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35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22 22:16:33
  (上接第四章 第1节《狡兔三窟》)
  2、争奇斗艳
  话说重阳节前一天,秋高气爽,这样的天气确实宜于出行,登高望远,可舒心,可悦目,可广见闻。而祈年殿前,皇宫御前二等侍卫150人倾巢出动,全部列队警戒,旌旗飘扬。参加今日总决赛的宫廷组和民间组大厨们,分为两列,各自架炉烧锅,锅碗瓢盆刀铲勺筷一应俱全,只等吉时一到,即可献技上菜。他们的每一道操作,自然都有两名太监全程监督,以防有人使诈出鬼;另有若干传膳太监侍立两侧,等候传菜。

  随着一阵法号和鼓乐奏鸣,皇上和太后的銮驾在60名一等侍卫的簇拥下终于到来,全场军民人等,无不行三叩九拜大礼。待他们二位在观礼台落座,现场参赛的选手随着司仪太监的一声令下,忙着砍瓜切菜的,剁肉如泥的,雕花刻叶的,颠勺蒸笼的,一派火爆景象!不一会,随着司仪太监的唱菜声响起,每一款菜式都是双份,由两个小太监装进精美的食盒给提到了膳桌前,然后再由侍膳太监恭恭敬敬地为太后和皇上盛好,再安放好银碗银筷银汤匙之类退下。

  事情到了这里还并没有完,按宫廷规矩,皇上和太后都有专门的“尝膳太监”,他们负责观察每道菜的颜色和气味等是否正常,并用自己的银筷银匙和银碗,先夹一点菜或舀点汤当面品尝。他们确认无毒,皇帝太后才会动手品评。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历来的皇宫斗菜,民间组每届都有精品亮相,甚至还有问鼎金刀的。比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采用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鸡脯、鸭脯、鸡肫、鸭肫、冬菇、冬笋等18道主料,另加12道辅料,先用煎炸蒸煮之法各自烹制,然后层层堆码在绍兴花雕的坛子里,经文火武火精制而成,民间称之为“坛子肉”。这道菜,在道光年间,就曾力压群雄,夺得金奖,后来成为皇宫盛典的压轴大菜。

  今天的民间组优胜菜式有哪些呢?它们分别是:鲃鱼肺汤(苏州府)、枫泾丁蹄(松江府,即上海)、碳炉烧响螺(潮州府)、网油包鹅肝(宁波府)。
  不一会,十道精美绝伦的新菜式全部上齐,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开始试菜。场下的人全都屏息凝视着台上,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静候佳音。
  等待的时间是最漫长、最难熬的,也许仅仅是等了二炷香的时间,许多人却恍如熬过了一个世纪。好不容易终于盼来了太监端上盥洗盆和递上餐巾,他们这对名义上的母子都分别漱了口、擦了嘴巴,这下好戏总该开场了吧!却又有太监送上了香茶,这不,他们开始喝茶了。
  好歹看到他们“母子”二人边喝茶边开始说话,虽然离得远,没有一个人能听见他们说的什么,但很有可能谈及的,就是这性命攸关的斗菜比赛名次问题!
  “鸦雀无声”,常常被人用来形容场面之静;实际上,形容大场面气氛静到极点的一句话应该是:“这时候如果掉一颗针在地上,所有的人都听见了”。此时每个人都想化为一阵风,或一只苍蝇,到那近处去聆听一下圣上到底在说些什么,这就是现场所有人的心声。

  终于,大家看到皇上拿起一块牌子往某个菜面前一放,随即刘公公大声宣布:
  “圣上英明,裁决荣获铁刀御厨的菜式是——广府菜冬瓜盅!”
  那两名御厨一听,立即出列,大声跪谢道:“谢皇上太后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一听冬瓜盅获得了第四名,都纷纷恭喜那二位御厨,因为越往后面,赏金越高;拿不拿得到是另外一回事,希望总是有的呀!
  却说这冬瓜盅,是由来自于广府和松江府的两位御厨合作研发的,因此他们两人同时获奖,共享荣誉和赏金。从那以后,这个菜式就在广东和上海地区一起流行开来了,这也成为中国厨艺史上的佳话。

