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江源之——金雪漫舞(东北胡子与抗联的传奇)》
第53节作者:
棒槌鸟456
佐汉老家的奉天(沈阳)的,父亲是有名的骨科圣手张涵道,早年给大帅张作霖治过伤,深的张大帅赞誉。张大帅说张涵道治病不疼,还认他了个一家子。这治骨不疼倒是确有其事,有一年冬天,张大夫救过一个快冻死街头的老蒙古,这个蒙古老人来奉天城找闺女,女婿家搬走了,钱也花光了。蒙古老人临走时,传了一套捋骨法,这个绝技,据说现在内蒙古还有传人。它的神奇之处现在也无法解释,可能和意念或者气功有关。有那种粉碎性骨折的,手术都很难痊愈,可是会捋骨的蒙医,用点草药涂了,再用手在骨折部位捋来捋去。每天几次,十天八天就接好了,拍个片子一看,碎骨都复位了,真是神奇。张涵道就凭着这一手,享誉奉天城,也坐起了个喏大家业。
令张涵道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偏偏他这个宝贝儿子,就是不爱着家。给他讲的医道,他也是左耳朵听了右耳朵冒,一逼急眼了,就给你来个好几天不回家。气得张大夫有人时骂儿子,无人时骂自己——做了什么丧天害理的事儿了,摊上这么一个混蛋儿子。直到张佐汉有天回来,说自己现在被聘为《大同报》记者了,张大夫才稍微给了点儿好脸色。
好脸色没几天,爷俩就又闹翻盖子了。原因是儿子要去临江,还说是建报馆当主任什么的,老头子不同意。张大夫说那临江老远了,虽然没去过,也知道那是个兔子不拉屎的破县城。还听说匪患横行,让他老实儿在家待着,说好的那房媳妇再有几个月就要过门了,哪儿也不兴去。佐汉的娘也跟着苦口婆心的劝,说哪怕圆了房,有个大孙子再去也行,后来都说地抹眼擦泪儿的了。张佐汉那时已经参加***好几年了,接到这个任务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所以他表面上答应了。没过一个月,通过关系和白金明接上头的张佐汉,偷偷的只身一人来了临江。
日期:2013-08-22 00:44:48.0
这两天佐汉一直没有出门,早上忙完那点报纸,就回到楼上,烤着火炉想心事。好多事赶在一起了,这让他有点拿不定主意了。鬼子正在调查反日标语事件,据说有特务向武田报告说,怀疑是外来的有文化的人干的,还列有名单。幸好武田为了拉拢人心,对各界人士特别客气,听白金明说佐汉是同学,又是新京的驻站记者,就把他划掉了。再就是,白金明和他说起父亲逼婚的事,还透露了点菊儿的意思,有点让佐汉不知所措。还有更闹心的:由于日伪的重兵绞杀,南满各地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大多都相继失败了,自卫军为了缩小目标,也都分化成许多小部队。面对这个严峻的形势,任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的杨靖宇决定,亲自带人过来组建南满抗日游击队,让张佐汉马上着手收集掌握零散抗日组织的各类情报。这三件事,特别是最后一件,让佐汉两天没有好好吃饭睡觉了。下午快四点了,有人在楼下和张嫂说话,不一会儿,张嫂就张先生张先生地喊他,然后就听见有人上楼来了。
他开门一看,菊儿光着头,也没围围巾,小脸冻得通红的站在木楼梯上面,手里还拎着个黑漆的食盒。佐汉一看,心里也不由的动了一下,他赶紧把菊儿让进屋里,让她坐在火炉跟前自己刚才坐的椅子上,自己坐在床边。当时这个地区没有人睡床的,因为张嫂家开杂货铺时,一家人都住在楼下,楼上不住人,所以没有火炕。佐汉来了,就搭了个板铺,生了个火炉子,倒也不冷。
因为白金明说过那话,佐汉倒不好意思张口了,反倒是菊儿大大方方的先说话了。“佐汉,恁这两天怎么没去鸿宾楼啊?俺哥说让俺过来看看,恁是不是哪儿不禹卓(不舒服)?”说罢还侧过身来,仔细打量起张佐汉来。
