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皇帝远》
第23节

作者: 赛周瑜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们不孝顺,不是还有我们嘛,你担心什么呀。”我道。

  “算了吧,就怕你俩结了婚就忘了大、妈了。还不是听媳妇的话呀。”母亲道。
  “妈,你说啥呢,真好是这样,那我就不结婚了,免得你老担心没人孝顺你。”我郁闷道。
  “跟你说着玩的呢,我的儿我知道,肯定孝顺,娶个媳妇也孝顺。”母亲笑道。我跟着也笑了。
  雨沥沥拉拉地下了几天后,总算放晴了,气温一下子又回升了。我竟差点因不适应而感冒了。出了一天鼻涕后竟自然好了。一家三口忙着将田里的晚稻弄回了家。晒了几个日头,见稻谷干了壳,就给卖了。我们这里的晚稻是不留给自己吃的。它成熟时间短,没有早稻米好吃。家家基本上都会一粒不留地将它卖掉。如果家里殷实,有钱过年,倒不急着卖,等开春后,稻价会有点波动,往往涨的多,降的少。留在此时卖,多数时会卖个好价钱。这就像城里人炒股似的。等涨时抛出准能赚几个。但大多数人家是等不到那一天,基本上收回家没几天就卖了。他们是等着钱用的。比如我家,比如李勇家,比如李四家-----年底都是要花大钱办事的。

  靠天收的年成,就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饭吃了。还好,这一年算是风调雨顺。这一季晚稻,卖了一万多块钱。如果掰去成本和劳工费的话,也就几千块钱,但农村人不是这样算的。扣成本可以,但绝不会把劳工费纳入进来折算的。在他们看来,本身就是种田的,一点蛮力也不值钱,不值得折算进去的。所以看到一万多块钱的收入,心里还是乐开了花。像我父亲,愁眉没了。

  稻子收完了,紧接着还有一个小忙,那就是种油菜和小麦。好在这东西在本地种得不多,也就是三四天的事,种下去就完事了。而这一完,时令也就到了农历的十一月份了。母亲一面张罗过冬的准备,诸如做米面,腌咸鸭、咸肉、咸鱼。这些咸货是每年必备的。一面在准备哥哥结婚时的被子等。忙得很!
  看着母亲忙,我却插不上手,除了打扫布置了一下哥哥的房间外,我竟无事可做了。想帮父亲劈麻柴,结果让父亲给撵了,说我劈不了,别把手给碰了。言下之意,你读书人,哪能劈得了麻柴呀。见帮不了忙,我怕在他们面前惹他们烦,便去了李勇家。进门看见他们一家人都坐在堂屋里愁眉苦脸的,李叔更是唉声叹气,气氛很压抑人。来的真不是时候。但门都进了,一句话不说就退出又不好。我碰了碰李勇道:“怎么了?这么愁结。”

  “唉,这不准备年底结婚嘛,昨天定日子,我对象家提出要两万八的彩礼钱,你说我家一年到头,靠卖点晚稻,才有点收入,哪有那么多钱呀,真愁死人了。他奶奶的,这是狮子大开口呀,想一口就吃掉我呀。这哪是嫁女呀,这就是卖女呀。”李勇气愤道。
  “没跟她家还价?”我道。
  “这日子钱哪有还价的。昨天媒人也帮着我们说了许多好话,就是想让她家少要点。可她老头子就是不松口,一口咬定就是两万八,少一个子都不行。”李勇道。
  “那这婚还结吗?”我小声地对李勇道。
  “不结哪行,换一家也好不了。农村都这样。”李勇叹道。这要得也太狠了。张口就上万,真当自己闺女是金饽饽了。
  愁的不只是李勇,李四在家也愁着在,要不是他老头子上我家借钱,我还不知道他的遭遇比李勇更惨,对象家开价三万五。听李四老头子说,李四对象还有个弟弟,要盖房子,正缺钱,这回算是赶上了。他老头子知道我养猪,赚了点钱,想到问我借。结果让我母亲给拨回去了。

  “李家大兄弟呀,你借得正不凑巧。他大哥也准备在年底结婚,还不知道需要多少钱呢。”李四老头子点点头,很理解地道:“是呀,这结婚呀,还不知道要多少钱?我不知道你家也要办喜事,那好,我去其他地方借去。”说完走了。还不知道他能不能借到钱,这时候,家家都紧着在,能有几家有余钱在手呀?
  给哥哥介绍对象的张婶,让母亲请来了。准备了一桌好菜,请张婶坐上座,我们围着两边,陪张婶用餐。席间,母亲把心头话都道与张婶听,张婶一边吃着一边道:“大妹子,你放好了心,像你这么厚道的人家,我保准让他们少要你家彩礼钱。其实说白了,他们家也是个厚道人家,不像一般人家。你就不用担心了。”母亲频频点头,并不停地给她夹菜,张婶直吃得打了饱隔才罢休。洗了一把脸后,便带着我的父母去了哥哥对象家,谈日子,定日子钱,也就是彩礼钱。

  日期:2011-12-12 16:15:00
  (顺接)在农村,不知从哪辈传下的,结婚必须给女方家彩礼钱,且彩礼数额是越来越大,以前是论千计,现在都论万计,张口就是一万两万的,有的更甚,要得更多。给钱什么都好说,不给钱,那就慢慢耗着。时间长了,也就黄了。俗话说:只有娶不到媳妇的光棍汉,没有嫁不出去的丑女人。所以先急的总是男方家里。女方开价上万,只要儿子看上,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钱给凑齐,恭恭敬敬地送过去,迟了怕媳妇飞了!在农村,往往一个婚结下来,都要拉些债务。新娘子一过来就要陪着丈夫一家还债,累死累活地拼上一两年才还清。做为女方家里可就想不到那么多了,不然也就不会要那么多了。

  如果仅是要些彩礼钱,倾出积蓄,拉点债务,也就罢了。要命的远不是这些,从过去的陪嫁要老三件(缝纫机,自行车,录音机),到现在的大三件(冰箱、彩电、洗衣机),还有“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此外更甚的是要是没有楼房,还要盖楼房。样样都是要大钱的,全部应付下来,那真是坑死爹和娘了!
  从哥哥对象家回来后,父母脸上愁云惨淡。我知道对方开出的条件一定是很苛刻。母亲唉声叹气道:“彩礼钱倒没要多少,六千八,这个数,在现在不算多。但要在镇上买套房子,那得几十万呀,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呀。就是让我偷和抢也搞不到几十万啊?”
  “暂时不买不行吗?”我道,我觉得这个条件提得太狠了。
  “她舅说啥时买了房子啥时结婚。”母亲道。
  “这怎么办?现在就是借也借不到那些钱呀?”我倒也替哥哥发愁了。这猛然来的一座大山,压得一家人吃不好,睡不香。想了几天,也没想出个辙来。其实,在对这样的情况,我很想跟父母说,要不行,那就算了,再给哥找一个,总不是天下女方家都是这样吧。可是我不敢说,怕父母说我。

  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