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家庭是港湾,
一如油锅受熬煎。
与谁说句知心话?
含泪举首可问天!
第二天早上,天明像害了一场大病一样,硬撑起了身子,把家里的钱整了整,留下了她姐家的钱和五百块家用零花钱,走出了家门。
他的腿像灌了铅,走不动,走有半里路,见路边有麦秸垛,过去,圪就到路边的麦秸垛的麦草窝里昏昏沉沉睡去......直到中午过些,才从昏睡中醒来,站起身,向通往中原市的车站彳亍而去……
.
庄元在陕东市跑了几天,不见成效,钢铁公司暂时也没有计划,想着好多人都去了中原市,肯定那边好跑,既然那边好跑,自已又何必在这儿硬啃这块骨头?便也去中原市。
这天,庄元去郊区跑。他从地图上看,知道郊区有个石化医院,他今天要去这个医院。
庄元在银灰色西服的陪衬下,精神抖擞,脸色红润,好像这个口儿已是他的。
医院大门已出现在眼前。庄元进去,直接到药房,谦恭地问药房大夫:“大夫好,请问谁负责进药?”正在拾药的大夫抬头打量了一下庄元,笑着回答说:“是张院长。”又问办公地点,说是在二楼。庄元上去找,没找着。这回他要下点劲儿,非找着张院长不可。
下班后,庄元又问拾药那个大夫张院长家在哪里,答说:“家属院三号楼。”庄元找到了三号楼,问清了张院长是哪个门,并上到二楼,敲了张院长的对门,证实张院长确实是对面那个门,才兴冲冲地下来,去水果摊儿买了一箱子桔子,又买了一些营养品,顺手掏出自带的管发油和一把精致的小梳子,把头发收拾了半天,才提着礼品又上了楼梯,敲响了张院长的家门。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太。
“你是——?”
“你好,我是医药公司的,请问张院长是在这儿住吗?”庄元满脸堆笑。
“医药公司?来家里干啥!”老太太有点不高兴似的,侧身开大了门,让庄元进去了。
“你是哪个医药公司的?”
“市里,碧沙公司的,你是?”庄元此时还没弄清老太太的身份。
“你不是找张院长吗,我就是,有啥事说吧!碧沙医药公司?我怎么没听说过!”张院长带点自言自语。
庄元一时语塞。这就是张院长,说是新上任的,还当是个年轻人呢!
“你就是咱们医院的正院长?”这回庄元露出的是讨好的笑。
庄元用了“咱们”听着多近乎、亲切,但用了“正院长”则显得有些露骨。
“有啥事你说吧,我是副院长,是分工主管进药的!”院长没正面回答他的问题。
庄元这才像找着了庙门,忙说:“张院长,帮帮忙,从我们这儿进点药嘛,我们每月的任务大,不好完成!”庄元微笑着。
“你们公司在哪儿,我咋没听说过?现在推销药品的人太多了,我都没有答应,都是像你这样的,跟你一个腔,是不是都是一个公司的?”
庄元转了一下眼珠,作思维状:“叫啥名字?看我认识不认识!”庄元显得很诚恳。
“我想不起来了,有名片,在我办公桌抽屉里。”张院长问话太长,给了庄元避开问题的机会,庄元只接住了最后一个问题往下说。
“你一直在医院上班?”庄元试探地摸底。
“三十多年了。医院刚建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些人在。现在,都老了。”
庄元拉了一个轻松的话题,同张院长谈家常,张院长也顺了他的话往下说。
张院长真是新上任,没有别的医院院长刁钻。庄元这样想。
“你一个人在家,孩子们呢?”
“孩子们都工作了。一个在厂里,另分了一套房子,单另住;还有两个姑娘也都出嫁了,在市里,遇星期天回来,平常得上班。老头子退休了,也不知到哪儿去了。”
刚说过,门吱扭一声开了,进来一个老头儿,这肯定是男主人了。庄元赶忙起身称老伯、让烟,老头说没抽。双方落座。
“这是医药公司的,推销药品到家里来了!”张院长笑着对老伴说。老汉对庄元友好而诚实地笑了笑。夫妇俩都是实在人。
“你是医药公司的?啊,喝茶!”
庄元作了回答,又问老伯的身体还好,老伯说:“老了,不中用了!”
大概张院长还没做饭,庄元不敢再坐了。
“张院长,我走吧,不耽搁你做饭!”庄元很有眼色。
“你吃了饭再走吧!”庄元婉言而辞,往外走。
“你把东西带上,我们可不兴这,送药不送药,那得研究一下再说!”
庄元把礼品带走了吗?请看下章《遭遇党员》。
发自我的 iPhone
日期:2014-11-27 07:54:43
43 遭遇党员
张院长让庄元把礼品带走,庄元死活不拿。
张院长送出门,有点抱歉的样子:“我隔天到药房问问再说,需要了,叫你进些!”
庄元收到了一句意外的话。
“全凭院长操心了!”庄元似乎没来得及对这句意外话进行消化。
庄元走出家属院,才品出院长这句话的味道:好像已经答应让他送药!心里很兴奋,有点旗开得胜的感觉。
庄元在家属院外略停了一下,仰面长出了一口气,用手将油亮的头发向后理了理,脸上放着光,笑着向回去的公交站牌走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有勤奋才是真。
眼见云开太阳出,
锦绣前程一片金。
天明到了中原市,休息了数日,狠心把媳妇和家里的事抛在了脑后,心情暂时得到了排遣,精神有所恢复,狠狠心,到美发厅收拾了头发,刮了脸,还平生第一次用上了定型啫喱水。原来舍不得花钱,想着媳妇孩子家庭,这会儿有豁出去的味道,买了个红色T恤,一条牛仔裤,又买了双黑色皮鞋换上,又开始攻关了。
这是十八年前的天明。
可能有人为天明的遭遇感到哀伤,也为天明的命运担心,作者这里向你透露一下:天明现在,即二零一四年已是一个医药公司的法人、总经理,混得很有成就。
现在我们继续看他这条路是怎么走出来的。
这天,他骑车着旧自行车,在市第七医院门口绕了一圈,有点怯,心里嗵嗵跳个不停。等情绪稳定下来,正待进去,瞥见里面出来一个人,影子好熟,一看,是李小光同一个人并肩走着。
小光手里提个小黑包,目不斜视,大大方方,步子稳健如上面视察工作的干部。天明往路边避了避,扭回头,见小光正同那人握手。小光又向那个人点了点头,那人微笑着,推自行车走了。
小光向这边走过来,天明赶紧躲,躲到一个小巷里,只见小光往出租车里钻。出租车开走了,他才松了一口气。
这大概是小光的口,好险!叫小光碰住,该说是去戳人家口了。天明瞄了一上午的口儿,这一下子算是到了尽头。
天明回到住所,问老乡们第七医院的情况,九生说那是小光到中原市跑的第一个口。刚收了麦,老乡们说的小光在中原市跑了个大口,就是这个医院。天明听九生这样说,才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