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又问他读什么。
李密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大感兴趣,喜欢历史的年轻人不可小觑啊,就和李密攀谈起来。这一谈不要紧啊,李密这小子是真有才啊,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两人聊得非常投机。
杨素回到家中,依然对李密赞不绝口,他颇为伤感地对儿子们说了一句中国式父母的口头禅:“你看人家老李家的小密,多有才,多有气度,你们都比不了。”结果,杨家七个葫芦娃都伤感了。
从此以后,李密就成了杨素府上的常客。杨玄感趁机与李密“倾心结托”。两人感情升温很快,外界给他们这对组合起了一个名字:杨密(点我!点我!点我!)。
杨玄感也是个颇为自负的人,他曾经偷偷地问李密:“当今圣上猜疑多忌,大隋的国祚不会很长。如果有朝一日机会来临,你和我谁先谁后啊?”
从这句话来看,杨玄感还是有些见识的,知道有隋炀帝在,大隋朝走不远。不过,他话里话外颇有些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意思,这就有些不害臊了。李密和刘备应该处于同一level,而他骑着火箭都撵不上人家曹孟德。
李密回答得挺实在:“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怒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你;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使远近归附,你就不如我了。”
“玄感笑而服之。”
上位成功的李密满以为人生的春天到了,很快就能当官发财,光宗耀祖了。岂料,老天爷又和他开了一次大大的玩笑,杨素还没来得及为他说话就死了。气得李密整天长吁短叹:娘的,书挂晚了……
明日预告《平隋三策》
日期:2013-10-31 18:51:52
11.撤!
暂且按下杨玄感不表,且说隋炀帝这一边。将士们见大老板亲临一线,都格外地卖力。所以,二次东征隋军进展非常顺利,一路势如破竹,直到碰上了难啃的辽东城(今辽阳市区辽阳老城东北隅)。
隋朝这边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飞楼、橦、云梯、地道四面俱进,昼夜不息”;高句丽那边则使出了憋尿的劲儿,“应变拒之”。围绕着辽东城,隋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从四月一直打到六月,“主客死者甚众”。
关键时候,领导的水平就凸显出来了。隋炀帝急中生智,竟然一连搞了两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
第一项,鱼梁道。用一百多万个装满土的布袋堆砌成一条宽三十步、与城墙同样高的坡道,因其形似鱼的脊梁,故名鱼梁道。
第二项,八轮楼车,楼车高于城墙,上有顶棚,棚内可以搭载弓箭手数名。
有了鱼梁道,士兵们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攻上城头;有了八轮楼车,隋军弓箭手则可以自由自在地射杀高句丽士兵。显然,只要这两项发明创造进入流水线生产,那么辽东城的沦陷便只在旦夕之间了……
辽东必破,连高句丽人都这么认为。然而,偏偏就在此时,一道紧急奏疏拯救了城中的高句丽人。不用说大家也该猜到了,没错,上报杨玄感造反的奏疏到了。
杨玄感居然造反了,how dare is he?收到奏疏后,隋炀帝的第一反应是深深的惊讶,深深的惊讶过后则是深深的恐惧。隋炀帝虽然残暴,但并不愚蠢,他心里清楚得很,高句丽虽强,但毕竟不可能对他的江山构成致命威胁;而杨玄感就不同了,他们老杨家世代经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登高一呼应者无数,这才是心腹大患。
二更时分,隋炀帝决定:开会。
开会之前得先点卯,一点,坏了,少了一个人,兵部侍郎斛斯政。再一调查,这人是杨玄感的好友,听说杨玄感反了,当天就跑到辽东城内,投了高句丽人。
此时的隋炀帝脸黑得跟包大人有一拼。
诸将个个睡眼惺忪,陛下,有何指示?
