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
第25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7-06 09:55:00
  一块蹊跷的木牌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十九日,柴荣在弥留之际,他接连做了三件事情,用来巩固自己儿子的权力。
  第一件事,册封皇后,提高外戚苻氏一族的地位。
  第二件事,选择了三位名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当作自己的托孤大臣。
  第三件事,重组皇家禁军班底,彻底砍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在没有任何的征兆下,柴荣就进行了一次“政治大洗牌”,他接连罢免了自己的禁军首领,并把他们轰出了朝廷,直接外放到地方去了。

  这一下子,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了,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在自己即将病逝的危急时刻,正需要这些皇亲国戚稳定朝局的时候,柴荣把他的这些本家亲戚都轰走了,反而决定重用外人了。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一个莫名其妙的木条,以及上面一句危言耸听的话。这句话就是:“点检做天子。”
  根据史料记载,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旧五代史》中。不过,上面的记录并不全面。
  帝之北征也,凡供军之物,皆令自京递送行在。一日,忽于地中得一木,长二三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题云:“点检做”,观者莫测何物也。
  ——《旧五代史.世宗纪六》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柴荣在北征期间,但凡是军用物资,他都要一一过目。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块长两三尺的木板,形状就像是一个人在举什么东西,上面还写了一堆鬼画符。除了“点检做”这三个字外,没有一个人能够读懂这些意思。
  最后,就是这么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等到了《宋史》里,却被赋予了一套更加完善的“注解”。
  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做天子”,异之。
  ——《宋史.太祖本纪》
  就是说:柴荣在班师回朝途中,在批阅四方送来的奏折时,突然发现了一个锦囊。它里面放着一个三尺木牌,上面赫然写着“点检做天子”五个大字。结果呢,柴荣大惊失色,他决定防患于未然,立刻罢免了“殿前都点检”的官职。

  这里多说一句,单凭这么一句话,柴荣就能这样大动肝火,非要罢免国家高级干部吗?
  能!因为这句话,它不是一般的话,而是一句极其要命的谶语。
  谶,指的是上天的警示,先前的预言。所谓谶语,即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即成语“一语成谶”是也。
  当然了,如果放在现在,咱们一听到“谶语”,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骗子、迷信。然而,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里,黎民百姓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们对此坚信不疑。
  远的不说,秦朝时期那两句“亡秦者胡也”和“始帝死而地分”的谶语,不就给秦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吗?

  前一句,直接促成了劳民伤财的万里长城的诞生;后一句,更是让传播的数万百姓,全部人头落地。
  谶语的威力,确实不容小觑。
  书归正传,在这条谶语中,这个躺着也中枪,无辜被贬的殿前都点检,他是谁呢?
  这个倒霉蛋叫张永德。
  那么,谁那么缺德,干出这种栽赃陷害的事情,非要坑害殿前都点检呢?
  这个人,他的名字叫做:李重进。
  日期:2015-07-07 16:49:49

  为了把这件事情讲明白,咱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遥想当年,在周太祖郭威登基称帝的时候,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殿前都点检”一职,只有一个“侍卫亲军司”。这个官职负责掌管全国的禁军,且郭威就是这支部队的最高司令。
  换句话说,郭威掌管着全国的军队,他要是想造反的话,还不是轻而易举?
  后来,等郭威黄袍加身后,他一琢磨,这件事情不对呀!要是手下也效仿自己,也拥兵自重后造反,自己岂不是赔死?
  于是,郭威凭空创造出了一个“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让他与“侍卫亲军司”分享军权。他把皇家禁军一分为二,两者互不统属,全都听命于皇帝,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难题。
  那么,让谁来担任这两个职务,共同管理皇家禁军呢?
  这两人,就是张永德与李重进。
  当然了,郭威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人,是因为他们最合适。从履历上看,这两人年龄相仿,资历相当;从亲缘上看,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因此,他们简直就是绝配!
  然而,郭威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本应该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人,却彻底变成了两条“疯狗”,一见面就咬,且非要拼一个鱼死网破!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是李重进的问题。
  咱们前面讲过他,他是一个五代十国“标准”的军人,除了嗜杀成性、出口成“脏”外,由于没有当上皇帝,李重进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因此,他对上司柴荣都没有好脸,何况还是一个平级的官员。
  与李重进相反的是,张永德给人的感觉是: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实人。不管是什么时候,张永德都沉默寡言。他不擅长与人争辩,即使受了委屈,背了一个大黑锅,也只是默默地忍受。
  因此,在所有人的眼中,李重进是一个“坏人”,而张永德是一个“好人”。
  殊不知,在史料的记载中,这个“坏人”,他没有那么地卑鄙无耻、不可救药;而那个“好人”,他也不是那么地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根据史料记载,只要一有机会,张永德就要诬陷李重进“谋反”,他就跟一只苍蝇一样,天天在柴荣的耳边“嗡嗡”地叫,且一直没完。
  张永德诬陷得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显德三年(956年)十一月,他居然派使者携带“证据”进京,直接说李重进有“奸情”,他准备谋反了。
  张永德的这番言论,不仅让朝野震惊,还把李重进吓得够呛。后来,由于这些“证据”基本上属于诬告,所以到了最后,周世宗采用了一种冷处理的方式,即:不相信、不决策、不理睬。

  总之一句话:我不追究,也不相信,你们都别闹事,踏踏实实地好好干。
  根据《宋史》记载,在得知张永德诬告自己后,李重进的反应,就有点让人瞠目结舌了。
  原来,得知自己被诬告后,李重进二话不说,立刻单人独骑地冲到了张永德的军营里。当然了,人家不是去报仇,而是去和张永德把酒言欢、互相倾诉去了。他们你一碗我一碗,整整喝了三天三夜。
  最后,李重进情深意切地对张永德说道:“你我都是朝廷重臣,且都手握重兵,理应团结起来,为皇帝服务,为什么要兄弟阋于墙,天天这么窝里斗呢?”

  听完这番话后,张永德惭愧地低头无语,随后他们冰释前嫌,抛开了所有的成见,继续称兄道弟了。
  可见,从这件事情上看,李重进虽然不招人待见,但他也绝对是一个光明磊落的男子汉。他实在犯不着干一些鸡鸣狗盗之事,整一块破木板,暗箭伤人。
  因此,历史上写这块“点检做天子”的人,到底是不是李重进,值得商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