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皇帝远》
第29节

作者: 赛周瑜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耀祖-------”杨晓宇开口道。我的心咯噔一下,完了,找我算帐了。
  “有什么------什么事?”我紧张道。
  “不急,慢慢搬,喝点水吧。”晓宇笑道。她笑得让我心下发毛。
  “不用,不用。我不渴。”我搬上东西就出去了。再不出去我会休克的。
  日期:2011-12-26 15:38:00

  (顺接)将她的东西搬到新家后,已是十二点了。我累得快虚脱了。搬家真是累死人的活!想那些搬家公司的人,天天累死累活地替人家搬家,真是不容易啊!跟杨晓宇说好了,搬完家,吃过饭后,她陪我买东西。我得给父母买衣服。
  中午我们草草地吃过饭,便直奔商场。什么时候知道中国人多?过年!一到过年,满街都是人,虽说是下午了,人还是那么多。商场里人更是黑压压的一片。人挤人,人推人。怕是人多手杂,商场的工作人员直接派出几个人站在大门口的高凳子上,居高临下。想必是给手杂的人一个震慑的作用吧。买老人的衣服比年青人的要省事多了。它不拘色彩和款式。杨晓宇给我母亲挑了件玫瑰红的绸面袄子,上面绣了金丝牡丹,老式的盘扣,很中性的款式。看模特身上穿的同样的款式,显出贵族气息。给父亲挑的是件藏青色的袄子,款式较新。

  “这个款式我父亲穿不太合适吧。有些年轻化了。”我道。
  “行,年轻一点好,穿得太老气了,更显得你大像个小老头了。”杨晓宇道。
  “好吧,听你的。”
  “给他们买鞋不?”她问道。
  “买呀。我还想给我妈买一双带绒的橡胶手套,冬天洗衣服水冷,用得着它。”我道。
  “你真孝顺。”杨晓宇笑道。
  “没办法,我妈没女儿,做儿子的再不细心点。我妈这辈子就可怜死了。”我道。

  “你妈怎么不养个女儿呢?”她边挑鞋子边问道。
  “再养一个,怕是养不活了。”我道。养一个人是需要成本的!
  买完东西,都快三点了。我将杨晓宇送到车站,看着她坐上车后,便急急地奔到街上,差点忘记买对联了。挑了几幅很吉利的对联,带福字的花边。看着就舒服。不像我写的,东倒西歪不说,横撇竖捺,都没个笔锋,每年过年,都会听到来人指指点点,让我丢光了脸。唉,天生不爱写大字,字到用时方恨不会。要是能写上一手漂亮的字,我也就不用花几十块钱买了。

  “老板,再买几根礼花吧,三十晚上一放,招财又进宝。”旁边卖礼花的不失机会地推销。说起礼花,我家竟没放过一回。从小家穷,哪有闲钱买这个放呀,后来上学了,是要钱的时候,更没有闲钱和心思买这个东西放了。年年过年,都是看人家放。如今日子好了些,该买个放放了,冲冲多年来的晦气也是好的。我买了两个,尽管小贩大费口舌地向我推荐四十块钱一个的冲天炮。我没要,凡是推荐的都是死贵死贵的,只买了两个礼花,十块钱不到,小贩郁闷得很。高看我的眼神也不对了。我才管不了那么多,人不能总为面子活着。有两个放放,意思意思一下就行了呗。

  回到家,我迫不急待地将衣服拿给爸妈试穿。正合身。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就担心到时买小了,再退货换货的来回跑就麻烦了。父亲的衣服偏年轻些,怕他有些适应不了,谁知他穿上身,竟兀自在镜子前后照了照。没说话,但我能从他脸上露出的表情,看出他还是很满意的。
  日期:2011-12-27 13:51:00
  (顺接)都说过年是最忙人的。确实如此,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来。家里就是人手多,也忙得不得歇。忙着洗清衣物,忙着过年的吃食。李勇说,一年有两忙,一忙双抢,一忙就是过年。双抢忙着收割和栽种。忙得想搞点好吃的都没时间。过年忙着搞吃的。真有意思!是呀,都说过年是祭祀的节日,但真正用于祭祀的时间不是很多。
  2
  腊月二十八,一大清早,哥哥和嫂子穿戴一新,回娘家。这是乡下规矩。结婚三天回娘家。母亲起了个早,给他们准备好早饭后,便和父亲宰杀鸡鸭,这是准备做祭品和人吃的。父亲每杀一只鸡或鸭时,总不忘说两句话:小鸡(小鸭)小鸡(小鸭)你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像是给它们超度似的。杀的鸡多鸭少,实在是鸭毛难拔。这个时节,鸭们倒毛(去老毛长小毛),满身的毛桩,贼难拔。拔光一只鸭毛,老费时间了,所以渐渐地为过年养鸭少了。倒是鸡毛好拔,开水一烫,三把两把就拔个干干净净,省事多了。尽管我不喜欢拔鸭毛,但没办法,父母都有事在,他们哪有功夫拔这东西。只好有我代拔了。好在坐在太阳底下,不用费脑子地干活,也是件放松的事。爹爹闲得没事干,也过来帮着拔。他今年是轮流到我家过年的。跟爹爹搭配干活不寂寞。他喜欢听刘兰芳的评书,从中懂得些历史故事。而我又好讲历史故事,于是俩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谈古论今。

  “老二,老二,老二在家不?”远远地就听到侯三在喊。侯三是外来户,八十年代跟着父亲乞讨到芦冲的,后来就安家落户了。那时有几个村干部极富有同情心,把生产队的一间牛棚给了他们住,又给了生活用品和粮食。父子俩就算是安顿了。如今,侯三老头早已作古了。只丢下三间土墙青瓦房给了他。侯三四十来岁人,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平时靠给人家打小工挣点油盐钱。他曾发誓要出去挣大钱,可没几天就跑回来了,说是老担心他那三间破房。一人过活,负担就谈不上了,有事就出去做做,没事就东家逛,西家窜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请过七里外的算命瞎子给算了一卦,说是命中带喜,要有过一次婚姻。他听了很高兴,瞎子燃起了他娶媳妇的梦想。自那以后,他开始着重打扮起来了,出门前总是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买来那两块钱一盒的香脂,涂抹于身,弄得远远地就能闻到香味。惹得村人都笑话他,动不动就问,这是不是准备相亲去呀?问得多了,他也就当一个笑话了,任人取笑了。

  “他在家呢,你叫他做什么?”在门外劈柴的父亲接过话道。
  “找老二给写几幅对联。”侯三道。
  “你怎么不去买呢,现在还有几个写的。”父亲道。
  “问过了,街上的对联死贵的,十几块钱呢。有那钱我就买肉吃了。”侯三道。侯三带着红纸进了门。
  “二少爷在拔毛呢,歇歇,帮我写几幅对联吧。”侯三边说边递过来一根烟。
  “他不抽,你不用散给他的。”爹爹道。
  “不抽烟好呀,不抽烟好呀,又省钱又对身体有好处。”

  “你家要写几幅对联呀?”我问道。
  “写四幅。”侯三道。
  “你家就三间屋,怎么要写四幅呢?”我不解道。
  “牛栏还要一幅呢,今年三十牛在我家过。(此话指的是,在我们乡下,一般都是几家共一头牛,轮流放养。)好几年没写了,笔墨我都不知道放哪了。找了半天,总算在拐角的地方找到了,上面都落一层灰了。给侯三写了四幅对联,六幅横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