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山西临县黄河挖出三层楼大龟(据说惊动了J方)》
第49节

作者: 天气太热啦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扭头问我:“小白,你知道不?”
  我随口说:“有啥不知道的,不就是老蜂窝烤兔子嘛!这有啥难的,就是捅几个老蜂窝,然后用蜂蜜烤兔子嘛!”
  老毕一拍大腿,说:“老蜂窝烤兔子,正是如此!不过嘛,还是有一点点不同滴!”
  他说:“在咱们乌苏里江这边,讲究吃个野味。这个老蜂窝烤兔子,讲究的也就是一个‘野’字。这玩意儿不好整,得先找到大山里的老蜂窝,那玩意儿可不容易,吊在老槐树顶上,往往有十几二十米高,那野蜂子也硬得很,这玩意儿毒性大,十几只就能要人命。不过老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美食舍命夺’,要吃到美食,就得冒险,你们说,是这个道理不?!”
  日期:2015-07-06 01:12:00
  我连连称是,说:“毕老师,那鱼差不多了吧,要不然我先盛一碗,尝尝咸淡!”
  老毕一筷子敲在我手上,说:“拿开你的脏手!这锅盖不能动,一掀开就跑味啦!”
  他盘着腿,继续讲:“刚才我说到哪儿啦?啊,对,说的老蜂窝烤野兔子!这个,这个老蜂窝呀,不好整,但是这玩意要是整下来,好好弄弄,那还真好吃!”
  莫托咧开嘴:“叔,你是说吃兔子那,还是吃马蜂窝啊?”
  老毕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都吃!”
  莫托吃惊了:“那马蜂窝也能吃?!”

  老毕一拍桌子:“能啊!太能啦!”
  他傲然说,你们两个小王八犊子是不知道,这老蜂窝可是好东西!你们以为这老蜂窝里只有蜂蜜能吃?狗屁!那能吃的海了去啦!
  我嘛,年轻时跟师傅走南闯北,哪儿没去过,有一年我们去秦岭,就吃了一窝老马蜂!
  莫托直撇嘴,说:“毕老师,你这个师傅也不容易……连马蜂窝都吃……”
  老毕敲了他一个爆栗子,说:“你懂个屁!老实听着!”
  他说,在秦岭啊,这个老蜂窝可是当地著名的美食,外人根本不知道,也不可能吃到!也就是我师傅,这么神一般的人物,才能每年七八月份赶过去,专门去吃一顿老蜂窝!
  秦岭那边,跟咱们东北不一样,他们那边有两种蜂子,一种是大黄蜂,一种是大黑蜂。大黄蜂这玩意儿,繁殖快,个头大,一只大蜂子能长到手指肚儿那么大,还能反复蜇人,十几只大蜂子就能要人命!

  秦岭那边,这玩意儿都多得成灾了,老百姓的房前屋后,核桃树、板栗树上,全都是它的蜂窝,像是吊挂的葫芦,一大嘟噜,一大嘟噜的。
  后来,我师傅路过,就告诉他们,别看这蜂子蜇人厉害,其实给这玩意儿弄下来,那蜂窝里的蜂蛹,可是难得的美味!
  弄这玩意儿,得在晚上,天一黑,大黄蜂就看不见了,老老实实地趴在窝里不动弹。
  这时候,就弄一大把蒿子秆,绑在一个大竹竿上面,点着了,直接堵住蜂窝,那蜂子只要赶出来,就会被燎焦翅膀,掉下来。
  等烧的差不多了,就把蜂窝捅下来,刮干净蜂蜜,然后把里面的蜂蛹全都摘下来,洗干净了,用纱布包着,把蜂蛹里的浓汁挤出来,和大白菜一起烧,那浓汁就像豆腐脑一样,结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鲜滑可口,滋味爽滑,别提多好吃了!

  他眯着眼睛,似乎在回味着那蜂蛹的味道,露出了非常享受的表情。
  我和莫托想着那白花花、黄乎乎的蜂蛹,相互苦笑着,几乎都要吐出来了。
  我赶紧打断老毕,说:“毕老师,那个啊,你师父的口味确实与众不同,还有你……我觉得,可能我和小莫还太浅薄,目前还接受不了马蜂窝这种东西……要不然,你还是跟我们说说蜂蜜烤兔子的事情吧!”
  老毕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不住地摇头,说我们两个真心没有口福,就是两个囫囵吞掉人参果的猪八戒!

