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史话连载(上部)》
第38节

作者: 随风约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叔隗的儿子赵盾,自小从狄国长大,颇有异族的风气,桀骜不驯,但同时他也深深地受到了父亲赵衰的影响,懂得很多礼仪,一眼看上去是个温文尔雅的君子。也难怪赵姬执意要把赵盾作为赵家的嫡长子。只是没人知道,十几年后,赵盾就成为了天下实际上的主人,而且这个位置他坐了二十年之久。这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将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后代,更是在春秋历史上绽放了夺目的光芒。

  现在的晋国官场,在晋文公的调整下,有了次序。为了巩固统治,公族出身的大族,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等家族,掌握着晋文公身边的要职;其他姬姓大夫,如魏氏等族,掌握着中官,也就是不偏也不正的官职;异姓的大夫,如赵氏(嬴姓),在地方担任官职。
  日期:2014-09-08 13:14:26
  但是,自晋献公开始的制度——晋无公族,仍旧没有被废除。晋文公的诸子,除了太子在国内之外,其他公子仍旧被驱逐到了别的国家,如秦国、卫国都有晋文公的儿子在。晋文公要维持统治地位,这项制度没有改变,晋国公族的地位,岌岌可危。而公族出身的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等家族,大多都是“卿族化”的公族,和公族的关系早已疏远,他们除了和其他卿族拉帮结伙削弱公族,其他没有什么功能了。

  在晋文公回国当年,中原出了一些乱子。

  滑国本来是郑国的属国,但是由于滑国亲附于卫国,引发了郑国的不开心。我们说过,郑国和宋国的矛盾贯穿了整个春秋史。卫国和宋国一直是亲密的盟友,因此卫国和郑国也是一直在明争暗斗。对滑国的争夺就是其中之一。
  本来这个事件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好争的周襄王非要插手。周襄王想要避免争端,于是派遣伯服、游孙伯去劝说郑文公。郑文公并不是什么太厉害的君主,思维也没什么远见,而且很轻易就服从于南方的楚成王,堂堂一个中原根红苗正的姬姓国在他的手里成了楚国的属国。这回,郑文公没有给周襄王面子,而且想起来周襄王曾经对郑国的种种“优待”,于是扣押了伯服、游孙伯两个人。
  周襄王暴怒,准备联合狄人进攻郑国。狄人一看,天下共主的周王竟然向自己求援,这太给自己面子了,于是很果断地出兵,搞定了郑国的攻势,还顺便拿下了栎城。
  周襄王跟感激狄人,于是就想要把狄人给他的女儿立为王后。实际上,周王室和狄戎部落通婚在西周时期就比较普遍了。但是有远见的富辰讲了自己的见解:
  “报者倦矣,施者未厌。”狄固贪惏,王又启之,女德无极,妇怨无终,狄必为患。
  但是周襄王没有听。他娶的季隗(区分晋文公的妻子季隗)就成了王后。这一下,周襄王就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他的弟弟王子带跟季隗通奸。且说这个王子带,曾经勾结戎族进攻周王室,被晋惠公和秦穆公平定,王子带就被驱逐到了齐国。但是后来,在富辰的建议下,周襄王顾及兄弟情面,迎回了王子带。没想到王子带贼心不死,对这个哥哥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于是和季隗通奸。
  周襄王知道这件事后有点恼怒,于是就废掉了季隗的王后之位。这一举动让狄人很不开心,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于是狄人大举进攻周王室。
  晋文公回国后,努力训练人民,想要获得霸主的地位。过了一段时间,他询问狐偃说:“我现在可以使用我的民众么?”

  狐偃回答他:“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义,不能用。”
  周襄王派人去鲁国求援,鲁国能力有限,而且不太敢和狄人作对。鲁国贤臣藏文仲表达了鲁国愿意帮助周王室的意愿。同时,简师父也去晋国告急,祈求晋国的帮助。
  秦穆公也得到了周王室患难的消息,准备出兵相助。狐偃知道,最能彰显大义的莫过于勤王了。想要的到霸主的地位,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勤王。他以此来劝谏晋文公,晋文公知道此时晋国的力量还有限,他想保存实力,不想兴师动众。但狐偃的一番言辞打动了晋文公,晋文公终于决定,辞退秦国,以晋国的力量独自勤王。
  在晋国军队的压力下,狄人部队很快就瓦解,在温地抓住了王子带,交给了周襄王,周襄王在隰城杀死了这个作乱多年的王子带。

  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晋文公朝见周襄王。周襄王热情款待这个叔父。在宴礼上,晋文公向周襄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死后用隧礼下葬。
  隧礼是周王死后用的葬礼,晋文公提出这个请求,我们可以从这里窥测这个国君的内心,他是一个虚荣的国君,是想要成为天下之主的国君。他甚至已经不满足于晋国国君或者是霸主的地位了。但是晋文公又深深的明白,周王室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就妄想用隧礼来完成自己的心愿。
  周襄王拒绝了晋文公,给的理由很简单:“隧礼是周王的礼仪,周王的礼仪如果给诸侯用,那就相当于有两个周王,这不也是叔父您所讨厌的么?”晋国和周王室是同姓国,因此把晋文公称作叔父。
  晋文公无奈,不能得到隧礼。但是周襄王为了酬劳晋文公,给了他阳樊、温、原、欑茅的土地,这片土地在当时被称为南阳。有了南阳之地,晋国就有了入主中原的通道。

  日期:2014-09-08 13:14:51
  通过这一次勤王行动,晋文公名利双收,于是他蠢蠢欲动,要发兵称霸。
  狐偃告诫他:“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信用,还不能为我们所用。”
  晋文公占领南阳之地,有几个地方并不是服从晋国的统治。
  首先是阳樊这个地方,晋文公围攻阳樊,但是阳樊人拼死抵抗。晋文公知道,自己的威望还远远赶不上周王,竟然要准备屠掉阳樊城。阳樊人仓葛大声疾呼:“晋国国君辅助周天子恢复王位,是遵循了为臣之道的礼法。阳樊人不熟悉晋君的德行政令,所以没有服从归属您的命令。晋君您是意图残杀阳樊人民,这样做合乎礼法么!阳樊人既有夏朝、商朝王室的后裔遗留的法典,也有周王室的军队镇守,王室重臣樊仲山甫的家臣在治理阳樊。这些人不是樊氏的守臣,就都是王室的父兄甥舅。晋君平定周王室的祸乱却残杀王室的姻亲宗族,百姓怎么能依从!希望您好好考虑吧!”

  晋文公闻言,叹气道:“仓葛说的都是君子之言啊。”于是下令撤掉了包围,放走了阳樊人,占取了阳樊一座空城。
  第二个不服从的是原地。晋文公讨伐原地,誓师说三天内一定要拿下。出征的时候就只带了三天的粮草。但是打了三天,原地还是没有投降。晋文公不想违背诺言,就准备撤退了。军队的侦察兵告诉晋文公说再打一两天就能拿下原地。晋文公说:
  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于是撤军离开,刚刚离开,原人受到了晋文公的感悟,请求投降。
  讨伐原地一战,晋文公确立了自己的信用,狐偃所担心的人民不知道什么是信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原地在太行山以东,占据了这里,就占据了从山西到山东的通道,开启了晋国在太行山麓的征程。这里广袤的土地,为晋国日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计的财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