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风流》
第9节

作者: 浮虫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门都关了,弄住球!门市里的人都走的干干净净!嗯,你们咋知道检查哩,就跑了?”小光故意问漂亮媳妇。
  “不跟你说,跟你说了,叫你去告呢!”漂亮媳妇边嘻嘻笑着,眼瞅着小光,边说,“昨天医药局的小王专门来家说了,我和你哥就赶紧把门市里的货清干净了。医药局这些货,一会查,一会不查,弄的人不得安生。”

  嫂子说得很轻巧,像玩似的,不惊不诧。
  小光还是向“嫂子”投去了敬佩,这方面他姐夫没有漂亮媳妇做的好,医药局工商老去找事儿。
  那三个没说话的,是从老城来的,不是老乡。其中一个道:
  “叫我说,你们在市场上提心吊胆,还没有老董们安生,老董在老城,从来没人查到过。”看来这几个人和漂亮媳妇挺熟悉。
  “真是,我也说不去市场上,你哥非要去不可,老是提心吊胆的。”漂亮老板娘顺着那人的话说。

  其实她只是让对方听了顺耳,使对方认为她看重对方,说话随和。到药市开门市,能扩大影响,原来只是一部分老乡在他这儿弄货,去市场后,他又拉了几倍的客户。
  大超没接他们的话,只是听着,对于这些,他已不觉得奇怪了。
  “人家朱千青弄的也很美,用安阳票,以安阳医药公司名义卖货,没人管!”那三个人中不知是谁说了这句话,大概不知道千青是小光的姐夫,也没看小光一眼。
  小光也没接话。漂亮媳妇朝那人嗔怪地示了个眼色,那人可能感觉到了什么,也不再说了。
  老城的这两三个人是叫老黑代票的,他们嫌老黑的药贵,没在这儿买。漂亮媳妇开始说不代,原因是没有从她这里买药,她弄票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自己方便,收点手续费,是打点医药公司领导的。老城的几个人好说歹说,才以百分之十的票税成交。
  别人的事都办完了,挨着小光调货了,小光对漂亮媳妇说:“干脆一会儿连票也开了,就这一点货,下午送去算完!”漂亮媳妇怕小光再往深处说,向小光示了个眼色,不让他再往下边说,小光领会,便只看着漂亮媳妇开发货单。
  老城的三个人审视了漂亮媳妇给他们开的票,没发现啥毛病,便收起装进口袋,同漂亮媳妇告辞,苗条媳妇笑盈盈地直送出院子,说:“以后要货从咱这儿拿,票都不给你们加钱了!”那三个人应着说:“中,以后都到嫂子这儿拿货!”
  漂亮媳妇和 几个人说着往院里走,正好老黑从外边回来了,同三个人寒喧了几句,三个人这才同老黑夫妇分手回老城。
  送走老城的三个人, 老黑同媳妇回到院子,老黑说:“老李家叫拉走了十几万!”
  “ 真是?”媳妇惊诧。
  “老赵家门叫封了,今天是药监工商联合检查,阵势不小,来了好多人。”边说边回屋里。
  老城的三个人带着开好的发票回去后,都惊奇老黑的本事:医药公司的票都能弄来!随手拿出抽屉里前几天从西区医药公司调货的发票放在一块比较。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老黑的票和西区公司的票有差别。西区公司的字体大小一样,财务章是原子印的,而老黑的票的抬头,“西区”的“区”字,比其它字大一号,章子是手工雕刻,方知是老黑自己印制的发票。几个人有点胆寒,议论了一番,可又想票已开出来了,没法弄,想给老黑退了,又不好说透。后来想:就这样用,真是让查出来了,就说从老黑那儿开的,咱责任也不大。
  老黑夫妻俩进屋,大超、小光 、大龙三四个人见老黑回来都起身打招呼。老黑说:“你们去市场没有?好几家药都叫拉走了,见人都抓,见药车都扣,你们这几天可得小心点!”
  大龙小龙听得心里嗵嗵直跳,觉着自己被抓了似的,浑身的害怕。大超、小光边听边笑边插话。几个人正说着,听着门“哐”地开了,大家以为出啥事了,都向外瞅,老黑示意大家别出声,自己探出头,见是一个人提着一个药箱子,脸绷着进来了,一屋人一看这才松了口气,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他。
  到底是谁来了呢?请看下章《修路》。
  发自我的 iPhone
  日期:2014-11-22 21:26:56
  12 修路
  .  

  绷着脸进来的人是李猴娃。由于气愤,一条腿显得更短了,斜站着。猴娃没待别人说话,自己便喊了起来:
  “球,看你这板兰根,人家不要!”他目标对着漂亮媳妇和老黑,像没别人在场似的,嘴角两撮胡子像要竖起来。
  漂亮媳妇忙陪严肃问道:
  “咋着了?”
  “你自己看!结块了!”猴娃一只手指着板兰根箱子。漂亮媳妇赶紧应承。
  这些日九姓村的人们在议论两件事:一是修进村的马路,二是集资建校。进村的马路约有二里长,连接近村的国道和庄子。这沙子粘土的公路多年来失修,已是坑坑洼洼,到了不修不成的地步。
  村里人议论了多日,只是没拿定如何修的主意。
  按平常应该是各家分摊所需的钱物,大家出工修路就行了。只是这次再修,是铺粘土石子,还是换作柏油路面定不下来。多数人主张换柏油路面,大约得十几万块钱,钱不好收,群众有情绪。
  集资建校的事儿,县里政策是哪个村盖起了标准校舍,县里可拨给数量可观的建校费,且能保证设一个小学或者初中教学点,否则,就砍掉这个村的学校。

  村委经过研究,认为不建学校,白白地损失了一笔可观的经费。学校砍掉了,孩子们都到外村上学,当干部的脸上就没有了光彩,肯定还要落群众的骂名。建,确实囊中羞涩,拿不出经费之外的钱来。
  经过三个晚上并两个白天的商议,决定:1、每个村民,不论大小,按人头,每人集资一百元钱,若群众中不好收,可以向外卖户口(九姓村沿公路、近集镇,深山区的居户想下户,每个户口一万左右,各村民小组准予分给田亩,并一幢宅基,享受老住户待遇)。2、出售河滩林木,估计能卖六万元。3、向本村在外的人员集资。
  对第三点,村委又专门进行了一番研究,只要有名有姓,均发信告知。信中语气要委婉,凡村中在外人员,包括工作的和经商的,只是把困难多摆一些,力求争取到在外人员的最大支持。
  正在这时候,大超回来了,开着自己的桑塔纳车一一这在95年可是不可多见的好车。刚进村,见村委主任在路边,大超停车,同村委主任寒喧,两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活像一座山峰边放了一个土丘——显得村主任又矮又墩实。
  村委主任说:“正要找你们商议一件事呢,正好你回来了,真是寻人不如等人!”村委主任满脸堆笑,眼睛放光,仰面瞅着大超,就把修路和建校的事同大超说了。大超剑眉蹙了两蹙,厚唇启动,当即答应由自己出钱,把这段路铺成水泥路,建校的事就烦请主任多操心了。村委主任一听,喜不自胜:解决了修路的难题,集资建校的事儿,也就好办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