看见菊儿的一双秀眼直看着自己,佐汉像偷吃的小孩子被人抓住了手脖一样,脸一下子红了。“没有、没有不舒服啊。啊,不是,是,有点冻着了。”
菊儿哈哈笑了,她很喜欢这个比自己大几岁却比自己还害羞的男人。看见佐汉语无伦次的样子,菊儿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站起来说:“佐汉,这是俺哥让俺给恁做的,还热乎,恁先吃了,俺就回去了,饭口了,忙。”其实是菊儿自己做的,白金明哪里知道。
佐汉说:“那、那行,我送你,天快黑了,不安全。”
“嗯。”菊儿轻轻的嗯了一声,就往外走了,佐汉赶紧抓起大衣和围脖追了出去。
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只有踩着积雪的“咯吱咯吱”的声音,快到鸿宾楼了,菊儿说:“恁回去吧,别人看见了不好。”佐汉站下了,走了十几步的菊儿,突然回头说了一句:“咱俩的事,恁和俺哥说说吧。”然后就飞快的跑起来,一直跑进了鸿宾楼。
佐汉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了,他也感觉有点喜欢这个大大方方的女子了。这算是爱情吗?佐汉一边想着,慢慢的往回走了。
日期:2013-08-23 02:00:33.0
回到小楼上,张佐汉打开食盒,把饭菜都端出来放到桌子上。一个木须肉,一个尖椒干豆腐,还有一碗饭,还都热乎着呢。拿筷子的时候,佐汉看见下面折放着一张纸,打开来看,上面写着:佐汉大哥,俺爹非要逼着俺成亲,俺不愿嫁给旁人。俺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俺不后悔,就算跟你上刀山下油锅,俺也愿意,你娶了俺吧。佐汉看完,愣怔了半天,一股柔柔的东西慢慢的从他心底升腾起来,这是个多么直率多情的女子啊!她是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呢?佐汉吃着饭菜,最后肯定了这个答案。
第二天,佐汉到鸿宾楼,和白金明说了,他想娶菊儿。白金明也很高兴,俩人唠了很久,张佐汉才回去。白金明心里有一点点的担忧,他知道,他和佐汉工作的危险性,但是想起当年汪寿华说过的一句话:咱们***人更要娶妻生子,那样,革命事业才能后继有人。想到这里,白金明又释然了,他觉得菊儿也能是一个优秀的革命者。
佐汉按着他和白金明商量好的,置办了提亲的一应礼品,可是他初来乍到的,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媒婆。正好楼下的张嫂问他,买这么些礼品嘎哈用,佐汉一下子有主意了,就央求张嫂。张嫂是个爽快人儿,满口答应下来,还直夸佐汉有福气,说一看就知道菊儿是个干净利索还贤惠的人,说的佐汉脸通红的。
找人看了日子,佐汉打扮的利利整整,张嫂也换了身新衣服,雇人抬了礼品,一帮人就上白家提亲来了。白金明早就知道了,在家等着呢,菊儿也特意在酒楼没回来。听见敲门,白金明赶紧出来开了门,把大家让进里屋。坐下来,上了茶水,相互寒暄了几句,张嫂一看白家父母还都挺高兴的,就说明了来意。白大爷没表态,故意多问了一些佐汉家里的情况。原来,白金明回家一说,白大爷说好,可是白大娘不太同意,一是她没见过佐汉,二是她嫌不是本地人,不知道男方家庭怎么样,当娘的更怕闺女嫁错了吃苦遭罪。现在白大爷一问,就是替老伴问的。看见佐汉文质彬彬的,一脸的老实像,又听说他爹是开大医馆的,白大娘放心了。脸上都要笑出花来了,一个劲给白大爷递眼色,意思快应下了吧。在张嫂又一次提起的时候,白大爷答应了,白金明一看,赶紧安排人去酒楼端菜。不一会儿,酒菜齐备,大家都安排了就坐,高高兴兴的气氛里,这顿饭足足吃了两个时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