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稍微缓过神来,就狠劲推开了骒峰,把那个鼻烟壶甩在了地上,转身向人行大道上跑去。晚上回到家里,王老师感觉到自己衣袋里装了什么东西,伸手一掏,就是那只鼻烟壶。自己明明甩在地上了,怎么会装进衣袋里呢?他大着胆子拿在手里,找来放大镜仔细地瞧,玉质翠绿,色彩斑斓,真真切切地是用蓝田彩玉精雕而成,是只宝贝啊!王老师感叹,只可惜骒峰不是人,他送我这么珍贵的鼻烟壶,想必并无恶意。王老师这样想了,就小心收藏起来,明天再去公园,见到他时,就一定要把这只鼻烟壶还给他。
王老师不想贪这笔财富。
日期:2014-07-09 16:45:00
这些事王老师都没有向他老伴说,到了第二天,他又早早地去临沮公园,远远地就看到骒峰又在那里打太极拳。王老师有点心虚了,不敢向前迈步。可是,骒峰收功喊了他,见他未动,就又跑去拉他说:“老师,你别怕我,我对人并无恶意。我在这里打太极很久了,并没有吓过什么人。你把我就当人看待,我也只是像你一样常在这里打太极拳,只要你不对外人说,别人还会把我们当成朋友呢。我愿意和你做朋友。”
王老师看他真诚纯扑,善良厚道,也就放松了自己,和他一起又到老地方打太极拳去了。王老师再三要求要把那只鼻烟壶还给他,他怎么说也不要:“我自愿送你的,你就安心收下吧,也是我们朋友一场。”
暗地里,王老师到派出所查了当年的户藉,确实查到了其人:骒峰,生于1929年3月,死于1979年8月,享年50周岁。什么原因英年早逝的呢?根据户藉资料,王老师找到了当年他的邻居老谢。老谢今年76岁了,精神却非常的好,他向王老师讲了骒峰这个人:“骒峰生前在南正街做小生意,当时还没开放,他就偷偷摆了摊,生意也做得灵活,赚了不少钱。79年,他得了肝病,听说是癌症,就死活不住院了。他心疼钱,后来死在家里。他活着的时候家里有一只祖传鼻烟壶,时常带在身边玩弄。听说他死后,他儿子就把那只鼻烟壶装进了棺材,和他一起埋了。”
“哦,是这样啊!那他儿子现在住哪?”王老师问。
“他有两个儿子,几年前都搬到外地了,具体在哪,我也不知道。”
王老师问:“您见过那只鼻烟壶吗?”
老谢呵呵一笑说:“怎么没见呢?那鼻烟壶可精巧,据说是明朝皇帝朱元章玩过的宝贝,是用地道的蓝田彩玉精雕而成。要是现在呀,可以卖个好价钱,一辈子也吃不完。”
老谢这样说。
日期:2014-07-09 16:51:00
王老师辞别了老谢,他走在路上,从衣袋里又掏出那只鼻烟壶,玩在掌中,心里想到,这是横财啊!如果真是明朝皇帝朱元章玩过的宝贝,没说一辈子,就是三辈他就吃穿不愁了。
王老师照常去临沮公园打太极拳,骒峰也准时在那里等他,他们一起打太极,渐渐地,他们真的成了好朋友。忽然有一天,骒峰收功对王老师说:“以后我再也不能跟老师一起打太极拳了,真舍不得老师。”他说完,黯然神伤。
王老师问:“为什么?”
骒峰说:“我要走了,去很远的地方。”
王老师也十分留恋他了,说:“不走不行吗?”
骒峰说:“是的,一定要走。现在我就要向老师告别,请受学生一拜。”
骒峰说完,矯hong王老师三拜后,突然在王老师眼前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见到他了。
王老师讲到这里,端起酒杯喝一口酒后,问我说:“你说这事怪不怪,我看他明明就是人,怎么会是鬼呢?”
我又给王老师斟酒,说:“其实您碰到的,是一种灵异现象。”
王老师问我:“怎么说?”
我这样解释:“人的生命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肉体是一个实体,看得见摸得着;灵魂是用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但它也是物质的,是由精神和意识构成。人如果死亡,肉体就会成为空壳,最终完全消失。而人的灵魂却会永远存在,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根据研究试验,人的精神和意识是一种弱磁场,可以储存信息,具有逻辑行为能力。人死亡后,灵魂脱离了肉体,以磁场的形式继续存在,飘游在空间,在特定的场合,它可以还原人的形象。为什么你看到死了43年的骒峰,不知道的人以为他就是人,其实也很好解释。古代哲学有阴阳二元说,即是我们今天也有很高的哲学价值。阴阳对立统一,并彼此转换,阳极必阴,阴极必阳。人活着的时候,肉体是阳,灵魂是阴,一旦死去,肉体就消失为阴,灵魂聚积为阳,所以你见到的骒峰就是一个实体的人,并具备了人的行为能力。”
王老师说:“听你说得如此玄妙,细细想来,也有其道理。”
“其实灵异现象的研究,在国外早就盛行。目前国内也有了,不过还很玄乎,涉人不多。”我说完,又请王老师吃菜,又问:“您那只鼻烟壶带在身上吗?能不能借我一瞧?”
王老师摇着头说:“没带,没带。”
我说:“好想去见见那只宝贝。”
“好啊,吃了饭,我带你去我家里看。”王老师爽快地答应了。
酒足饭饱后,王老师真的带我去了他家,见到了那只鼻烟壶,大为惊呼,其玉色泽亮丽,精巧秀雅,实为宝物。
因此,我就记下了这段故事,其实也就是一种灵异现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