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业和村长闻言又是心里一片黯然,刚消停不久的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老人疑惑地看了看两个哭哭啼啼的大男人,问道:“难道又出了什么事?”
村长停住哽咽,把路上遇到劫匪,王连富和王新怀以及王新通三个孩子为了掩护他们而牺牲的事情完完整整地给三爷说了一遍。在叙述的时候,他们没有注意到厅里来了两个男子,一老一少,显然是父子二人。
待村长把这段经历讲完,老人红了眼睛,嘴唇哆嗦着说:“竟然有这要的事……竟然有这样的事……”
“父亲,你别激动,注意身体。”原来来的一对父子正是老人的儿子及孙子。老人一直觉得人生遗憾的是他只有一个儿子,而且也只有一个孙子,三代单传。儿子名叫王奉硕,四十多岁的年纪,孙子名唤王伟汉,尚未到而立之年,父子皆随村里的辈分取的名字。
王伟业认得父子二人,便给二人行了礼,并把村长介绍给父子二人,众人少不得又是一阵寒暄。
“伟业啊,那个连富是谁家的孩子?还有那新怀?还有一个叫新什么来着……”老人带大家都坐定下来,便亟不可待地问道。
“三爷,他叫新通,是连昌的孩子。”王伟业答道。
“哦,连富是伟光家的老三,就是奉祈大哥的孙子。那新怀是连康家的老二,也是伟桓的孙子,这两个孩子辈分低,该叫你太三爷。”村长补充道。
“这三个孩子都是多大啊?成家了没有?”老人问道。
“连富今年刚三十,有三个孩子。心怀去年刚成的亲,媳妇刚怀孕不久,眼看就要生了,连通这孩子刚十八岁,还没有成亲。”村长从椅子上下来,一下子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说:“本来是不让他们三个来的,就他三个最积极,身手又好,就……”村长蹲在地上有哽咽起来,“我这回去咋给他们家里人交代啊……”
“侄子别哭,这也不是你的错。”老人安慰了村子,又对着自己的孙子说:“伟汉啊,你快去找保安队的邢队长,跟着他们一起去那个胡同看看,把三个孩子的遗体弄回来,不能让三个好孩子尸骨无存啊!”
王伟汉闻言便和大家打了一声招呼,抬脚便向外走去。村长表示要跟着去,被老人制止了,说他们累了,又受了惊吓,就不需要跟着去了。
“你们打算买多少火枪?”王奉硕知道了他们的来意之后问道。
“现在村里只有二十几杆枪,能在买个二三十杆更好,可惜我们带的钱在路上被劫了一大半,如今身上也只剩一些金银首饰,怕买不了多少了。”村长叹着气回答道。
“哎,钱的事就不要提了,奉硕啊,你去把家里积蓄拿出来,今晚就去找你刘叔,央他尽快给咱弄个三十杆火枪来。”老人一脸严肃地说。
“这……”王奉硕迟疑了一下,但看到父亲瞪着通红的眼睛,便说:“我这就去。”
看着王奉硕走出屋子,村长和伟业心里一番感慨,村长说:“叔你太客气了,你家大业大,花费也大,咱们这次能买哪怕几杆枪也好,怎能让你老人家破费。”
“唉,千万别这样说。如今这世道乱的,饶是我认识城里的不少当官的,也架不住着苛捐杂税,家底早晚被哪些人给挖空,与其这样,还不如给老家的亲人们出一点力,这些年我也没有给老家带来啥贡献,本来就惭愧的很。”老人感叹地说道:“如今家里的亲人们正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焉能无动于衷,所以你们就不要再说了。”
“那,那我俩就替全村老少给你磕个头。”言毕拉着伟业便跪倒在地,当当当地磕了三个响头。
日期:2014-05-24 23:23:07
第二天,王连富及王新怀和王新通三人的遗体被拉到老爷子王启运的家里,血肉模糊的遗体已经被清洗干净,放入薄棺里。临近夏季,天气眼看着一天比一天热,遗体不能久放。村长及王伟业和王老三爷商量一番,决定由村长先带着三具遗体回家,火枪火药由王伟业带着回去。王老三爷表示会雇佣一批卫队护送王伟业,村长闻言才放了心。翌日,王老三爷花钱雇了三辆马车,也没有雇佣随行护卫,三个车夫加上村长四人便押送着三位英雄少年的遗体回家。
告别了王老三爷,村长一路唏嘘伤怀,倒也不担心土匪劫匪,谁会抢劫几具尸体呢?他们白日行路,晚上随便找个地方住宿。三位马夫也是好说话的人,一路上了解到三位后生的死因,也大为敬佩,不自觉间也对遗体敬畏起来。就这样,村长和三位后生的遗体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了王家庄。
村长回家后,又引来三个家庭锥心泣血的哭泣,让人闻之黯然神伤。虽在乱世,死人之事常有,人们也多见怪不怪,但谁能体会到孤儿寡母心里的那种痛彻心扉的的悲伤。但是,即便是光景甚好的王家庄,能体会孤儿寡母的哀伤的也大有人在,况且三个后生是为村民的生存而献出了生命,村民们念起他们的恩情,给了他们简单却异常隆重的葬礼,悲伤的气息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连飞鸟也被这悲伤的气息感化,发出凄厉的啼鸣。
生活还要继续,活着的人总是要面对更多更难的问题,甚至连从容的悲伤都是一种奢侈。埋葬了三个后生之后,村民们便立即开始继续为活命而努力。几乎所有能劳动的村民都在忙碌着,他们把圩墙加高加厚,疏浚圩沟,并在圩沟里设置暗网。年轻的村民轮流练习射击,体格强壮的年轻人演练搏斗,大家都在为了活命而努力着。
日期:2014-05-24 23:25:21
眼看着一日又是一日的过去,王伟德心里暗暗焦急,他担心土匪最近可能随时来犯,而枪支和火药却不能及时送到。这几天,王伟德安排了流哨,一些机灵的年轻人骑着村里唯一的一头年迈的毛驴,轮流在村外几里的地方放哨,如遇土匪便名枪示警,也好让村民提前准备,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又过了几日,王伟业终于在一群护卫的护送下,把一大车的武器弹药带回王家庄。随行护卫们似乎很忌惮在王家庄停留,把马车送到村子便骑着快马返回了城里。王家庄人虽然没有指望这些吃官饭的卫兵们能助他们一臂之力,但见到他们如遇瘟疫一般快速地离开,心里难免一番感慨。
王伟业带回来二十多支步枪和几箱装的满满的子弹,但最让王伟德感到高兴的是,伟业带回了很多的火药,当然这也是王伟德在他们临行前特意嘱咐的。现在,他们有了近五十支枪,在加上两门火炮和两架简易的抛石机,利用圩沟和圩墙的掩护,抗击土匪无疑更有把握了。
接下来,王伟德带来几个胆大心细的小伙子们把火药装进铁匠做的土炮弹壳里,装上引火绳并密封之后,圆滚滚的土炮弹便大功告成,唯一遗憾的是数量太少,只有二十几枚。
王伟德回忆在部队学到的简易地雷的做法,收集了一些瓦罐,装上火药及铁钉石块,在村子前面的树林及一些路口埋上几颗,数量虽然不多,但也会使土匪有所忌惮。王连强也贡献了一个好方法,把瓦罐的外面套上一圈藤条及竹篾做的外壳,可使瓦罐在扔出去后不易摔碎,可以当土炸弹来使。王伟德高兴地和连强一起做了实验,没想到还真得到了成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