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真相:孔子及其弟子们以及很多中国成语的内幕》
第60节

作者: gongqi20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1-30 12:57:46
  【9.21】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评论颜渊,说:“可惜啊!我看见他前进,从未看见他停止。”
  【真相】
  本章还是孔老师夸颜回,说他只前进不停止。当然,孔老师的说法是虚说,是指颜回在学习方面只前进不停止,不是说他一天24小时像上满了发条似的一根筋走起路来没完没了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黄河心不死。
  那么,孔老师为什么还要感叹可惜呢?这需要知道一个背景,就是这时颜回已经死了。孔老师的可惜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颜回,另一方面是为自己。为颜回可惜是说颜回不想停止学习,但是死亡让他不得不停止。为自己可惜是说这么好学的学生死了,干肉少一份不说,孔大的升官率受到不利影响也不说,关键是最好的三好学生榜样没有了。
  也许有人要问,颜回是德育系的,有那么多东西让他只前进不停止地学习吗?要说理论知识,也就那么几条,的确没什么好学的。孔老师是指修养自身践行这几条,这就没谱了,学一天也是学,学一辈子也是学。
  那么颜回这个榜样对孔老师真有那么重要吗?这个当过老师的都知道,下面的学生如果一天到晚只知道学习,那么就不会琢磨别的事,比如早恋啦、赌博啦、吸丨毒丨啦、革命啦、维权啦、投诉啦,这些麻烦事就没有了。孔老师身为孔大校长,当然希望颜回这样的学生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影响其他学生,孔大也才能和谐。
  日期:2012-12-02 21:34:44
  【9.22】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
  孔子说:“出苗而不开花的有啊,开花而不结实的有啊。”

  【真相】
  本章孔老师给大家讲谷子的故事。我们知道春秋时没有植物学,后面我们还会知道圣人对于农业也不太懂而且有抵触情绪(“吾不如老农”),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大家也就不要认真,孔老师不过是比喻而已。
  “苗”大家都知道,“秀”是谷子抽穗开花,“实”就是结出果实。所以孔老师的话翻译成当代汉语就是:出苗而不开花的有木有?开花而不结实的有木有?孔老师当然希望大家说有,这种事你也很难证明它没有,就是证明了现在没有也没法证明孔老师那阵子没有。所以我们就不抬杠了,就算有吧。
  当然,孔老师是在打比方。不过比什么呢?比学习?那么学到什么程度算“苗”呢?再到什么时候算“秀”呢?毕业后当官算“实”?不清楚。马虎一点吧,就说学习三阶段吧:“苗”、“秀”、“实”。那么可以理解为有人折在第一阶段,有人折在第二阶段。就好比学车本,有人理论考试折了,有人路考折了。
  怎么就折了呢?可能是主观原因,不想学了,比如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人家退学去发财了。也可能是客观原因,想学但没法学了,比如颜回,学着学着过劳死了。
  日期:2012-12-03 13:15:40
  【9.23】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后生可畏,怎么知道未来不如现今呢?四十、五十还没有名声,这样的也不足以畏惧了。”
  【真相】
  本章的内容,前人大多以为是励志,我以为也可能是酒后真言。如果说是励志,那么就是励志里的恐吓手段。如果说是真言,那么谈的是同行竞争的残酷。告诉你残酷的现实也有恐吓你励志的作用,所以就不必争论到底是励志还是真言了。
  后生可畏,现在是成语,直译是年轻人可怕。为什么可怕呢?因为年轻的会在竞争中战胜年老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体力肯定是与年龄有关的,比如没有听说过70岁人会在拳击比赛中战胜20岁的人。中国武术里不是这样?那是传说啊,哪位真见过?智力与年龄的关系好像不这么明显,但其实也一定是有关系的。至于成就当然更是年轻的有优势了,因为起码还有未来多少年可以努力,所以“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但是,四十、五十就不可怕了,如果他目前还不厉害的话。为什么呢?古人平均寿命比较低,四十五十就是高寿了,也就是离死不远了,没多少时间学到超级武功了,从不厉害变成厉害的概率也很小了,所以也就不必怕他了。这话对于四十五十的很残酷,但却是真实的。有人说,四十五十的可能自己不厉害但是他的社会关系厉害,所以也可怕。这话不对,如果他的社会关系厉害,那么在关系社会里他也就厉害了;而他现在还“无闻”,说明他还是不厉害,他的社会关系也还是不厉害。

  孔老师的这一套理论,现在在官场里很流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