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华夏的兴起——说说老祖宗的故事》
第39节作者:
如是予闻 日期:2013-10-31 19:16:14.0
《征服:华夏的兴起》-130
退一步说,倘若伊尹真的想要改造太甲,太甲要是一直不悔改呢,他该怎么办?按照孟子、司马迁的说法,太甲是三年后悔过自新的。假设太甲十年、二十年都不悔改,那么伊尹岂不是就一直摄政下去么?如果伊尹真的那么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可以改造一个人的思想,当初他为什么要拥护商汤称王呢?他为什么不在夏桀被流放的时候,等待这个帝王悔过自新呢?
按照这个思路分析,《竹书纪年》里关于伊尹篡权的说法,有其合理之所在。
后人否定《竹书纪年》的说法,大抵有三个理由:
其一,与其他史料不符。
但正如我上面所说,除非这些史料能证明比《竹书纪年》更古老,否则即便《纪年》只是孤证,仍然可能是真实的。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那么《竹书纪年》里面所载的太甲杀伊尹的说法,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代没有被学者们所引述呢?我们知道,《竹书纪年》这本史书,乃是藏于晋、魏,而春秋战国的文化重心一直是在东方。无论是先前的晋国或后来的魏国,都没出现过大学者,有的只是纵横家与法家,他们关注的事情,都是现实的事情,或者是变法,或者是连横合纵的外交,并不热心去整理、普及、传播古代的文献。
其二,根据《竹书纪年》的说法,伊尹篡权后,太甲从流放地逃回来,发动政变,杀死伊尹后,又让他的两个儿子继承其家业。这个说法,令后世学者觉得很荒唐。
比如唐朝学者孔颖达这样说:“必若伊尹放君自立,太甲起而杀之。则伊尹死有馀罪,义当污官灭族。太甲何所感德,而复立其子,还其田宅乎?”倘若伊尹是个篡权者,死有余辜,怎么太甲在杀了他之后,还会让儿子继承其业呢?
可是我却以为孔颖达的这种说法并不严密。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杀其父而重用其子,这是有先例的。我们前面说帝舜杀了鲧,却重用其儿子大禹,这便是一例。在西周、春秋、战国,即便诛杀一诸侯,多数情况下,也是让其子继承其位,这是当时的传统,与后世有很大不同。其次,由于《竹书纪年》的记录过于简略,或许有其他内情不为我们所知。我大胆作一个假设,有没有可能是这种情况呢?太甲之所以能够逃出囚禁地,正是伊尹的两个儿子相助的。有的读者可能会跳起来,这怎么可能呢?难道儿子还害老爹不成?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一个史实,王莽的儿子还真的干过这样的事情,只是他没有成功,后来被老爹给杀了。
日期:2013-11-04 12:50:28
《征服:华夏的兴起》-131
其三,还有一些当代学者,甲骨文的卜辞入手,表明伊尹还死后还成了祭祀的对象。卜辞文字难懂,我是看不明白的,不过伊尹受到宗庙配享,这个是有很多资料有写的。比如《天问》里就有:“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官汤,尊食宗绪。”既然伊尹死后还得到那么高的待遇,那么他能是个篡权者吗?
但我认为这种见解只是寻常人家的见解罢了,非政治家的见解。伊尹乃是商汤立国的第一功臣,其功绩无人出其右,就算他晚年真的有篡权之企图甚至有篡权之实,都改变不了开国功臣这个角色。在伊尹死后隆重祭祀他,正可以彰显君主的不忘恩负义的美德呢。其实这种伎俩在后世常被使用。譬如清朝便有多例,张苍水一生抗清,被杀害之后,乾隆皇帝还给他加谥“加烈”,牌位入“忠义祠”,得享定期供祭。同样,郑成功也是一例,他是满清的劲敌,最后清政府也给他加了个“忠节”的谥号,“享俎豆于舜日尧天”。生前是敌人,死后就不一定还是敌人,政治家是有自己的目的,这一点值得注意。
我并非认定《竹书纪年》所写的一定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对于如此久远年代的史事,实在是很难弄清真相了。
古代的历史一直只是被当作一种政治工具,越古老的历史,越容易被人随心所欲地改造。因为中国人迷信先人更甚至神祇,把古代的贤人拿来一包装,于是乎圣人一个个冒出来,完美无瑕。儒家讲“君君臣臣”,君得有个君样,臣得有个臣样,那要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榜样就出来了,君就是尧、舜、禹、汤这样,臣就是皋陶、伊尹、周公这样。
古代圣人是儒家政治理论的一块大基石,可是就象杨衒之曾经说的:“人皆贵远贱近,以为当然。”为什么会这样呢?随着文字的普及,记录的增多,人的不完美就体现出来了,不再是凭空想象了。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圣人多是上古时代,秦以后称为圣人的,就少而又少了。
除非我们可以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三千多年前去窥探真相,否则伊尹之谜,可能永远也难以解开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