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山西临县黄河挖出三层楼大龟(据说惊动了J方)》
第50节作者:
天气太热啦 师父又问起驴一刀,老头子一脸不屑,又羡慕又嫉妒,说他嘛,不就是个屠夫嘛!这屠夫能有啥大出息?不过这驴入的也是发了邪财,眼看着这水脉断了,种庄稼的都不行了,庄稼都养不活,他却把驴给养好啦!那驴,个顶个,一个个活蹦乱跳,赛过骡子,也不知道这驴入的是用啥喂的!
师父又跟他说了几句,拉着我去了驴一刀家。
驴一刀家乱糟糟的,前院搭了一个肉棚子卖肉,挂着几扇驴肉,后院修了个大驴槽,养了十几头驴子,那些驴子已经见怪不怪,还在悠闲地吃草。
师父把这些看在眼里,上去就跟驴一刀说,他是保定一家大酒楼的采购,酒店接了一个婚宴,那边指定要吃全驴宴,所以专程赶过来紧急订购三头驴子。
订婚宴的那家人,嘴特别刁,还要求驴子必须是先杀,活吃,所以需要李一刀这边连夜赶过去三头驴子,然后在那边歇一夜,第二天早晨还得麻烦他操刀杀驴。
见驴一刀还在犹豫,师父啪一下数出来几张大票子,说这是定钱,让他放心,他知道行情,一定不会让他吃亏!
驴一刀收了钱,就叫了媳妇出来,从驴槽里牵出来三头驴子,就准备跟着师父走。
师父却说,先不急,他还要在这边采购一些东西,让他们先赶着驴子走,他们腿脚快,没多久就能赶过去。
待驴一刀走远了,天色也黑了,师父给我递了个眼色,率先翻过墙头,直奔那驴圈而去。
到了驴圈,他左右看了看,然后指着一个地方,让我用铁锨一直往下挖。他自己在旁边架起了一口大铁锅,点了一堆柴禾,烧了一大锅开水。
那驴圈里很潮湿,底下全是稀泥,臊气冲天,倒是挺好挖。挖了半天,挖了差不多一米深,就听见铁锨哐当一声响,像是碰到了什么东西,接着那地下猛然传来一阵震动,土块纷纷往下掉,像是底下埋着什么大物件,就要爬出来了。
师父在旁边看着,不慌不忙,叫我一起,两个人端起那口大铁锅,朝着那大土坑里就倒了下去。
那土坑下猛然一震,嘶嘶作响,像是什么东西在底下拼命挣扎,把驴圈下的泥全都搅合开了,驴子们都惊得四处逃窜,不敢靠近。
大约过了一根烟的时间,那动静才慢慢过去,师父才走过去,跪在地上,扒开土层,就闻到一股强烈的鱼腥味,伴着一股开水烫猪毛的味道。
等那稀泥扒开,就发现那底下是一个足足有水缸那么大的螃蟹,那螃蟹钳子就有拳头大!那螃蟹盖通红通红的,已经被刚才那一大锅开水给活活烫死啦!
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那只老螃蟹掏出来,师父用一个大号扳手揭开蟹壳,翻转过来,掏空蟹肉,从里面弄出来了一个巴掌大小的佛像,捡在了手里,说这次可算是没白折腾!
日期:2015-07-06 01:14:00
我也开了眼,凑过去看看,那玩意儿是灰白色的,似玉非玉,似石非石,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佛像,佛祖盘坐在地上,有鼻子有眼,有姿态有神韵,背后佛光袅袅,真像是西方极乐世界。
师父得意洋洋地给我解释,他当时在保定吃驴肉时,就觉得这驴肉味道不对劲,不仅没有驴肉惯有的腥臊味,反而有一种淡淡的腥味,像是海鲜味。
这味道肯定不会是驴身上的,肯定就和驴生长的环境有关。
那个村子里的池塘突然断流,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的,那一定是水里的东西走了,断了水脉所致。
到了李一刀家后,他就发现,其他的东西都没啥特别的,就是那个驴槽比较特别,又腥又臭, 但是那些驴子还活得好好的,他就知道了,这底下一定藏着一只几百年的老螃蟹!
这螃蟹呀,有一个特点,最喜欢驴尿、马尿,所以在沿海有些地方,要捉螃蟹,就弄一根麻绳,扔在驴圈里,蘸满驴尿,扔在沙滩上,第二天去捡吧,上面准保爬满了螃蟹。
我就问他,这螃蟹身上的佛像是咋回事?
