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12-13 08:36:30
6、启动“印钞机”
实际上,安排这一批刚入职的大学生们砸松香,这是行政部早就策划好了的考察方案,并经过了崔副总的批准,生产部也做好了充分的配合准备。一般来说,有规模的化工厂并不需要人工用锤子来砸松香,什么时代了?
雪虎要大发展,急需要人才,但招来的,怎么才能保证是合用的人才呢?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
按港台模式,将着重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新员工是否真的能吃苦耐劳、具有超强的抗压精神?雪虎要的是敢于冲锋陷阵的人,不需要国营企业那种老爷式、或者花花公子那样少爷式的人才;
其二、所招的人都是储备干部身份,互不相识,此时纯属散沙一盘,那么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制订目标及分解目标的能力、统筹能力、组织指挥才干、监督激励机制等等------能够考察到的方方面面很宽,希望让真正有领导力者,借此举迅速脱颖而出。
当然,游戏规则是坚决淘汰不合用的人,如果此批新招人员全部不合格,全部淘汰,重新另招。资本家用人,就是这么狠!只允许你创造剩余价值,绝不允许你充当剩余人员。
而这些被考察者们,就像被赶进了肉联厂屠宰车间的猪,此刻还毫不知情,他们看到的是抛头露面的朱副走了,心理就放松了;但不知道该仓库平时只有一个管理员,现在仓管员旁边多了一个人,而那个人恰恰是朱副的上司——行政部杨经理。
日期:2014-12-13 08:38:57
他拿着笔不是在填写出库单、入库单,而是在不断记录现场的情况。
杨友成能给朱副提要求、给大家分发手套、并召集几个重要角色讨论,这是很大的亮点。但讨论中,眼光最冷峻、最沉着的秦雨时,对整个工作的流程、人员的具体分工配合提出了方案,显然他后来成了全场的核心。另外,热情的方孝敏、林东,淡定但眼神有力的王超军,机敏的邝智,都是围在一起开小会的活跃人物。这些情况都被完整地记录在案了。
果然这几人研究妥当之后,就发动、组织大家分工轮换、互相协助干了起来。得说他们干得相当卖力,作为从未挥过大锤的大学生,这很不容易。最大的亮点发生在第二天晚上,大约他们看出任务量很大,居然在晚饭后集体到仓库加班二个半小时,组织这场加班行动的总指挥就是秦雨时。
对了,秦雨时也住307,但非常“不幸”的是,他充当了307的“守门员”。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尽管第三天晚上大家集体从七点干到十点,看样子剩下来的工作量还需要再干两天。所有人都疲惫不堪。秦雨时同杨友成商量后告诉大家:今天的任务就到此为止,大家都尽力了。明天将征求领导的意见,再作安排。
临行前,几个自封的“领导”居然再三给仓管员和杨经理表示感谢。
第二天早餐时,朱副就跑来告诉他们,不用继续砸松香了,大家都到行政部去领取笔记本和笔,今天起,开始为期一周的产品知识培训。
一周下来,学习很紧张,再也没人提起砸松香的事,就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事似的。陈工(程师)、汪厂(长)是主讲,崔副(总)、油墨销售部李经理也穿插着授了课。出人意料的是,培训一结束,各种试题接踵而至,足足考了一天的试。由于事先并未预告,所以,许多人被考得七荤八素、痛不欲生。以至于接下来,厂里特地给他们放假一天,好多人都提不起精神出去玩,只在附近的街上简单溜跶了一圈,理个发啥的,顺带熟悉环境。
日期:2014-12-13 13:32:20
(上接第一章第6节《启动印钞机》)
307寝室的人马,却在杨友成和秦雨时的带领下,集体到街上逛了一圈,都寄了家信,杨友成还请大家吃了一份很有岭南特色的“顺德姜汁撞皮奶”。吃完奶,浑身都是正能量,正好录像厅门口小喇叭叫得欢畅:“快来看国产最新、最精彩录像,1991年年度巨献,《黄色圈套》,全套黄色!”这耳边的呼唤十分真切,年轻人都不大受得住诱惑,住杨友成对面下铺的马亦醇,就果断花六元钱买了票,请大家去集体享受精神腐败。
这马亦醇是湖北襄樊人,父母都是搞化学的,据说他生下来就吻合鲁迅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九斤”,由于“九斤”谐音“酒精”,所以他那性情耿直的爹,就将宝贝儿子直接命名为“马乙醇”。大约这名字的化学味太浓,激起了他娘的强烈不满,说丈夫一辈子不懂浪漫,第一个儿子叫乙醇,第二个儿子干脆叫摩尔、第三个叫分子式、第四个叫福尔马林吧?在母亲的强烈抗议下,经过双方反复磋商,各让一步,最后综合得名:马亦醇。
马亦醇上了武汉的大学,学化学是天经地义的事。他带领大家去看“全套黄色”,目的可能是研究在生理反应的过程中究竟有没有化学反应的成分。结论:没有!因为这片子的标题就是“黄色圈套”,除了片名有“黄色”二字,内容非常之充满正气,看得人半点生理反应的基础都没有,遑论化学反应呢?最后只剩下了“圈套”两个字的感慨。
精神永远屈从于物质。出了录像厅,肚子咕咕叫,满街的大排档人头攒动,香飘四海,引得吃多了工厂食堂那清汤寡水的肠胃们,无耻地给大脑发信号,大脑们又指挥口腔分泌唾液,俗称哈喇子的东西,就不停地分泌出来了。来自革命老区井冈山的秦雨时,认真地砸了几下嘴巴,就严肃地看着大家,问:“怎么样,开饭时间到了,咋搞?”
日期:2014-12-13 13:33:21
大家都是还没有领过工资的人,囊中羞涩,尤其是初到广东,对广东的市场行情还不熟悉,谁知道吃大排档有多大开销?这时,来自湖南的周再胜,对其他两个今天还没掏过一分钱的家伙说:“走,我们一起先去侦察一下,问问行情。”那俩人不好推迟,只好一起跟着去了。
周再胜,来自湘西,档案上说是苗族。关于他的身世问题,颇有些谜团,最近寝室里晚上一直在讨论,那就是他明明是汉族,为啥最后变成了苗族?难道是他那当派出所长的爹爹,暗地里做了手脚不成?
“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加分,”周再胜自己总结道,“都是政策惹的祸。我其实不想当苗族,真的。”
“嘿嘿,当苗族好哇,就看你是生苗,还是熟苗?”秦雨时揶揄道。周再胜当仁不让:“熟苗,绝对是熟苗,不是牛排那样七分熟,是熟透了的,瓜落蒂熟那么熟,嘿嘿。”
原来他爹在他初二时,就把他的户口迁到了一户纯正的苗族家庭,过了几年,等他高考时就变苗族了,上专科的成绩,就可以混进一本。等他进了湘潭某大学读了几年,他的户口又神奇地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家庭。就这样,他的基因没变,但身份证和户口本的身份变了。
周再胜带人去侦察的结果,“打边炉”(吃广式火锅)的消费是28元,有一只鸡、一大盘配菜(包括粉丝、牛百叶、猪肝、牛肉、两个鸡蛋),另送两份蔬菜。珠江啤酒,一块五,九江双蒸米酒(白酒),三块钱一瓶。于是他们三人商量好了均摊(后来社会上把均摊这种方式,正式命名为“AA制”),然后来招呼大家去集体享受物质材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