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 溜达!【八零后暖男两年支教旅行那点事】》
第6节作者:
熔瑗心彤 “对了警察同志,我们哥俩是穷游,一路经费有限,您看能不能让我们到警察局借宿一下”,李志皮笑肉不笑地讲完这句没皮没脸的话。警察露出有些为难的表情,这孙子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充满希翼地看着他。此时的我,偷笑着别过头去了。让你丫的跟我比,不知道从小就叫猜拳魔法师么。“嗯,可以是可以,不过要等我下班,我们一起回去”我一听这话,忙凑上去,“没问题,谢了兄弟,我叫达瓦次里,你叫什么?”“纳班泽仁”
“你们这是第一次来唐克吧,我带你们去黄河九曲转转吧”于是乎,纳班开着警车,带着我们威风凛凛的前往景区。
夕阳下,远处的黄河犹如一条盘踞的大蛇,绵延而静默。下雨过后的天空,出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彩虹,横跨在大河之上,仿佛是给这条大河装上了把手;也仿佛是一条天梯,将这条大蛇送向天边,说不出的壮美和辽阔。面对这样的风景,我默默放下了手机,静静地看着,不再拍照。也许是处『女』座完美主义作祟,每每碰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风景时,我都不愿意把他拍下来。因为我知道,相机只能留住他的形状,却永远留不下我心中的震撼,真正的风景,永远只存在与心中。
看过黄河九曲,纳班带我们到他熟悉一家小店吃面片。吃到一半,小店突然进来个人,一手拿着瓶劣质白酒,另一只手拿着一架老式的佳能相机,望去约摸能有五十岁左右,衣衫褴褛,乞丐一般。老人自顾自的找了座位,可能是因为喝多了,一边把弄着自己的相机,一边开始自言自语。说实话,一路过来,各种人来人往,对我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一开始并没有注意。但慢慢发现有些不对了,仔细一听,老人说的不是藏语,而是英语!虽然含糊,但依稀可听其中浓重的英国腔。这让我意外到了极点,因为在藏区,英文的普及率可以说是非常低的。而会说英语,并能流利表达的,基本都是政府高官或是英语老师。可一看老人的装扮,明显不是其中之一。
纳班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悄悄告诉我,这个老人以前是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还是一名在当年小有名气的记者。会说英语,印度语,法语三国语言,回国后被确认为转世活佛。但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老人还俗了。其实依照他的经历,完全有能力在政府或者学校谋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但老人没有,卸下僧袍的他选择了流浪乞食。没人知道老人的家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是否有亲人,只是看到他每天都喝的烂醉如泥。
回来的路上,我百感交集,不知在老人身上到底发生了多少事。但或许,他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昏暗的灯光下,可能一双睿智的眼睛,正审视着这个世界的冷暖悲欢。
日期:2015-04-08 09:56:22
13.
四川——红原大草原
“织梦行云,破唇涂血,一声长恨茫茫。梨园夜雨,雨打碎风霜。千百种“不堪怎奈”,终了了酒尽茶凉。命天定,戏文我定,戏里换红妆。‘君还食鳝鳗?母应康健?今在何方?’瞬忽琴哑,又唱秋黄。词有转韵依然句,人若换调岁成荒。才歌半,知音先去,婉婉剩孤腔。——《潇湘夜雨》2009.7.2”
看着手机短信栏里的这些字,我彻底懵了。此时我正和李志在红原大草原之上寻找搭车。景色如同画卷,层峦叠翠的色彩扑面而来。
这首词是我还在大学时,写给初恋女友的,如今却从一个陌生的号码发来。那四年青涩的时光,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流淌而出。
那时候我大一,她是我学姐,老来宿舍找我,送我只钢笔,送我个脸盆,送我根皮带什么的。后来我忍不住了,跟她说我没钱、饿。她说以后饿的时候可以来她宿舍找她,我说去找她浪费体力会更饿,她低下头羞羞地递给我一张饭卡。我泪流满面啊,去他大爷的饭卡,我饿,我现在就饿。
此时短信铃声再次响起。“还记得这首词么?”
“李志,你先搭车走吧,我们在班玛会和”说着我坐到了草甸上,看向远方的雪山。李志转过头疑惑地看了看我,没有多说什么,自顾自地走了。这是我为什么愿意跟李志一起行走的原因。他懂我,并且懂得空间的重要。
我没有回复短信,直接拨通了这个陌生的号码。“涛,是你么?”我怀着些许惆怅说道。才一句话,后半句就哽咽了,那个“么”字差点没发出来,把疑问句变成祈使句。
“嗯”电话两头忽然陷入了安静。
草原上的风呼呼地刮着,电话那头传来了声音“你还在草原上么?”“嗯,是啊,你怎么知道的?”“我是你的微信好友,一直关注着你的朋友圈,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这回轮到我意外了。她怎么会是我的微信好友?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会不知道?“你是在哪找到我的?”“通过人人网我找到了你的新手机号,然后加了你的微信”电话那头轻声说着。“那···”“你问过我是谁,我没回答,可能你的微信好友太多,之后就再没跟我说过话”。
我心中忽然涌现出淡淡的怅然。大学毕业后,因为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我跟涛只坚持了一年就和平分手了。那之后,孩子气的我,把关于她的所有全都删除,甚至为了忘记她,重新换了一个电话号码。可没想到,其实她始终在我的身边,从未离开。
“你现在过得还好么?”我无力地问出这句废话。
“我离婚了,现在带着孩子,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涛讲出这些话时是那么的平静,就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
“对不起,我不知道,那你现在······”“我现在挺好的,带着孩子过着简单的日子,每次看到你更新状态,都觉得很羡慕,但我已经不可能像你这样了。”彼此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上帝才能给这段段沉默加上字幕。
“那首词是我以前写给你的吧,没想到你还留着”“今天整理电脑的时候看到的,估计你已经忘记了吧,心血来潮就给你发过去了,没想到你会打电话过来”“嗯,你微信叫什么名字?有时间我们多聊聊吧,这么多年都过去了”
电话那头深呼了口气“算了吧,你继续你的旅行,我还是会继续默默地关注着你”“那好吧······那······再见”“再见”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尴尬。在原地走一段陌生的路,在梦里听一段哭诉,在闹市听一首温柔的老歌,在马桶上想一个小时的格瓦拉,给陌生人一个久违的拥抱。这是片默,无解,所以不用总结陈词。
日期:2015-04-08 13:11:11
14.
青海——花石峡
记住一个地方的方法有很多,因为长期居住,因为风景迷人,因为建筑雄伟,因为友情,因为爱情,因为亲情,甚至因为一个笑容,一杯咖啡。旅行者的专注,不在于流水般记录下周遭的一切琐碎,而在于那份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动。我记住这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地名,是因为一双筷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