  不过,他最后还是给我们讲了,这蜂蜜烤兔子,倒没有什么特别,主要就是料好,要用新鲜的野蜂蜜,以及三斤重的野兔子。
  他师父说,只要这两味主料备好了,就是再挫的厨子,都能给你整出满汉全席啦!
  这时候,我想起来了一个问题,问他:“毕老师,你那个师父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啥那么厉害?”
  莫托也跟着问:“对,对,还有他找宝贝那个事情,为啥看一看就知道哪里有宝贝?”
  老毕这一次不装高人了,挠挠头说:“这个嘛,我师父倒是跟我说过一些。不过那时候我还小,都记不太清楚了。”
  我看看有戏,赶紧给莫托使了个眼色,猛拍他的马屁,说毕老师是谁,那就是赵云重生,关云长转世,随随便便给我们指点那么几句,就够我们学习半辈子啦!

  老毕这人,经不住夸,几杯小酒一下肚,再夸他这么几句,他早就把自己姓啥都忘了,啥事都敢夸下海口,天上地下,就没有他老毕不敢做的事情!
  他说,当年他师父到底是做啥的?这个他确实不知道,也不敢瞎编乱造,他没事时,也再琢磨,自己那个疯疯癫癫,神神叨叨的师父,到底是干啥的呢?
  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师父应该是个盗墓贼,经常装成打把式卖艺的,耍着猴子,溜街串巷,更是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跟老头聊天论古,寥寥几句,就了解了当地有没有出过王侯,那古墓大概在什么地方。
  他师父行动很快,寻找到地方后,基本上当天就动手,几个小时就挖出来墓道,然后带着他下去,该拿的就拿,不该拿的就放回去,但是贼不走空,好歹都会拿一点儿东西。

  后来,他发现有些不对劲了,他师父不仅仅会盗墓,还会“憋”宝贝。
  日期:2015-07-06 01:13:00
  有一年,他跟着师父去保定,保定人爱吃驴肉,什么驴肉、驴肝、驴肉火烧,那杀驴的摊子也多,卤好的驴肉夹在酥脆的烧饼里,肥美脆酥,别提多好吃啦!
  那一次,师父带着他,在保定一家老店吃了几个驴肉火烧,开始赞不绝口,后来就皱起了眉头,开始和店家套近乎,又问他,这驴肉是从哪里买来的,味道怎么这么好?
  那人得意地说,他的驴肉火烧啊,在保定城里可是出了名的,正正经经的第一家,这是祖辈们传下来的老店,乾隆皇帝都来吃过!后来他接收后,还是按着古方做的火烧,所以这味道才能肉烂饼酥,让人回味无穷!
  不过这个他也不贪功,驴肉火烧这玩意儿,第一就是驴肉要好。驴肉要细,要鲜,嚼起来劲道儿,再夹在酥麻爽脆的火烧里,吃起来才好吃!
  他的火烧秘方,首先是火烧做的好,脆生,香酥,最主要的还是驴肉好。这驴肉是从定兴县专门订的,这家姓李,祖祖辈辈杀驴,称为李一刀,也有人背后叫他驴一刀!
  这李一刀家世代杀驴,杀业太多,所以家畜不旺,几代都是单传,轮到这驴一刀,那更是要命,今年都四十好几了,硬是没怀上个一男二女的,让他愁得半夜直哭。
  师父听他这么一说,当时就问了李一刀的地址,带着老毕(当年还是小毕)去定兴县,要找李一刀。
  李一刀家在一个破败的小村子里。这个小村子有一个特点,就是旱。村口有一个大池塘,早就干涸了,河底都裂开了大口子。门头的水渠也早就见底了,庄稼地都蔫不拉几的,歪歪斜斜地站在地里。

  说是找李一刀家,可是他却不急不慢的,在村子里游游荡荡的,见了放羊的老头,就递烟,还要聊几句,问老人家收成可好,问这好大的一口池塘,怎么就干涸了?
  那老头一个人在地头放羊,寂寞得很,这时候就跟我师父说,这口湖嘛,其实是拒马河的支脉在这儿打了个湾,形成的一个大水潭。以前嘛,这里不光有水,还是活水,清凉凉的,他小时候最喜欢在这里洗澡、摸鱼,后来嘛,不知道咋回事,突然水脉就断了,水没了,庄稼也不行了,跟人一样,没了精气神,只能慢慢等死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