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氏族(女人的战斗)》
第50节作者:
文坊王村 对外公对二姨妈的婚事的处理,大姨妈和我妈的看法一致。她们都认为外公其实早就心知肚明,从他知道二姨妈偷偷地进入新政府,他就明白二姨妈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大姨妈和我妈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她们说二姨妈被区政府任命为妇女主任的当天,二姨妈就向家里宣布了这一消息。那时大姨妈早已出嫁,是二姨妈以假传圣旨的方式,把大姨妈招回家里的。当二姨妈示威似的说出她的事情时,外公出奇地没有表示任何看法,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知道了。直到二姨妈离开后,外公才仰天一声长叹。
对二姨妈的婚事,大姨妈和我妈认为,外公是不得不说。外公必须给死去的老叫鸡夫妇和正在准备迎娶二姨妈的宝来一个交待,他甚至必须硬着头皮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这是外公应该表明的一种姿态。虽然事实已经证明了外公这种姿态的毫无用处。但外公还是不能不做。
日期:2009-09-08 11:16:25
二姨妈曾和外公有过一次关于解除她和宝来婚姻的对话。
那是在外公还没有摆出过激的姿态之前。
二姨妈要求外公必须解除她和宝来的婚约。
外公说作为一个男人,一口唾沫就是一个钉在板上的钉子,做出的承诺必须兑现。既然她的婚事有了约定,就不能反悔。
二姨妈说这个约定是外公的约定,并不是她的约定。这样对她不公平。
外公说自古以来,儿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作主,这是传统和规矩,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何况,天下的父母没有那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一个好的归宿,没有那一个人会把自己的儿女往火坑里推。
二姨妈撇了撇嘴,说那是外公的一厢情愿。
外公说父母为儿女的婚姻作主,是因为父母比儿女的经验和阅历多,看人比年轻人要准。这样可以让儿女们少走很多的弯路,少遭受很多不必要的挫折。就以她和宝来的婚事来说,那也是为了她好。从小到大,宝来一直都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二姨妈说她承认宝来是个好人。可是宝来并不适合她。
外公说二姨妈小小年纪懂什么适不适合?这件事不能更改。
二姨妈不服气地问外公凭什么要她听从他的安排?!
外公说凭什么?就凭他是她的父亲,是一家之长。
但这时的二姨妈已是拿定主意,决不会听外公的安排。二姨妈说外公是她的父亲,是一家之长,这不错。但他仍然没有要她听从他安排的权利。因为她现在是上清区的妇女主任,代表着全上清的女性。除了组织上的安排,谁也没有权力安排她的工作和生活。
外公被二姨妈的心平气和的说话顶得一下说不出话来。
二姨妈说现在是新政府新时代了,提倡的是妇女解放,婚姻自由。从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封建的包办婚姻,是对女性的歧视。这是共产党所反对的,也是新时代所抛弃的东西。现在讲的是新时代、新女性。什么是新女性?就是男女各占半边天,被男性压迫了几千年的女性要和男人一样,共同工作,共同创造生活的美好。女性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女性,自己作自己的主。当然也包括为自己的婚姻作主。
二姨妈说她作为共产党上清区的妇女主任,如果连自己的婚姻都不能作主,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外公说共产党是不是可以不讲尊卑?是不是可以不讲诚信的?如果这样,他只好让她呆在家里,不再出去工作了。
二姨妈似乎看穿了外公的用意,她说这恐怕办不到。她现在是区里的干部,是组织的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绘画,不是作文章。组织有铁的纪律,不是谁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可以不来的。如果他要把她锁在家里,那就是限制她的人身自由,就是非法扣押共产党的干部,就成了共产党的敌人。而对敌人,共产党向来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外公勃然大怒,他一个耳光扇了过去,他说他还就不信他管教自己的女儿,共产党就会把他枪毙了。
二姨妈显然早有准备,她灵巧地躲过了外公的手掌。她翘嘴嘟囔着说,家里已经没有男人了,她出去工作还不是为了这个家。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如果她不出去工作,日后家里肯定会有解决不了的麻烦。
外公瞪着双眼说,家里的男人还没有死光,就是家里的男人全部死光了,他也不会卖女儿去保平安。外公说他什么风浪没见过,他一个本份的人,与世无争,他就不信会有什么天大的麻烦。如果连他这样的人都不放过,那共产党就不是坐天下的主。
二姨妈冷啍一声,说外公一天到晚闲在家里,对现在这世界根本就不了解。
这时,外婆拿着一个大扫把奔向二姨妈,说打她个婚姻自主,打她个狗屁干部。
二姨妈一见外婆挥着大扫把奔来,一闪身,一溜烟跑了出去。
外婆挥着大扫把还要往外追。但外婆扭着一双缠了的小脚,那里追得上二姨妈。一转眼二姨妈就跑得不见了踪影。
外公朝外婆摆了摆手,示意外婆不要停下,追得越远越好。
日期:2009-09-09 14:54:50
六十四
二姨妈最后终于成功地解除了和宝来的婚约。不久后,二姨妈就坠入了和赵营长的热恋之中。
赵区长在同二姨妈结婚前,其实在山东老家已早有妻室,并生且有二个儿子,大儿子已经二十出头,小儿子也有十八岁了。据赵区长自己对外介绍,他十八岁时就娶了亲,他是尊父母之命媒勺之言成的家,妻子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当然,在参加八路军之前,赵区长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后来,赵区长子承父业,也成为一个农民。当赵区长参加八路军的时候,他的小儿子也都有齐腰高了。
经历过和二姨妈的浪漫之后,赵区长回了一趟老家。
赵区长的离婚没费什么事,那年头这种事很多,和大多数军人一样,革命成功了,该考虑个人问题了。那时候离婚的理由都很充分,父母包办的婚姻,没有感情。即然参加革命是为求解放,革命者提倡的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自己应当身先士卒首先解放自己。
赵区长离婚后,大儿子留在前妻身边,小儿子随他到了贵溪县城,在县政府当了一名通讯员。
二姨妈在准备同赵区长结婚时,曾带着赵区长回了一趟家。
二姨妈的婚事之前已由我妈私底下透露给了外婆。
外婆知道了,外公自然也就知道了。
但外公似乎什么也不知道。
那天二姨妈领着赵区长进了家门。外公的热情便让二姨妈变得不知所以。
外公从一开始不断地称赞赵区长有魄力有气度是个不可多见的英雄人物,据我妈说那天外公简直舌生莲花,在他热情漾溢的赞叹前,二姨妈和赵区长怎么也插不上话。我妈看见二姨妈几次嗫嚅着想要开口,但都被外公挡了回去。
我妈直到如今依然记得外公那天说的话,我妈说那天外公一开口就拿话挤兑住赵区长,他把赵区长的来访定位在一个关心下属的上司对下属家庭表示亲善的一次探访。所以他将所有的语言都用在强调这一点上。外公尽量避免同赵区长叙家常,他的话一直与赵区长保持着相应的距离,不时还会特意表明一些如非常感谢赵区长对二姨妈的提携之类的意思。我妈说从来没有想到过一直口若悬河的赵区长也会有说不上话的时候。
那天外公甚至是一付游刃有余的样子,他在猛夸了一通赵区长之后,又和赵区长套起了近乎。外公说如果不是现在是新社会,都兴叫同志,他真想叫赵区长做兄弟。能结交赵区长这样的英雄豪杰,真是三生有幸。
那天赵区长在外公的面前一脸的窘相,满脑门子细密的汗珠。我妈始终认为这个时候的赵区长才是真实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