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鬼话》
第25节

作者: 青蛙博士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09 16:19:00
  第八篇  临沮公园的灵异事件
  这是听来的故事。
  那天朋友家儿子结婚,我去赶情,与我多年未见的王老师坐在一席。他家在农村,去年退休后在城里买了房,一家人都搬到城里来住了。我主动站起来给王老师酌酒,席间,他向我讲了这个故事。
  王老师住到城里后,没事就到处转转,当转到临沮公园时,看到有人在打太极拳。他也寻一静处,努力放松自己,做一个深呼吸后,开始打太极拳了。他摆开架式,慢呼细吸,伸展两臂,舒展开来,动作和顺轻灵,刚柔内含,轻沉自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最后合腿收臂,细纳轻吐,收功挺立。他的一招一式,那么娴熟曼妙。这太极拳,他还是在农村老家教书时,待晚上清静的时候,在学校操场上打了五年时间,且日宜精进。当他收功走在人行大道上时,回头望这顺沮河而建的临沮公园,发现了这美丽的公园,才是打太极拳的好地方。

  从此以后,王老师就天天来临沮公园练习打太极拳。
  有一次,王老师正在公园打太极拳,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人在跟着学他的招式。凭他打太极的资历,他感觉到那人虽然是学着他的一招一式,但那人还是很有功底,一招一式都学得很精到,阳刚动分,阴柔静合,不是普通的跟学者。王老师打完套路,收功后走到那人面前,只见那人五十岁左右,精瘦结实。
  “多谢老师教导。”
  那人见了王老师,冲王老师一笑,抱拳说道。
  “哪里哪里,我看你也不是初学太极。你的拳法刚柔相济,老道精致,很有功底了,为什么还学我一招一式?”王老师问。
  那人说:“我虽早年学过太极,但至今一点未破,终不及四两拔千斤之力。”
  王老师说:“四两拔千斤,并非真力而为,而是借力打力,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柔弱胜刚强之举。你数年功底,不能运化,都是人为没有开悟,至使舍己从人,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在你练习打太极时,要默识揣摩,丹田内转,渐至从心所欲,才能融会贯通,自有四两拔千斤之力。即也由招熟而渐悟,运动作势,纯任自然。”
  那人茅塞顿开,连连抱拳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师教我,我一定谨记。”
  王老师说:“我要回家了,你自己练着吧。”

  那人抱拳说:“老师慢走。”
  王老师走上人行大道,看那人还在继续按照他的招式练习打太极拳。
  后来,那个人就天天跟着王老师一起打太极拳,渐渐地,王老师知道了他叫骒峰,曾经在南正街做生意,现在闲着没事了,就在公园打打太极,一来可以解闷销愁,二来可以强身健体。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他的太极拳日见精湛,已深领其妙。突然有一天,他们打完太极拳后,骒峰拿出一只精巧的鼻烟壶送给王老师说:“这是用蓝田玉精雕而成的祖传鼻烟壶,我已珍藏了73年,现在我送给你,以谢老师知遇之恩。”

  王老师一看那鼻烟壶非同常物,还略懂一点,如果真是蓝田玉雕成的鼻烟壶,起码开价300万元人民币,而且年代越久远越值钱。去年美国春季拍卖会上,一只明代鼻烟壶最高拍价3000万美元。于是我也没接,就对他说:“我们缘份相遇,互磋太极神功,你我皆有知遇之恩,各取所长,自我精进,就不必这样了。”
  骒峰说:“你就收下吧,反正我也用不着了,若有丢失,当会悔之无限。”
  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王老师接过来看了,确实是一只十分珍贵的宝贝。
  猛然,王老师想到他说已经珍藏了73年,就又问他:“你才50挂零,怎么就说你珍藏它73年了呢?”
  “实话告诉你吧,我不是人。在79年那年,我就是一名孤魂野鬼,在这里已经游荡43年了。生前我练习打过太极拳,就是不怎么精道。平时我也经常在这里练习,也学着别人的招式,可是毫无进取。自从见到老师的拳功,出招如行云挥洒,运气如流水飘逸,我就跟着揣摩学习,才使我不断长进。今日我能行运自如,皆为老师循循善诱,让我懂其精妙。老师你别怕我,我虽为鬼,但为人变幻,即通人性,也懂礼节。”骒峰突然这么说。

  王老师听了,指着他问:“你真的是鬼?”
  “是的,我不想瞒你。”骒峰说完,就在王老师眼前突然消失了。
  王老师大惊而悚,显些晕倒,骒峰又突然出现扶住了他。
  “老师你别惊慌啊!”骒峰十分友善地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