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相的故事——徐阶的隐忍、高拱的傲骨、张居正的勃发》
第17节

作者: 任平生如是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这样,夏言没话可说,准备再一次收拾包袱回老家等着。但事情还远没完,严嵩上一次领教了夏言卷土重来的厉害,这回他决心彻底干掉夏言。他立即找到陆炳,商量下一步对策。

  是死是活就在于陆炳,因为他手里捏着一把利器——甘肃总兵仇鸾。
  这位仇总兵世袭咸宁侯,前不久被曾铣以阻挠军务为罪名弹劾,现在正关在锦衣卫的诏狱中。
  于是乎,由严世蕃捉刀代笔,仇鸾上疏弹劾曾铣某某罪,陆炳主持审理,最终给曾铣定下了罪名——隐匿边情,贪污军饷,结交近侍。
  注意,最劲爆的是最后一条,结交近侍,死定了,都死定了。
  是这样的,曾铣跟夏言的岳父苏纲是同乡好友,而苏纲曾向夏言举荐过曾铣。所以,近侍就是夏言。

  近臣结交边将,即是意欲谋反。这是封建王朝的一条高压线,决不能碰。
  嘉靖二十七年(1548)三月,曾铣被斩于西市。搜其家,家无余财,贪污的军饷不知在何处。
  曾铣被杀时,夏言南行至通州。当他听说曾铣的罪名时,吓得摔下了马车,面如土色,哀叹道:
  “噫!吾死矣。”
  再前行不远,刚到丹阳,锦衣卫缇骑追了上来,逮捕了夏言。回京之后,再多的辩解已然无用。
  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月二日,夏言被斩于西市,弃市。

  夏言一死,严嵩升任内阁首辅,真害惨了天下百姓。
  日期:2013-10-25 09:11:12
  一个无耻小人为了一己之私,借复套之名,害死了两个一心为国的人,真真令人发指。而徐阶,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夏言被处死的消息传到了翰林院,昔日夏言的知遇之恩涌上心头。一幕一幕,怅然如有所失,徐阶呆呆站了半天,不禁向西市方向跪拜行礼。他没有出声,而后若无其事的样子,机械地工作去了。
  此前,刑部尚书俞茂坚、左都御史屠侨等人都替夏言求过情,结果受了斥责罚了俸禄。其实当时很多人都愤愤不平,私底下说长道短,为夏言鸣不平,除了徐阶。人们开始鄙视徐阶,为人忘恩负义,那个曾经费心提拔过他的人遭遇不公,他却无动于衷。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夏言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徐阶把他记在了心底,午夜梦回,徐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烙饼,事情怎么会到这一步?人怎么可以这样?
  他从不敢忘记他。
  徐阶是一代名相,是明朝顶级政治家,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个人物。
  大家知道严嵩很奸,却不知道是徐阶扳倒的;大家知道张居正很猛,却不知道是徐阶栽培的。

  人们能把半分钱关系都没有的海瑞和严嵩扯到一块儿,编出像海瑞智斗严嵩之类的笑话,却提不起徐阶,因为没听说过徐阶有什么叱咤风云或感人肺腑的故事。
  其实,跟我们的生活一样,历史本来就是平实的,没有浓妆艳抹、矫揉造作。从这里就能看出些端倪,遭到这样的打击,仍能做事有条有理、轻拿轻放,把所有的情绪都埋在心里。风轻云淡,隐忍不惊,我更欣赏这一股含蓄内敛的力量。徐阶绝对是个人才。
  空口说白话谁都会,但是于事无补,因为正义从来都不是靠嘴巴说过来的。别人说来说去,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还赚得了好名声,甚至有利于职业生涯。
  可徐阶不能,只要他一张嘴,马上就会被冠以逆党同谋的罪名,严嵩正愁找不着借口收拾他。而眼前的这个人比当年的张璁更卑劣、更可怕,一旦失去了夏言的庇护,自己将孤身面对一切。
  此时的徐阶,轮手段、论实力,跟严嵩都差得远。
  就算不作声,严嵩也不会放过徐阶。因为徐阶曾深受夏言的提拔,而且夏言还多次在同事面前夸奖过徐阶工作得体、做事有方。为了斩草除根,于是严嵩开始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栽害徐阶,但徐阶做事谨慎低调,一直没落下什么把柄。
  看徐阶与夏言的私交并不深,除日常工作外,也只是经常跟王门弟子探讨心学。夏言遇害后,没见徐阶有什么异常举动。一个三品侍郎而已,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想到这一层,严嵩第一次放松了警惕。
  日期:2013-10-25 13:29:03
  谨慎的下僚
  嘉靖十八年(1549)正月,礼部尚书一职空缺,由吏部荐举,徐阶补任礼部尚书。
  当年三月十五日,皇太子朱载壑行加冠礼。
  十七日清晨,皇太子薨逝。
  这里简单说一下古代各种“死”,我们知道,皇帝死了,叫做崩。诸侯王呢?叫薨。卿大夫叫卒,士叫不禄,咱们普通人死了才叫死。不能乱用。
  接着,嘉靖下旨:“皇太子丧礼各项事宜,着礼部查例具仪来看。”
  怎么叫“查例具仪”?就是按照以往皇太子葬礼的案例,参照办理,筹备丧礼事宜。
  第一个圈套来了,看出来了?就在“查例具仪”四个字上。这意思是你自由发挥,至于好不好,我说了算。这是由内阁拟旨时,出自严嵩的手笔。
  徐阶翻遍了本朝以往的类似情况,比对各种处理办法,发现,所有的案例都是丧事从简,就是省着点儿办。
  但徐阶心里清楚,不能顺着这么做。看那严嵩不怀好意,而嘉靖正在悲痛又死要面子,如果这次按惯例也来个丧事从简,自己很有可能被议礼,然后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看透了这一点,办法就有了。第二天,徐阶呈上丧礼奏疏,其中,徐阶把先前的各种案例举出不同,然后明确告诉嘉靖,咱们这属于特例,所以“先年简杀礼仪未敢援引”,应该隆重举行,不能掉价。
  奏疏呈上后,嘉靖点头首肯了,然后细节上稍作改动,这样严嵩也没脾气。就这样,徐阶不动声色地躲过了严嵩设下的圈套。
  皇太子的丧礼结束后,按照规定,应该重新册立储君,国家没皇太子不行,要确定国本。可嘉靖迟迟不露册立太子的意思。
  于是,徐阶于当年七月上疏,请求册立皇太子,可是大出意外,奏疏竟被留中了。
  所谓留中,即奏疏呈上后,皇帝不作批答,不予理睬。你的意见是好是坏、有没有用,都没人管。
  徐阶纳闷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紧接着,没多想,他又连续四次上疏,以表示事宜紧迫。终于,把嘉靖惹火了,他给了一个耸人听闻的答复:
  “朕正富春秋,何须册立储君!”
  这算什么话,册立储君向来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也是礼部份内的事,身为礼部尚书,徐阶推不掉的。
  不过,徐阶还是十分精明的,看到这种情形,心想一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等看看情况再说。
  由于认识所限,徐阶并不清楚出了什么问题,这问题就在嘉靖的心态上。
  你知道,以前嘉靖一直没儿子,还有人上疏给他曝光了隐私,嘉靖很郁闷。后来有个道士为他炼药治疗了一一下,短短几年竟然生了八个儿子。不幸的是,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死了五个,连这个太子已经是第六个了。
  于是,道士又提出了合理的解释:二龙不相见。皇帝是龙,太子就是小龙。因此,不但不能册立太子,还得离儿子远点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