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02 09:58:09
===========================前言===================================
内容简介:九十年代初,李志明从偏僻山村考上政法大学,毕业后分配内地三线城市的法院,因看不惯变味的司法环境,九十年代末考入沿海发达地区的滨海中级法院。从山村到城市,再从内地来到沿海发达地区,面对机关内的潜规则、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从看不惯,到处之淡然……。故事涉及到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法官与律师及当事人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海这边与山那边有什么不同?各主人公命运如何?《鱼石》前半部分逐一埋下伏笔,后半部分层层剥开……。
题材来自作者的所见所闻,既揭示现实的丑陋恶,又反映人性的真善美,不夸大,不回避,力求真实自然。
作者的话:从政法院校毕业,从事法律工作近二十年,办理案件上千宗,有太多的感慨,早想说说身边的故事,探讨法律的漏洞、法院的无奈、法官的呐喊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法律是枯燥的,一般大众可能不感兴趣,读了《西窗法雨》后,才知道文学与法律是可以联姻的,于是就创作了这篇小说。
《鱼石》主人公李志明感叹:不想当贾雨村的外交官就不是一个“好法官”。其实,也是很多法律人的感慨。
作者相信,也更愿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鱼石》所描述的现象,将永远成为历史!
日期:2013-11-02 23:22:48
===========第二十六章(部分修改)========================
-------------
又过了一个多月,米青打来电话,开心的说道:“呵呵,晚上请你吃饭,别开车,晚上喝点红酒,庆祝庆祝”
下班后,李志明来到法院旁边的大榕树下,不一会,一辆白色的宝马车停在身边。李志明望了望车,很新,没有挂牌照。
“嗨,上车。”原来是米青。
在车上,李志明笑着说:“嗬,换车了?”
米青捋了捋头发,笑吟吟的说:“前天才提回来的,还没有挂牌照,你是第一个坐的,处女坐,哈哈!”
“嗬,幸运啊!多少钱?”
“60多万。”
李志明开玩笑说:“一个年轻的靓女,一辆高档的豪车,不怕人家说你是小三呐,哈哈!”
米青撇了撇嘴,说:“嘁,神马小二小三的,用范爷的话说,我就是大款,还用傍大款当小三?哈哈哈!”接着说,这次啤酒厂案件,代理费150万,有钱就得享受。
在西餐厅,两人东扯西拉的。米青说,农商行不知是傻呢,还是不把债权当会事,这么容易的案件,竟然低价转让了,让鲲鹏公司捡了个大便宜。
李志明笑了笑,没有吭声,心里在想,农商行不是真傻,肯定另有蹊跷。因为债权受让人始终未出面,并且那次在泰化出差,林坤的同学主动招待,都有些不符合常理。但这些话不能对米青说,祸从口出啊。
回到家里,李志明将手上的纸袋交给王芳。王芳打开袋子,是两条中华烟和一盒化妆品。
王芳惊喜道:“哇,是迪奥!好贵的哟。”
李志明说:“是米律师送的,上次爬山你见过的。”
王芳拧开化妆品的盖子,先闻了闻,然后抹在手上、脸上,边抹边说:“哦,是她啊。”然后又半酸半真的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求你办什么事吧?”
李志明说:“嘁,说的那么庸俗,都是校友,有什么求不求的。她这次运气好,不到两个月,就赚到百多万,都开上宝马了。”
王芳一听,涂抹的手停了下来,扬着眉头说:“赚到百多万?就给你这点表示?”
李志明将烟从嘴上拿下来,说:“人家赚钱是合理合法的,再说我也没有出什么力气,是她同学的同学帮的忙。”
王芳鼓着眼睛,说:“怎么没有帮忙?你说,人家凭什么要她代理?还不是看中你们师兄妹关系,这是无形资源,你懂不懂?”
李志明笑了笑,不再吭声,心想,王芳也许说的有些道理,如果不是自己立刻行动,冻结了股权,放出风声评估、拍卖,击中了被执行人的软肋,否则,也不可能达成执行和解。但自己做的这些,难道不是份内的工作么?当然,份内的工作可以积极些,也可以消极些,可以力度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其实,自己还应当感谢米青,如果没有她运作,这个副庭长早就PK掉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