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曹操没有觉悟,他没有听从贾诩的正确建议,从而在赤壁铩羽而归,统一天下的梦想宣告破灭。这是曹操此生最大的遗憾!如果听从贾诩之言,诸葛亮与刘备将没有任何机会。
日期:2013-10-22 16:54:49
建安十六年,曹操以征张鲁为名进兵关中,马超、韩遂等十部俱反。曹操与马超战于渭南,曹操只守不战,马超主动请和,曹操不答应。后来马超又提出送子为质,曹操询问贾诩的意见,贾诩答“可伪许之”。曹操再问可有什么计策?贾诩答“离之而已”。于是曹操阵前约见韩遂,故意和他说话很久,以引起马超的疑心。又派人给韩遂送去一封信,信上故意涂抹得乱七八糟,马超见书更加怀疑。离间工作做好之后关中联军的战斗力无形之中大打折扣,这时候曹操与马超克期大战,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败逃凉州,杨秋逃奔安定。关中平定,贾诩谋功居高。
平定关中之后,曹操得到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政治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世子之争也渐趋激烈。曹丕虽贵为五官中郎将、丞相副,可父亲对三弟曹植的特别偏爱让他心里总是惴惴难安,于是悄悄派人向贾诩问计。贾诩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就是说,你千万别动什么歪心眼,只需做好你自己就行。曹丕还真省悟了,从那以后,他不再胡思乱想,也不再心神不宁,只是一味砥砺德行,钻研学问,谦恭待人,勤恳做事,努力做好自己。
这是最好的做法,这比一切阴谋诡计都高明百倍。
关于立世子的问题,曹操确实很犹豫。他并非不清楚立后以长的道理,他也不是不了解曹丕的能力,他之所以一再犹豫,主要是因为曹植太优秀了。曹植到底有多优秀?看看南朝谢灵运的评价就知道了:“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一词的由来。谢灵运是谁?那是李白最佩服的诗人。论文才,李白谁都不服,唯独佩服谢灵运。谢灵运谁也不服,唯独佩服曹子建。不仅佩服,而且甘拜下风,不仅甘拜下风,而且自认为差距非常大。由此可以想见,曹植之才是怎样的罕见,也难怪曹操总也放不下他。如果您认为曹植只有文才就错了。曹操是什么人?那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非常清楚一国之君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既然他那么中意曹植,这就说明曹植不仅文才,而且在政治、军事方面都超过曹丕。可是有一点很遗憾,他是弟弟!
问题由此产生。于是曹操一再考试两个儿子的才干,让他头疼的是几乎每次都是曹植胜出,这就让他更难下决心。因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可能认为曹植考试胜出主要是靠了杨修的指点。其实不然,以曹植的聪明不可能用杨修做好的“答教”来回答问题,而曹操数年的考察绝不是杨修做几条“答教”能解决的。常言道“知子莫若父”,曹操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正因为曹操太了解曹植,所以才产生了立他为嗣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挑战的是传统。曹操也知道阻力会很大,所以他没有贸然挑战。他想先做一个调查,让群臣投一下票,看看支持率再做定夺。这件事是在大殿上进行的,曹操把问题密封交给群臣,然后让群臣写出答案进行统计。大家都心照不宣,默默写下自己人选、理由,只有崔琰与众不同,他露板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这一下弄的曹操无比尴尬非常难堪,好在他随机应变能力超强,随便赞扬崔琰几句了事。受到崔琰的强力冲击,曹操依旧没有打消立曹植的念头,这时候他想到了贾诩。他把贾诩请到内室,屏退左右,问他这个问题。贾诩默然不答。曹操很奇怪,再问:“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贾诩如梦初醒,答曰:“属下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曹操问:“何思?”贾诩答:“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听了这话,曹操哈哈大笑,这笑声意味着他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很快,曹丕被立为太子,世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贾诩真是个老狐狸!他的回答让人不能不拍案叫绝。
这是个难题,非常之难!任何人面对这个问题都会战战兢兢,因为稍有不慎就会送掉性命。如果顺着曹操的意思说,那就是帮凶;逆着曹操的意思去说,无异于找死。因此,怎么说都不行。于是贾诩选择了沉默。不说也不行,曹操会逼着你说。于是贾诩又说了。他说的是后果,立曹植的后果,可是没提曹家一个字。什么叫绝?这就叫绝。我什么也没说,其实我什么都说了。绝不多说,适可而止,说一句顶一万句,这就是贾诩。
关键是这样不会留下后遗症。崔琰直言进谏,勇气固然可嘉,可是曹操表面夸赞心怀怨恨,后来他找了个借口就逼崔琰自裁了。还有一个杨修,因为和曹植扯上了关系,也被曹操找个借口杀掉了。而贾诩就明智得多,从那以后他“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因此终其一生,家门无祸。
日期:2013-10-23 16:59:59
曹丕践祚之后,封贾诩为太尉,进爵寿乡侯,子孙都有封赏。贾诩害天下在先,害曹操子侄在后,最后竟位至魏国三公,不能不说是个千古奇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贾诩即使到了风烛残年仍对曹操父子有用。
不知道曹丕究竟有没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但他确确实实向贾诩询问了这个问题:“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贾诩说:“攻取者先从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这是贾诩最后一次献计,献出的却是利国利民的一计,也是一统天下的大计。当时天下三分,鼎足而立,想灭掉哪一方都不是容易事。最务实的手段,就是广修文德,抚安百姓,固本强国,等待时机。如果吴蜀两国有变,则平之不难矣。为了让曹丕接受,他进一步分析了吴蜀两国难伐的原因:他们不仅依山阻水,而且人才济济。“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两家都是君臣绝配。诸将之中,估计没有谁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先文后武,才是万全之策。
贾诩这番话,有“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这很不像贾诩的风格。如果是曹操,他绝对不敢这样说,现在换了曹丕,他觉得没必要再绕弯子了。然而曹丕听了心里很不舒服:“难道我曹丕不是他们的对手?”虽然他没当面反驳贾诩,但他心里很不以为然,这在他的行动上很快就表现了出来。黄初三年十月,孙权降而复叛,曹丕亲率大军南征,两度发起江陵战役。结果损兵折将,无功而返。非常遗憾,曹丕并没接受这次教训,在黄初五年、六年,又两度南征,结果两次都望江兴叹,无计可施,无奈之下发出了“固天所以限南北也”的慨叹。黄初七年,曹丕去世。曹丕在位七年,出兵五次,徒劳师旅,徒耗民力, 未得尺寸之功。如果他接受贾诩的建议,不知能减轻百姓多少负担!很可惜,他没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