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者...祖父乱世中的一些离奇故事...》
第43节

作者: 月光徒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7-07 20:39:00
  “这不是武曌九鼎那么简单的,这已经被人改成座炼魄炉了。”钟叔突然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句话。
  我们几人听罢当即就一头雾水,不待我们开问,钟叔就对我们说到,这鼎可能就是武曌九鼎不过被人为的在这鼎上加了一个丹炉盖,炉盖上面刻满了引魄咒,已经把这鼎生生的改制成了一个独特的炼魄炉。
  我听罢不禁就郁闷了,国宝级的宝贝就这样被糟蹋了,这些乱七八糟的炼丹术士真是暴殄天物。
  钟叔顿了顿,又接着说到,你们单单知道这武曌九鼎是武则天制成用来彰显其皇权的,算是一件国宝级的古董,却不知道这武曌九鼎更是一件极具灵性的物件儿。据说这九鼎是李淳风一手督造的,当时还请教了袁天罡。这鼎内融有一块天外陨铁,铸造全过程均是采用昆仑山龙脉上的一股清泉,算是一铸成就饱含了天地灵气。制作这九鼎的炉渣残余都是各方术士铸造丹炉梦寐以求的好材料,因此这九鼎直接改制的丹炉就更加珍贵了。不过这么好的丹炉却用来炼制这些阴邪至极的丹药,料想这八成就是那邪道人贾真的杰作。

  钟叔说罢,又带着我们围着这石台四周把剩下那几个炉鼎查看了一番,只见每个鼎鼎身花纹图案不一,鼎的名字也如史书记载各不相同,但是鼎上都被加上了一样的炉盖,看来这九个鼎都被那贾真改成了炼丹炉。
  日期:2015-07-07 21:12:00
  钟叔看了看身边的巨鼎 ,又环视了一下四周之后说到,我们之前以为那连通这个洞穴的水下通道只是个墓道,现在想来那贾真却是别有用心。那几千死尸身体被封住只留着七窍也不仅仅只是为了给体内的蠕虫进出之用更是为了让死尸的魂魄能顺利从体内排出。而那水下的墓道和拱门肯定是用石墨所制而且应该还刻有引魄咒只是水下昏暗而且时间紧迫我也没有细看,这样那些死尸的魂魄从体内出来后,人魄就被引导着进入了我们现在的洞穴,这洞璧又刻有聚魄咒,因此那些人魄都被聚集到这洞中而无法散去,只有慢慢被这鼎上的引魄咒引进丹炉,从而被炼制成丹药。这贾真如此心狠歹毒,真是我们道门败类。

  日期:2015-07-07 22:11:00
  “拿人魄炼丹?”我当即就疑惑的问道。
  陈大宝听罢也接着说到:“老钟这有点玄了吧,这人的魂魄之说本来就是玄乎其玄的东西,拿人的魂魄来炼丹只怕那就更加是扯淡了,大侄子你别当真,这些都是些江湖术士玩的骗人把戏。”
  钟叔听陈大宝如此一说,当即就不开心了,脸色一沉眼看就要发作了。
  米林见状马上站出来解围,“陈叔,这人的魂魄是真有其事的,我爷爷以前也跟我说过,人的魄是主人生机寿命的,人的魂是主人思维灵性的,道家言三魂七魄皆全的人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丢魄的人体弱多病丧失生机,丢魂的人则失忆木讷甚至变成植物人。这魂魄是什么样子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好多古书医经上都是有记载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还有对人魄专门的形态描述,据说人死坠土,聚集成炭,这也就说明了人魄是可以化形的,不过是不是真有其事,我想多半也不会假到什么地方,因为不会所有古书医经都是胡乱杜撰的吧。”

  米林说罢,陈大宝就不做声了,钟叔到是眉开眼笑了,“是嘛,是嘛,好多事情没见过就不一定没有,老陈你还是要多多谦虚求学啊。”
  日期:2015-07-07 23:18:00
  我们又从倒地的一个炉鼎中扒拉出一些椭圆形弹丸,钟叔拿在手上仔细察看了一番,又拿到鼻前闻了闻,肯定的说到这就是聚魄丹,我也捡起其中一块,见这丹丸呈黄褐色,触手冰凉,质地却有点软,外观像是树脂塑料一般,突然就觉得这东西似曾相识,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对了,之前在堰水河农场的那只巨蛙体内就有一块类似的丹药,不过我们进山所处的地界,在这湘西与怀化交界处,虽然距离凤凰不远,但是少说也有个百八十里路,莫不是那巨蛙是从这大龙山迁徙过去的。如此想过却又觉得不靠谱,于是就顺手拾起一块放入包中,待到日后再做研究。

  “哎,这东西怎么看着像是松脂啊,这东西能吃吗?吃了能消化得了吗?再说这么大块的怎么吃啊,这也嚼不动啊。”陈大宝手上也拿着一块,不停的对着光线仔细察看。
  钟叔听罢跟我们解释到,松香树脂本就是炼制很多丹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还是老祖宗葛洪传下来的方子,据说可以包裹住丹内的灵气,先人也有言“千岁松胶制丹,意若得道者寿过松柏也”。不过我们手上的是废丹,这聚魄丹可不是这么好炼的,聚魄丹虽然是阴邪之物,但是吸收了天地人之精华,服用一粒可以加寿百年,这贾真之所以花费巨大精力把这九鼎都弄来做炉底,而且一下用这么多的人魄来炼丹就是想多炼出几颗聚魄丹。真丹应该通体透明形若蝉卵,我师傅说过天命自有造化,这东西吃了虽然可以延寿但是吃了这东西后人却并不叫人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