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如何告乃翁?——悲催的南宋覆亡史》
第27节

作者: 独孤慕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1-21 14:29:21

  恢复的代价
  赵汝愚罢相之后,朝野反响之激烈令韩侂胄吃惊。
  为了进一步消除赵汝愚在朝堂间的政治影响,他指示亲信及受赵汝愚压制、心怀不满的官员,对道学和道学家进行批判和围剿,希望将政敌打倒之后,永世不得翻身。
  庆元元年(1195年)六月,刘德秀上疏,旧事重提孝宗朝道学之争,希望宁宗“效法孝宗,考核真伪,以辨邪正”。
  七月,御史中丞何澹上书,将当时人们对道学的看法分为三类:一、盲目附和的;二、肆意诋毁的;三、忌惮道学之盛不敢批评、明哲保身的。同时,又将道学家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践履可观而不为伪行”者;另一种则是沽名钓誉之辈,伪道学之徒。
  何澹建议宁宗——对所谓的道学家必须“因名而察实,录其真而去其伪”,士大夫应该“专师孔孟、不必自相标榜。”

  虽然,何澹的奏疏是为了打击赵汝愚、朱熹为首的道学家政治势力而发,但不可否认,此说基本上符合实情。
  随着时间推移,对道学家的打击迫害也步步升级。掌握朝政大权的韩侂胄政治势力矛头所指,早已经超越了学术之争的范畴,发展成为一场新的政治斗争。
  庆元二年二月,宁宗下诏禁止在省试中以“伪学”取士。八月,太常少卿胡纮上疏称“比年以来,伪学猖獗,图为不轨,动摇上皇,诋诬圣德,几至大乱....”
  此疏上后,“道学”彻底被划入“伪学”另册,朱熹和他的理学信徒也被指为“伪学之党”。
  十二月,监察御史沈继祖上疏列举了朱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恭不谦等罪状。指出朱熹及其道学不但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而且还具有政治阴谋,要求对他及其门徒予以严惩。
  于是,朱熹落职罢祠,被逐出朝廷,“送道州统管”。四年后,七十一岁的朱熹病重去世。
  庆元三年,伪学之禁再次升级,韩党规定自今伪学之徒不得担任在京差遣。并清查近年来各科进士和太学优等生是否为“伪学之党”。

  不久,韩侂胄爪牙监察御史刘三杰机智勇敢地发现:政治斗争出现了新动向——“前日伪党,今又变为逆党”!
  伪党已经由人民内部矛盾,升格为敌我矛盾。
  十一月,太皇太后吴氏去世,享年八十三。
  韩侂胄及其亲信从此更无忌惮。
  十二月,有自告奋勇者请置伪学之籍。很快,一份“伪学”名单新鲜出炉。
  曾任宰执四人:赵汝愚、留正、周必大、王蔺;
  待制以上十三人:朱熹、陈傅良、彭龟年、楼钥...
  其他官员三十一人:叶适、刘光祖、吕祖俭、杨简...
  太学生:庆元六君子,另有在野士人蔡元定、吕祖泰(吕祖俭堂弟)二人。

  这份五十九人的大名单,完全是胡乱拼凑的。留正、王蔺与道学一点边也不搭,周必大也不是道学信徒。
  韩侂胄此举,打击道学是假,迫害政治异己是真!
  凡是被打入这一名册的人,皆遭禁锢或者贬谪,此一事件,史称“庆元党禁”。
  史家感慨再三,责备贤者道:“在侂胄固不足责,而当时诸君子驭之亦失其道,有以致之也。”

日期:2012-11-23 14:15:06

  赵汝愚与韩侂胄之间的政治斗争,与“忠”、“奸”没有多少关系,不过是权力之争而已。在忠于一家一姓之事上,韩侂胄做的并不比赵汝愚差多少!
  二人区别在于——与外戚韩侂胄相比宗室赵汝愚的政治手段尚欠火候罢了。专制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司空见惯之事,南宋官员在党同伐异一事上,道学家比韩侂胄集团积习更深,走的更坚定、更远...
  政治之事,光有满腔的热忱是远远不够的!
  宋-赵从道亦有诗感慨其事——
  庆元宰相事纷纷,说着令人暗断魂。

  好听当时刘弼语,分些官职与平原。
  (注:韩侂胄后被封为平原郡王)
  这次政治大清洗,赵汝愚、朱熹为首的政治集团精英几乎被一网打尽,朝堂上道学信徒为之一空,韩侂胄及其党羽顺理成章的掌握了朝政大权。
  赵汝愚失势,以胜利者面目出现在朝堂上的韩侂胄及其党羽重新进行了权力分配。
  先是韩侂胄梦想成真,宁宗擢他为保宁军节度使;同时,任命有“定策功”的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余端礼为右相,京镗为知枢密院事。并非韩党的谢深甫为签书枢密院事,知泉州何澹为御史中丞。

  此后,韩侂胄平步青云,庆元五年(1199年)九月,加少师,封平原郡王;嘉泰二年(1202年)加太师;开禧元年(1205年)拜平章军国事,立班在丞相之上,三省大印都放在他的家里,被人尊称为“师王”,权势之盛直追高宗朝的秦桧。
  少师、太师不过是些虚衔而已,平章军国事一职就必须要单独讲讲了。
  史载,“平章军国事,开禧元年初置,以命韩侂胄”。“平章军国事”一职正是为韩侂胄一人而特设!
  有宋一代“特命平章军国事者,凡四人。”
  北宋年间有真宗朝名相王旦、仁宗朝名臣吕夷简、哲宗朝文彥博三人荣膺此职:王旦“恳辞不拜”;吕夷简所授先是“平章军国重事”,具体是什么国家“重事”史料阙如。等吕夷简去了“重”字之后升为“同平章军国事”,则“政事无所不关,第省其常程细务而已”;而文彥博担任的“重事”则是“大典礼、大刑政及进退侍从官、三京尹、三路帅臣已上,乃与闻之”。
  韩侂胄担任的“平章军国事”一职,既比吕夷简少了一个“同”字,且比文彥博少了一个“重”字。
  史家对此解释为——盖侂胄系衔比申公(吕夷简)省“同”字,则其体尤尊;比潞公(文彥博)省“重”字,则其所与者广,此当时讨论之本意!
  韩侂胄“平章军国事”是指“政事无所不关”!
  韩侂胄权倾朝野,一些趋炎附势之徒无不奔竞其门下,希望可以夤缘而上。
  其中陈自强者,原来只是韩侂胄小时候的家庭老师。
  庆元二年(1196年),陈自强来到临安,准备谋求一个州学官的差遣小职。闻听当年的学童韩侂胄已经出息成大人物了,决定拜见一下韩侂胄。只是韩侂胄已今非昔比,门庭若市,陈自强根本“无以自通”。
  无巧不成书,陈自强在临安城中租住的房屋房东可以随便“出入侂胄家”。通过房东,陈自强与昔日的学生搭上了联系。

  韩侂胄安排陈自强在自己府上露了一面,第二天,朝臣就“交章荐之”。没有多久,陈自强就被破格任命为太学录(正九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