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时时没有给哥哥对象家答付。父母为此事,愁得白发都生了些许,人也明显瘦了很多,精神头大不如从前。我看着都急,此时我多想替父母分担些,可我打遍了所有熟悉人的电话,也没借出钱来。和我一帮“出道”的人,个个都差钱在着呢。手头上仅有三万块钱,也解决不了什么忙。终于有一天,哥哥受不了了,“大,妈,你们也别愁了,这个亲我不结了。我还不是很大,还是能娶媳妇的。”母亲听了不甘心地自责道:“儿呀,都怪你大、妈没本事,挣不到钱。不然的话,也不会这样。儿呀,你要怪就怪我们。是我们亏了你。”母亲竟说得流下了泪。
“妈,你可快不要这么说。你和大把我们生下来,然后拉扯大,并省吃俭用又培养我们读书,你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是儿没混好。要怪只怪我自己。”
日期:2011-12-13 9:41:00
(顺接)
2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时时没有给哥哥对象家答付。父母为此事,愁得白发都生了些许,人也明显瘦了很多,精神头大不如从前。我看着都急,此时我多想替父母分担些,可我打遍了所有熟悉人的电话,也没借出钱来。和我一帮“出道”的人,个个都差钱在着呢。手头上仅有三万块钱,也解决不了什么忙。终于有一天,哥哥受不了了,“大,妈,你们也别愁了,这个亲我不结了。我还不是很大,还是能娶媳妇的。”母亲听了不甘心地自责道:“儿呀,都怪你大、妈没本事,挣不到钱。不然的话,也不会这样。儿呀,你要怪就怪我们。是我们亏了你。”母亲竟说得流下了泪。
“妈,你可快不要这么说。你和大把我们生下来,然后拉扯大,并省吃俭用又培养我们读书,你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是儿没混好。要怪只怪我自己。”相互自责是我们家的一个传统,做错事都喜欢往自己身上揽。记得小时候在外打架了,不管有理没理,母亲知道了都会先打我们,所以我们很少在外打架,怕母亲揍我。在家里,正因为这种自我揽责的存在,所以很少有吵架发生,上下辈,平辈都处得很融洽。
母亲看起来是不忍心断这门亲,迟迟不见她找媒婆去了断。事情就这样一天天地拖着。我不知道是天悯惜人,还是好人有好报——这件事竟有了转机。
这是寒冬里的一个大好天气,风停日烈,户外倒挺暖和。喜得老人们纷纷跑出来晒太阳。母亲一大早就烧水洗被物,这是出清的难得好时机。看母亲忙,我便提出做早饭,虽说我自打读书后,便很少在家了,但从小练就的做饭技术我还是没忘,怎么煮稀饭,怎么做米饭,怎么炒菜,我还是会上几手,所以我提出要做早饭,母亲也没有反对,她也没功夫去做。就在这人人都在忙活的时候。家里来人了,一个姑娘,我不认识,觉得很纳闷。是不是哪家亲戚走错门了?“请问这是张卫东家吗?”姑娘先开的口。
“是呀,你找他吗?”我不解地问道。
“嗯,我想找他说说话。”姑娘接着说。
“他在镇上没回来呢。你是?”我应道。
“我叫王云霞。是------”她没说下去,脸就红了。我明白了,一准是哥哥的对象。
“噢,我知道了,我是他弟弟,张耀祖。你坐你坐,我去叫我妈去。”我忙客气地给她端板凳坐。
“你稍等一下,我这就去找。”话没说完,我就跑了出去,直奔大塘,母亲在那洗被物。
“妈,妈,哥哥对象来了。”老远处我就喊道。在农村,地势很开阔,站在一高处,只要一吼,老远都能听见。远远地就听到了母亲的应声“知道了。”很快母亲挎着竹篮小跑着回来了。
“云霞呀,你来了,就你一个人来了呀。”母亲客气地招呼道。
