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相的故事——徐阶的隐忍、高拱的傲骨、张居正的勃发》
第13节

作者: 任平生如是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谋杀是讲究效率的,这么久怎么还不死?恐慌如瘟疫一般在宫女中传开,其中一个宫女退却了,趁乱逃了出去,向方皇后报告了此事。这个无脑的行为,决定她们全完了。
  皇后慌忙带人赶到,将宫女们全部拿下,解下了嘉靖脖子上的绳套,但嘉靖被折腾地不省人事。经紧急抢救之后,总算换过气来。
  在嘉靖昏迷之际,由皇后下令,将参与此事的十六名宫女,顺带着她忌恨的曹端妃、王宁嫔,全部凌迟处死。
  这起由宫女谋杀皇帝的案件发生在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由于这属于宫闱秘事,故正史记载讳莫如深,导致各式各样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民间破案版本也花样百出,我们不多掺合了。
  只透露一些事实,嘉靖乱吃丹药,性情变得喜怒无常、刻薄寡恩,经常虐待宫女妃嫔,光皇后他就换了三个,左右侍从更是动辄得咎,他有严重的家暴倾向。
  而重要的是此事的后果,嘉靖由于内心受到严重惊吓,从此移居西苑(今中南海),至死也不回皇宫大内。
  嘉靖坚信能活下来全是因为上天保佑,是修道的成果,于是他不再上朝办公,专心做起了一名宅男,窝在西苑专职致力于道教研究,整天跟道士们炼丹修玄。这一宅就是二十四年。
  自此以后,内阁大学士们不用再到内阁办公,而是在西苑辟出一间办公室,称为直庐。由于入直就意味着得到了嘉靖的宠信,于是大臣们争先恐后以能入直为荣。
  在直庐办公的大臣要做两件事,一是随时呈请处理紧急公务;二是撰写青词。
  总之,从这一年往后很糟,上述情况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能不干活的都不干了。

  日期:2013-10-19 13:05:39
  嘉靖二十二年(1543),守制期满,徐阶起复,擢升为国子监祭酒。
  今天在北京的国子监还完好保存着。当时国子监隶属礼部,是全国唯一的高等学府。它执掌着全国学校的政令与训导,部分职能类似于今天的教育部。
  国子监的学生称为监生,他们可以不用通过科举考试候补为官,但是名额有限。徐阶就是他们的校长。
  对于教育工作,徐阶已经是得心应手了。当时的国子监,可谓是乌烟瘴气。由于监生来源复杂,又有做官名额,于是官场的习气便折射到了学校,拉关系走门路、逢迎拍马、弄虚作假······用体制来管制教育,一定会是这样,徐阶接手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局面。
  墨守成规是很容易的,他不,徐阶着力改革士风吏习,把读书和体制分隔开,尽力摆脱不良社会风气对学校的影响。
  一年多的时间,徐阶把原本无人问津的国子监,办得声名鹊起,他还借此推广了心学教育,效果不错。

  不过,尽管徐阶留心观察,还是错过了一个最关键的学生,他叫杨继盛,在学生中很不起眼。
  另外,时任礼部尚书名叫严嵩,这会儿是两人初次接触,普通的上下级关系,一般的公事往来,没有感觉,没有恩怨。
  现在的国子监学生就是将来的官员,徐阶得到了一批官场资源。
  日期:2013-10-19 20:38:12

  嘉靖二十四年(1545),授徐阶官礼部左侍郎,没过多久,改任为吏部右侍郎。
  吏部是六部之首,职责主要是考核任免官员,相当于人事部或组织部的职能,右侍郎则是副部长。这个职位将成就徐阶的官场地位。
  人事档案全在我手里攥着,你想干嘛?能管着你升降调贬,因此吏部官员向来脾气不小,人称四大难——人难见,事难办,话难说,脸难看,这一副官样早已经名声在外。
  绷着个脸,摆出一副干部架势,跟百姓离得远远的,这才叫官。可徐阶的到来,打破了这个传统。
  曾几何时,陕西清吏司主事姚丰进京汇报工作。去吏部衙门之前,他吩咐随从,待在客栈里等他,马上就回来,一起去逛街,买点土特产。
  随从纳闷了,您不是要去吏部办事吗?姚丰笑了,他告诉随从,放心吧,按以往的经验,去见吏部那些大爷,不去个两三次以上,是见不着人的。
  姚丰来到了吏部,报上姓名,就等一句“某某大人公务繁忙,改日再来“,自己也好回去购物。
  不多一会儿,胥吏的回话大出意料:“姚主事请随我来,徐大人有请。”
  什么情况?姚丰忐忑不安地跟了进去,却得到徐阶和颜悦色的招待,又是“看座”,又是“奉茶”的,姚丰凌乱了。受宠若惊,手足无措。但接下来,没有摆谱,没有冷脸,徐阶虚心请教他们那里的风土人情、地理险要和民生吏治等问题,姚丰一一如实回答。
  徐阶听得认真,还时不时地动笔记下来。当姚丰交代完公事,直到临走时,徐阶也不忘亲切鼓励一番。

  姚丰激动万分地回去了,没想到受到侍郎大人如此的青睐,以后逢人便说起此事。这效果,不亚于媒体记者。
  如果领导是这样对你好,你不必太当真。其实徐阶对各地进京的官员,都是如此。当然了,这些颇有些作秀成分的工作,获得的人事资料不是重点,得到官员的认可才是必需的,徐阶的美好形象,正是以这些官员的口耳传到地方,从而在基层官员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不仅跟下级关系处得好,徐阶跟上司也十分合得来。吏部尚书如走马灯一般,换了熊浃、唐龙、周用几任,都十分器重徐阶,愿意交给他主持工作。
  于是,徐阶以此将欧阳德、宋景、张岳等人安置到重要职位上,因为这些人才能出众,而且,都是徐阶的死党。
  如此经营,自下而上,徐阶的官场人脉已初具规模。
  周用离职后,吏部新来的尚书闻渊挺麻烦,凭自己是老资历,他揽下了部门事务的决策权,有时还给徐阶脸色看,俩人关系处得很僵。徐阶没了话语权,心里不痛快,不跟他争,也不跟他吵,上疏请求调出。
  嘉靖二十六年(1547),由夏言推荐,徐阶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去教习庶吉士。

  前面说过,庶吉士是进士中的精英,他们都极有前途,徐阶便成为他们的班主任,与往届不同,他以有关国计民生、时事热点的策问为施教的主要内容。
  正是在这里,徐阶发掘了那个时代最最杰出的人才,并倾尽心血去培养他。
  日期:2013-10-20 11:08:29
  严嵩
  话分两头,在徐阶被召回北京之前,夏言还举荐过一个人,这是夏言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引狼入室。
  嘉靖十七年(1538),南京吏部尚书严嵩,召回朝廷,担任礼部尚书。
  这位几乎被各种艺术形式骂遍了的奸臣,终于登场了,但鲜为人知的是,严嵩曾经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
  严嵩,字惟中,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年长夏言两岁。严嵩出身寒门,但年少立志,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之后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正德二年(1501),庶吉士结业,授官翰林院编修,这样看来严嵩的前景很不错。但很不幸,第二年,严嵩的祖父去世,他必须回乡守制,再过一年,母亲去世了,再顺延守制三年。青春的大好时光让守制给耽搁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