师父就笑我没文化,没读过鲁迅的书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过这个事情!这螃蟹啊,里面都有一个蟹和尚,看起来像是个人形,就是螃蟹的宝!
这只螃蟹年头久了,已经开始修炼了,所以蟹和尚也修成了佛像,那玩意儿可是个好东西,不仅百毒不侵,还能祛热毒,拔毒疮,这玩意儿戴在身上,那水里的毒蛇、大鱼都不敢靠近你!
他讲完这一段,老师傅能从院子里烫死老螃蟹,进而憋宝,非常传奇,把我们听得眼睛都直了。
我感慨着:“毕老师,这么看,你师父应该是一个职业找宝贝的!”
老毕也嘿嘿一笑,说:“看起来还真是这样!”
我忍不住又挤兑他:“毕老师啊,你师父那么厉害,你为啥啥本事都没学到啊!”
老毕嘴硬,说:“我咋没学到啦?!老子学到的东西多了!那啥玩意寻龙点穴,摸金脉,寻玉门,采银矿……我统统没有学会!”
我哈哈大笑:“原来是没有学会啊!我还以为你已经出师了呢,原来啥也没学会啊!”
老毕被我一激,憋得脸通红,说:“谁说我啥都不会啦,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我师父成天念叨着,好歹也学习了点儿!”
莫托眼睛亮了,问:“毕叔,你就跟俺们说说呗,都学到啥好本事啦!”
老毕支支吾吾地说,以前师父念叨过几句玉,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自古君子爱玉,又有啥“金银有价玉无价”,所以玉器的价钱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寻找玉矿也成为了一门学问。
据我师父说,这玉跟花草树木一样,也都是“长”出来的,这玉是从山石流水中生长出来的。不仅如此,这玉刚长出来时,并不硬,反而像棉絮一样柔软,后来才渐渐变硬,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也因为玉的这个习性,所以在玉的出生地根本采集不到,只能凭借机缘,在山水中寻找出生后的美玉,非常神秘。
这美玉喜阴,尤其喜欢美女,据说处丨女丨的纯阴之体可以吸引美玉,所以在清朝时期,负责采集和阗美玉的官员,都是派七八个美女裸身下水,派成一排,一起往前走,在溪水中用脚掌寻找河底的美玉。
只要有美女捡到一块美玉,旁边监督的官员就会敲一下铜锣,意思是这块玉已经获得了,感谢玉神的赏赐。
我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很有意思,说:“吆喝,没想到古人是用美女采美女,这个还挺好玩的呢!不过,她们是在哪里采玉呢?大江大河哪里都行吗?”
老毕傲然说:“那哪能啊,这里面可有大学问!这玉也分好多种,什么和田玉、羊脂玉了、寿山石啦!”
他说,要找玉石,要先在溪水里、山上、水线里找。
首先在溪水里找,只要能找到田黄石的鹅卵石,那么顺着溪水往上走,那溪水发源地的大山上肯定就有玉石矿。
其次就是在山上找,由于风吹日晒,暴雨冲刷,好多岩石崩碎,会散落一些破碎的玉石,只要发现这样的玉石,在附近的山上仔细寻找,可以找到一条矿脉,只要顺着矿脉挖,就能挖出来大玉矿。
最后,就是通过水线寻找,行话说“无水者必无石”,这玉石是由于地下的熔岩爆发,充满了岩石裂缝,后来随着地壳变动凝结成的。这些岩石裂缝虽然给填充了,但是多少还会有一些缝隙,地下水就通过这些缝隙流了出来,这就是玉脉的脉眼。
他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没啥用,我们又不懂玉脉,又不懂玉线,跟我们说,岂不是白说。
这时候,我猛然想起,在森林里遇到的那个白袍少年,正好问问老毕,那个人的底细。
我就问他:“毕老师,咱们上次遇到的那个白袍少年,你还记得不?”
莫托也兴奋了,一脸的崇拜:“对,那个白袍小哥,当时那家伙,嗷嗷猛啊!”
老毕没有说话,只是含含糊糊答应了一声。
我问他:“毕老师,那小伙子到底是啥来头,你给俺们说说呗!”
老毕含含糊糊地说:“关于那个小伙子吧,倒不是我不愿意跟你们说……”
莫托急了:“那是为啥呢?”
老毕说了实话:“这个,这个……主要吧,我对他也不大了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