“阿姨好,恩,我去亲戚家,路过这儿,然后就想过来看看。想和卫东说说话。”云霞站了起来应道。
“噢,你来得不凑巧,卫东没回来。要不我这就打电话,让卫东回来。”母亲道。
“不用了,我等会去镇上再去找他吧。阿姨我就是想跟您说,不管我爸妈怎么说,那是他们的意思,我是不会跟从他们的。他们说让你们买房,你们肯定很为难,那是需要一大笔钱的,你们培养出卫东和耀祖已是很不容易了。哪来那么多钱呀,阿姨,你就不用急,这事到时我会与卫东想办法的。他们就是不同意也是拦不住的。”
“云霞,你,让我怎么说呢,我-----”母亲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两颗晶莹的泪珠滚了出来。
“阿姨,你就放好心,不要急。这接下的事我来办。那好,我就说到这儿,我走了。”王云霞说完要走。
“那哪行,你一定吃了早饭再走。”母亲拉住王云霞的胳膊不放。
“我下点面给你吃,一会就好。”王云霞见走不掉,只好应了母亲,吃了早饭再走了。母亲让我招待着王云霞,她去厨房下面条去了。对这位未来嫂子所作所为,我很佩服。在农村,能有这样开明的姑娘已是不多了。多的都是跟父母一条心,将自己的爱情建立在大人的包办上。
“听你母亲说,你在家创业呢?”王云霞落落大方地问道。反倒我显得很拘束了。
“是,是,刚卖了一批猪。本来再想承包一些山林种果树之类的,村上不批,没包成。准备明年再看了。”我道。
“嗯,现在在农村创业的人不多了,都喜欢跑到城里挣钱去了。”王云霞道。
“是的,都以为城里钱好赚呢。”我道。
“也不全是,必竟在农村创业,也是需要资本和技术的。一般人是做不了的。”王云霞应道。
“说的是呀,农村创业也是有风险的,这和城里的差不多。”我道。我们聊了一会,母亲做的面就好了。满满一碗面,里面卧了两个油炸鸡蛋,再撒点小葱花,味道老正了。
“阿姨,你搞这么多,我是吃不掉的,你快拿个碗,让我夹一些下来。”王云霞道。母亲巴不得她全吃下才好,“吃吧吃吧,就一碗面,没多少。”女孩子吃东西少,王云霞吃了半碗,便不再吃了。稍坐了片刻,便走了,她说去镇上找我哥。
母亲像是吃了定心丸,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喜色了。与母亲相比,父亲显得更高兴,他是愁时比谁都愁,喜时比谁都喜的人。后来,从哥哥打电话回来更证实了王云霞的说法。他们要联合起来对抗她父母了。
到了腊月,那就离过年更快了。日子是嗖嗖地过。李勇定在腊月十二结婚。他家是借遍所有亲戚,外带借了一万的印子钱(注,在乡下,印子钱指民间放贷的钱,一般利息比银行的高。)才凑齐了两万八。女方家有了这钱,给了日子,定在了腊月十二。腊月初十,李勇老头子(老头子,在这里指李勇父亲)就来到我家。
“大嫂子呀,后天可有空?有空帮个忙,帮着切个菜啥的。”李勇老头子一边说着一边递了一根烟给我父亲。
“行,行,这是大事,这忙肯定帮。”母亲说道。
“这婚事马上就要结了,你的心总算是落地了。”父亲道。
“嗯,但也搞掉了我半条命呀。早知道养儿这么受累,就不养儿子了。幸亏就他一个,要是两三个,还不是要了我这条老命呀。”李勇老头子道。
“可不是,现在给他们娶老婆,还不知道他们孝不孝顺呢。”母亲接过话道。
“是呀,要是娶个不孝顺公婆的人,那就完了。不过你家两个还好。到时娶了媳妇肯定会孝顺你们的。”李勇老头道。
“不敢说,现在事说不定。”母亲道。
“对了,耀祖呀,你明天去我家,帮着写几幅对联。你家大爹我就不让他动笔了。”李勇老头对我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