隋炀帝良久才从牙缝中挤出一个字:撤。
什么?撤兵?现在?眼瞅着就要拿下高句丽了,就这么放弃简直太可惜了。囤积了这么多的兵器和粮草,怎么处理啊?……诸将议论纷纷。
隋炀帝又做了两点指示:第一,全军立即收拾行囊,拔营回国;第二,全体人员要轻装简从,除路上所需的粮草和兵器外,其余的一概不带。
是夜,隋军大营沸反盈天,人喊马嘶,兵找不到将,将寻不着兵,乱成了一锅粥。城中的高句丽守军摸不准隋军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愣是没敢出来。于是,隋军趁着夜色,一窝蜂地撤围而去。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高句丽军才敢出城查探。这一探不要紧,有意外收获,中大奖了。隋军大营中,粮草堆积如山,兵器俯拾皆是,一顶顶的帐篷连绵不断,望不到个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人。捡到了真么多的无主物,兴奋的高句丽人狂呼思密达。据说,后来高句丽人在抵抗唐太宗征讨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次隋炀帝留给他们的武器。
有人肯定会说了,隋炀帝为什么临走前不放火烧掉粮草和军械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隋炀帝想以这些东西牵制住高句丽的人脚步,使其无法及时追击。果然,等到高句丽人反应过来的时候,隋军早就走远了。
隋军马不停蹄、人不休息,昼夜兼程赶回了涿郡。隋炀帝根本顾不上求拥抱、求爱爱的后妃们,立即颁布敕书,调屈突通、宇文述、来护儿等率军讨伐杨玄感。
明日预告《12.倒霉孩纸李子雄》
日期:2013-11-01 07:27:35
12.倒霉孩纸李子雄
再说杨玄感这边,果如李密所料,兵锋虽盛,但就是攻不破洛阳。
很快,隋军的第一支增援部队四万人就赶到了。这支隋军是由西京留守代王杨侑派出的,统兵的是刑部尚书卫文升。
来洛阳之前,卫文升顺道去了趟华阴。因为那里有老杨家的祖坟,从杨玄感的太爷爷爷爷爷爷到他爸杨素,都埋在那里。卫文升给老杨家来了个一窝端,手法是隋炀帝最喜欢的挫骨扬灰。而后,他才挥军直抵东都北门外。
祖坟被刨,杨玄感愤怒的跟小鸟似的,誓言一定要杀了卫文升。
卫文升的忠诚没得说,但军事指挥能力实在是摆不上台面。这娃挺有意思,有点儿受虐狂的倾向,虽然每隔一两天就要被杨玄感扁一次,但就是不肯后撤一步。你打吧,你打吧,有种你就打死我,我就不走。
人家杨玄感的部队天天都在扩编,而他的部队却天天都在减员。一来二去,他带来的那四万人马已经伤亡了一大半了。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卫文升终于发了火,索性率军进驻邙山南麓,要和杨玄感决一雌雄。
一天之内,双方你来我往,交锋十余次。眼看着这点儿可怜的隋军就要被杨玄感吃掉了,就在这时,一支华丽丽的小箭正中杨家三娃杨玄挺,杨三娃当场阵亡。义军士气顿时受挫。杨大娃无奈,只得收军回营。
杨玄感刚刚处理完弟弟的后事,就有一个老朋友登门拜访了。来者名叫李子雄,官居右武候大将军,括弧,以前。现在,他的身份是逃犯。
杨玄感就问了,老哥你苦心经营这么多年,怎么就一朝回到解放前了呢?
李子雄泪奔,都是被儿歌给害的呀,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继李密之后,好几个李姓大臣都上了隋炀帝的黑名单,李子雄正是其中之一。隋炀帝先是给他安排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削职为民,继而又命人将其押送至行营。
削职为民,李子雄认了,起码吃饭的家伙还在;押送行营,他可就不干了,这要是去了估计就得向先帝报到了。所以,李子雄当了激情犯罪人,在半路上把押解人员给干掉了。听说老友杨玄感已经举兵反隋,他便赶来投靠。
听完了李子雄的故事,杨玄感不胜唏嘘,原来,并不是每一首儿歌都能像《儿歌三百首》那样传递正能量。
正在慨叹之际,李子雄突然问了一句:“你咋还不称帝呢?”
杨玄感听了,小心脏砰砰跳个不停。其实,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了。皇帝谁不想当啊,关键是杨玄感觉得时机还不太成熟。
李子雄察言观色,又劝他:“还等啥,赶紧吧!”
这次,杨玄感终于动摇了。和李子雄聊完后,他就跑去咨询李密。
岂料,李密听了,忙不迭地反对:“不行,绝对不行!急于称帝,只会让天下人说你目光短浅。”
杨玄感听得脸皮红一阵儿绿一阵儿,只好笑着掩饰了过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