君主啊,您让我筑成,不过几年就会去派兵攻打他,我把城筑地高大有什么用呢?”
  这三公子分别镇守三个险要城邑,确实让晋国强大了不少。但是也给了骊姬机会,骊姬趁着申生不在,使劲地造谣生事,晋献公是一个对权力很敏感的人,为了手中的权力,自己的同胞都可以残忍地杀害。他不允许眼看着周围一批忠臣都成为太子的党羽。他在骊姬的枕边,不断地听到各种风声消息,有真有假,但是对太子申生的疑心确是真的。晋献公于是有了废黜太子的想法。
  日期:2014-08-04 15:37:10
  疑心归疑心,晋献公对太子申生也有一些考验。
  首先晋献公作二军,大举兴兵讨伐狄戎,晋献公亲自将上军,令太子申生将下军。在师出之前,士蒍便告诸大夫,说,“太子,就是未来的君主,是等着接班的,有什么官职可言?晋献公分封领土,又给他军队,这是让太子辅佐自己的意思,我一定要去进谏。”
  士蒍一直是个行动派,他的行动目的也很明确,即分担君主的烦恼,为国家做事,君主有错误就去劝谏。作为群臣之首,他做的很到位也很得体。
  士蒍去劝谏了,晋献公不以为然,或者说根本不加以理财。士蒍终于知道了晋献公的意思了。晋献公这恐怕是在考验太子。故意给太子申生大量的军队。如果太子申生推辞掉了,那么一切还好说,骊姬造的谣言总归只是谣言。如果太子申生义不容辞,那就麻烦了。这对晋献公就是一种威胁。士蒍很了解太子,他知道,太子是那种唯命是听的人,太子不懂什么变通之道,更不能理解君主的意思。

  于是这场战役打赢了,骊姬所散播的谣言发挥了作用,有关太子的谗言更多了。士蒍很悲观,他告诫太子,您可以学学吴太伯啊。
  吴太伯是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的大儿子。根据《史记》的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老大是太伯,次子是虞仲,少子是季历。季历有一个嫡长子唤作“昌”。周太王觉得昌很贤能,就想日后让他来统治周人。太伯和虞仲了解了他的想法,就逃亡到了东南方的吴地,这样让弟弟季历顺利继位。等到季历去世了,他的儿子昌顺利地成为周人的领袖,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周文王。而太伯在吴地发展,最终发展成了一个大国,也就是吴国。

  这段故事并不是太可信。周人在陕西附近起源,太伯和虞仲逃亡怎么可能跋山涉水逃亡到东南方的吴地呢?这些东西,在以后的篇章会有详述。
  士蒍让申生学习吴太伯,人家识时务,知道父亲的用意,因此逃亡了,也不见有什么名誉损失和实际损失。可惜太子申生不是识时务的人,没有听从士蒍的意见,但也嘉奖了士蒍。
  优施和骊姬继续串通作乱。优施又教给骊姬,让骊姬晚上在晋献公的旁边哭泣。装作可怜的样子,把太子申生的形象夸大了很多。说太子如何如何得人心,如何如何想要治理国家。说的晋献公甚至害怕起来。于是在这年冬天,晋献公让太子独自带领军队,讨伐东山皋落氏,决定对太子做最终考验。
  里克听说了这件事,赶忙进谏晋献公,说:“皋落氏做好了接战的准备,您还是别让太子去了。”晋献公不听。
  里克又说:“出征不外乎两种。君主出征,太子监国;君主出征,太子随行。从来没有君主居守,太子出征的事情。您这样做不符合礼仪啊。”里克甚至想用礼仪道德来约束晋献公,但是晋献公偏偏是那种弃礼仪不顾的人。

  晋献公说:“我想要观察太子申生的能力,你不要操心我们父子的事情。”晋献公很不高兴。
  在让太子出征前,晋献公赐给了太子一件左右异色的衣服,和一块金玦。这都是很不吉利的东西,甚至有暗示的意思在里面。这是对太子申生的一种警告,希望他迷途知返。也有可能是晋献公已经对太子毫无眷恋之情,想要借此逼反太子,以便除掉。甚至晋献公有可能想借狄人之手除掉太子。
  太子在出征前见到了里克,问该如何是好?里克告诉他:“作为太子,您应该害怕的是不孝,不该害怕能否做国君。而且我听说,‘恭敬胜过了请求’。太子您一定要勉励而为!”
  日期:2014-08-04 15:37:35

  这个时候的太子,大概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辞去这场战事,说皋落氏如何强大, 自己不能讨伐。
  第二条路,既然知道父亲要废自己,那么起兵反抗。
  第三条路,顺应父亲的意思,讨伐东山皋落氏。
  如果太子选择第一条路,只有一种结果:如果晋献公是在考验太子,那么太子就安全了,因为他通过了考验,没有表现出自己对权力的渴望;而如果晋献公是有意逼反他,那么太子申生也没有中招。
  如果太子选择了第二条路,也只有一种结果:他肯定斗不过晋献公,死路一条。
  太子选择了第三条路,那么不好意思,他没有通过考验,加重了父亲的疑虑,置父亲的警告不顾。而如果晋献公是想逼反他,早晚还有别的办法。太子倒是有生存的希望,那就是做出一些忠诚的举动。但是他没有做出,或者说他做出了忠诚的举动,但是在晋献公看来,那就是不忠诚。
  可以想见,这个时候的太子申生是相当无奈的。他本身没有什么心计,只知道服从命令罢了,他面对国内四起的流言蜚语毫无还手之力。好在,还有那么几个心腹能为他分担压力。
  狐突、先友,两个人都是太子的心腹重臣。在出征皋落氏之前,太子就父亲给自己的两件异物咨询二人。先友说:“这是君主在考验你能否有战功,你一定要勉励而为啊!”

  我不知道先友为何这样说。先友和他家族的先丹木都和太子申生关系很近,但是两个人态度明显不同。先丹木和狐突的态度几乎相同,而先友则更像是晋献公『安』排到太子申生旁边的卧底。他对太子好像没有什么忠心可言。
  太子申生看着他,没有什么想说的。转而面对自己的外公,狐突。
  狐突,自从春秋战国开始,历朝历代都树立了一个忠臣的形象。他首先对太子申生是忠诚的,但是他也不是愚昧的忠诚。
  狐突针对这两件物品,展开了自己的论述:“这两件物品,表示君主对你已经寒透了心了,您怎么能够依赖它们呢?即使是努力杀敌,怎么可能杀的尽?”
  太子没有听从狐突的忠告,因为他是孝子,他要听从父亲的命令。于是军队抵达了皋落氏的根据地稷桑。狄人出来迎战。申生想要应战,狐突又进谏他,希望他及时撤退。太子申生再次回绝。

  战役果然打赢了,狐突知道,太子的命基本上完蛋了。他于是闭门不出以求自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