  日期:2015-04-22 22:17:54
  随着皇上第二次做了个放牌子的动作,大家伙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只听见刘公公又宣布:“吾皇英明,裁决荣获铜刀御厨的菜式是——苏州府鲃鱼肺汤!”
  却说这苏州府地处太湖之滨,太湖里有一种鱼叫做“鲃鱼(即斑鱼)”,每年五六月开始从长江游到太湖产卵。这鱼个头不大,肉质鲜嫩得可以与河豚媲美。最奇特的是,它个子小,肝脏大。其实鲃鱼是没有肺的,所谓肺,就是指它的肝。当地人制作的“鲃鱼肺汤”,讲究四个字:置、赏、抿、品。也就是说,这鱼装在汤碗里盛上来,如果你迫不及待就先喝两口汤,然后大口地吃起了干货,这就是完全的外行汉啦。你必须先将鲃肺舀在碗里,观赏它不断地吐泡,实际上这是在“出油”(鱼肝油),同时也是在冷却;待到温度降下来了,再小心翼翼地夹一个放进口里,注意:下面是动作是用唇舌来“抿”,而不是用牙齿去“咬”。这菜的鲜嫩,根本是入口即化,哪里还承受得了铁齿铜牙的咀嚼?吃两口鲃肺,再来品两口汤,那个鲜香口感啊,真的直达肺腑,让人通体舒泰!

  没开奖时都盼着立即开奖,但这铜奖一宣布,不少人却知道自己的菜没戏了,只好以更高的热情来关注金银大奖的诞生。是的,俺们没那本事摘金夺银,俺就见证一下历史,不也是一件挺光荣的事吗?总有一天,俺可以对孙子说:“想当年你爷爷在宫廷参加斗菜------”
  然而众人等了许久,也没见刘公公再宣布名次,大家都不知道台上发生了什么?
  台上发生了什么呢?原来发生了争执。
  大家只看到光绪帝在翻牌,就以为一切都是他在定夺,其实这是错误的。他是名义上的皇帝,所有的圣旨都是以他的名义在发,但批准拟旨和发旨的幕后人物,却从来就是慈禧太后。就像今天评判名次,第四名和第三名,在商议的时候,光绪帝征求了母后的意见,由于他们的意见一致,这个牌子就翻得颇顺畅。但对于冠亚军的定夺,这二人的意见就相左啦。没有慈禧的首肯,光绪这牌子如何翻得了?

  说起来,这光绪还是显得年轻气盛了点,他的错误在于,自己赶在慈禧前面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当慈禧问他“圣意如何”时,他说:“这‘龙宫九宝’菜式,注重的是外观造型的雍容华贵,菜式本身乏善可陈,要说有特点,那就是使用了青竹筒的烤炙,平添了几分竹香味。而这已非独创,儿臣先前已品尝过川菜御厨所制的‘青筒鱼’,用料单一,口感层次却更鲜明,这菜分明有抄袭之嫌。”
  慈禧听了,慢吞吞地问了一句:“那你的意思是赞成推选‘开水白菜’了?说说理由来让哀家听听。”
  光绪道:“开水白菜,其汤醇淡素雅,清澈见底;菜色泽嫩绿,形态完美,见之顿觉清鲜明快;嗅之雅香扑鼻;食之柔嫩化渣,鲜香异常。席间继浓味菜式之后,一款‘开水白菜’入席,在味的领略中,有紧锣密鼓、急转直下、起承转合的作用。因而它是一道表面低调普通得让人不屑一顾的菜,然则它深含华胄,锦绣其中,一旦入其堂奥,必令人拍案而起,叹为观止!”
  慈禧听他说了一大串,冷不丁地问了一句:“小李子,你看呢?”

  所谓“小李子”,就是大内总管李莲英李公公。李公公这时48岁,是大叔级的人物,更是宫内大神级的角色。他听见太后呼唤自己,眨巴了两下眼睛,立即接话道:“圣上所言极是!‘开水白菜’不显山不露水,于平凡中藏峥嵘,在平淡中蕴真味,的确给人以卧虎藏龙之感呀!”
  光绪一听,立即跟李莲英会心地笑了一下。他想:这家伙简直就是个人精,真能说得出朕之所思呀!
  而慈禧太后听了,也会心一笑,说道:“你所说的‘卧虎藏龙’,虎是什么虎?龙是什么龙?”
  李莲英这次狠狠地眨巴了几下眼睛,因为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好在他的反应快,顺水推舟道:“圣上,这‘开水白菜’,不知您所感的,会不会是‘势如下山虎,形若深潜龙’呢?”
  光绪说:“就它的外形和内在品质来看,的确如此!”

  慈禧这时柳眉一竖:“潜龙勿用,这句古训你忘了吗?”
  光绪一听,楞了好几秒钟。他知道今天犯忌了,评菜评到自己的政治境遇上啦!他有点无可奈何地拿起金牌和银牌两块牌子,拍了出去。
  旋即赛场上响起了刘公公的声音:“圣上英明,裁决银刀得主‘开水白菜’,金刀得主‘龙宫九宝’!”
  (第四章 第2节《争奇斗艳》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