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12-10 12:57:00
第一章【 火热的珠江三角洲】
1、踏进羊城
1991年春节后。
随着拥挤的人流,杨友成挤出了火车站出口。来到广场上,他不由得猛吸了两口花城的空气。高一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秦牧的散文《花城》,脍炙人口,在他的潜意识里,广州的空气应该充满了馥郁的花香。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真是个书呆子,眼下的空气,除了没有绿皮闷罐式火车车厢里的汗臭、狐臭和屁臭之外,哪里闻得到半点花香呢?
没有花香的羊城,夜色中却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这在他一走进火车站广场时就感觉到了。出站口旁边,竖着一块硕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不断地播放着广告,那马赛克似的画面在不停地闪烁,虽然声音被湮没了不少,站在附近还是听得见的。
他驻足观望了一会,发现居然电子屏还用字幕滚动播着新闻。和中央台不同,这里没有时政要闻,都是些花边新闻,什么贵州的大客车翻到山谷里了,跌落53米,死八人伤二十四人。哇,53米才死这点人?他不由得惊叹,这翻滚的艺术肯定超过国家体操队了!
接着看到什么香港的富豪刘卵雄包了个选美小姐去游新架坡钮西兰,一个星期后撕了张支票给那明星,那小姐一不小心填了1000万等等。哟哟哟!这新闻更刺激了,一千万啊,就出去玩了一个星期?以每天24小时连续高强度操作一星期来折算,那女星平均每小时收入6万元。6万元!如果以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打桩次数来计算,该怎么算?
新闻很抢眼,不过都是粤语字幕,连国家名称都显得有别,正看得起劲,广告又来了,一个小姑娘举着瓶乐百氏奶,用吃奶的力气在问:“今天你喝了吗?”一群小朋友蹦蹦跳跳地吼道:“我们都喝乐百氏!”
旋即哇哈哈的广告也上来打擂台,一个妈妈在介绍育儿心得:“喝了哇哈哈,吃饭就是香!”他正为家乡的哇哈哈自豪着呢,心里有点小激动,不料太阳神的神话广告出现了:苍茫的大地上,黎明即将到来。一群人,不知道为什么忙碌着,看了半天的镜头切换,原来是齐心协力在竖立一个巨大的“A”字母,紧接着雄浑的歌声响起来了:“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
啧啧,瞧人家广东的品牌吹的才牛逼呢,那真像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呀!
想清楚了,原来这里是在广告中插播新闻。不过电子屏这玩意真是新颖,因为就在一个月前他还去过上海,昨天还在杭州呢,上海和杭州的火车站,他都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电子屏幕。
看看火车站大楼,“广州站”三个大字气势非凡,不过它左右两边的标语“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看得颇令人费解。他倒不是不懂这几个汉字的意思,问题是这几个字出现在这里,实在是太蹊跷了。按道理,它应该出现在厦门才对。
百思不得其解,转过头,火车站对面的楼房也是霓虹闪烁,“流花宾馆”几个大字分外夺目,整座宾馆的外形轮廓还用霓虹灯勾勒了出来,花花绿绿的小灯管,一节追着一节走,实在太漂亮啦。
不过想都不用想,这宾馆的价格一定比它的装潢更漂亮。“没个百八十块肯定住不下来”,他心里暗暗掂量了一下自己口袋里仅有的Money,400大洋,就懒得再看了,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一家便宜而又正规的住处。
好在在这商业气息浓郁的广州,各种服务真是无孔不入,没走几步,还真就有人上前拉客了:“老细!搵住处啩?单间,洗手间彩电齐全,一十文!”
杨友成背上背着个牛仔包,他听见一个女人冲着自己喊,但根本没意识到是在喊自己,就直接忽视了她,继续往前走。也难怪,“北方人”(广东人是把广东以外的人统称为“北方人”,包括海南也算“北方”)初到广州,如果有本地人开口对你讲话,保不准你以为他是讲外语,和自己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那个拉客的妇女见他没有反应,赶忙去拉他身后的旅客,而另外一位妇女手上拿着一张纸牌,拦住了他:“老板!住旅店吧?单间,冲凉房彩电齐全,二十块!”她这是把前面一位拉客女的白话翻译过来了,杨友成听得真切,但还是准备忽略她,继续赶路。因为他是到广东来打工的,“老板”这个词和自己显然不搭界。
这个女人比较有耐心,没有放过他的意思,就跟了上来:“老板!很实惠了,你再也找不到这么好这么实惠的招待所啦。”
杨友成站住了,看着她反问:“你看我的样子像老板?老板会背着这样一个包?”
拉客女久经沙场考验,啥样的人没见过?她咧嘴笑笑说:“来广州的人个个都梦想发财,也有很多人发了,我只是把你将来的称呼,现在提前叫了呀!”
这话说的真甜,他心里不得不服,为了做成生意,真是嘴巴要舍得抹蜜啊。
他接过那女人手上的纸板牌子,打量起房间的陈设布置来。看上去,席梦思、窗帘、彩电、空调一样不少,地上铺着瓷砖,如果改换成地毯,这陈设赶得上三星级宾馆啦。
“你说的那个啥------冲凉房,是什么?在哪里?”他觉得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广东人管洗澡叫冲凉,冲凉是和厕所连在一起,拍它干啥。”
“哦,这样的呀。你这真是招待所?离市中心近不?”
“我们就是招待所,离市政府不远的,几分钟车程。房地产广告说:离白云机场一箭之遥,离广州市政府几分钟车程!真的不骗你。”
听了“招待所”这个名词,杨友成心里踏实了,因为外面虽然乱,但以他的经验,“招待所”多是国营性质,这个是不会乱来的。他想,从温州坐了十个小时的汽车去杭州,排队买票又去掉三个小时,等车五个小时,火车走江西、湖南过来居然二十三个小时,一路挤得人前胸贴后背,自己第一次到广东,就赶上现代汉语词典增加了一个新词条“春运”,眼下这状况是切切实实的“春晕”, 是得赶快安稳睡一觉了。
问好去招待所的车是免费乘坐之后,邹友成终于上了一辆中巴,车上已经有了不少人,他捡了个靠窗的单人座位,把背包取下来放到脚边,坐下了。
望着站前广场那川流不息的人海,他突然有了已经安定下来的感觉。这感觉真不错。
在他的旁边,有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看上去二十五六的人,很明显是知识分子,因为撑着眼镜。那青年拖着口箱子,见杨友成在观察自己,也用眼睛来探视他。
杨友成友好地冲他笑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那眼镜倒也不是个忌生的角色,立即跟他搭上了话:“你好,也是来广东找工作的吗?”
“是啊,挤惨了,人太多啦。”
“我也是坐了二十个小时才到的。全国人民都到广东来了啊,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嘛。”
“哈哈,我看找不找得到工作还难说,发财谈何容易哟。你哪里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