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2-11 17:00:16
第四篇 巨鹿
第二目 血战巨鹿
4.2.1项羽的暴走
“暴走”是网络新词,大体有“失去控制从而导致的近乎于野兽一样的狂暴行为”的意思。笔者认为这个词用在项羽身上还真是有几分妥帖的。
宋义在安阳滞留,项羽非常着急。项羽向宋义提议:“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巨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里应外合,一定可以打垮秦军。”
宋义则不紧不忙的说:“我认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如今秦军攻打赵国,即使打胜了,秦军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处斩。”【注1】这条军令当然是冲着项羽去的,项羽只好不再做声。
宋义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并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趁宋义离开军队期间,早有不满的项羽就准备发动哗变,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头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到那时,还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宋义)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注2】
其实这些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太好分辨,如果真的上法庭辩论一下,笔者认为项羽未必会赢。但项羽的目的不是和宋义进行学术探讨,他需要的只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在“不明真相的”将士中制造思维的混乱,挑拨将士们对宋义的不满情绪,并借助这些不满情绪减少他哗变的阻力。
宋义回军营后,项羽早晨去参见他,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
【注3】将领们因为慑服于项羽的威势,而拥护项羽担任假(代理)上将军【注4】。
笔者认为,项羽勇武、诸将慑服应该是事实,但宋义在军界根基浅薄恐怕才是最根本原因。这支军队本来就是项梁拉起来的队伍,各级军官都密布亲项氏的党徒,如范增、项佗、项声、项悍、项庄、桓楚、司马龙且、钟离昧等等。温和派的人物,比如吕臣、黥布、蒲将军,他们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军人,和宋义这种文化人是不会很搭调的。宋义这种依靠口舌之功就被楚怀王的超常规提拔的人在军界实际是被严重孤立的。
眼下军情危急,楚怀王不敢在这个关口搞“肃反”、玩“整风”,除去军队中的项氏党徒,安插自己的亲信,因为这样做容易引起军队的震动,乃至解体。楚怀王非常理性也有耐心,超常规提拔了宋义,准备逐步打压项氏集团的力量。宋义又拉齐国作为外援,以巩固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力图扳倒项氏集团。项羽作为不甘心受打压的项氏集团的利益代表奋起反击,将宋义杀害。
著名历史学家吕诚之先生就指出,项羽说宋义勾结齐国图谋楚国,绝对是诬蔑,但如果说宋义外接齐国,想要图谋项氏集团恐怕才是事实(参《吕著秦汉史》)。于是根基浅薄的宋义被直接拔掉,没有引起军队的任何震动。
项羽还派人去追杀宋义的儿子,一直追进齐国境内杀了他。完成后,项羽才派心腹桓楚去向怀王报告【注5】。楚怀王精心布置的楚-齐联盟这步好棋被项羽一下子给砸了个稀巴烂。楚怀王暗暗叫苦,可是抵抗秦军又离不开项羽的合作,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既成事实,任命项羽为上将军,节制各路军马【注6】。
从此,项羽开始了他的“暴走”生涯,这支军队将完全由项羽指挥任意驰骋,楚国中央政府想要调配这支军队反倒需要向项羽商请。如果没有外敌,这种情形将直接引发内战。因为有外敌,仰赖其保卫的楚怀王中央政府只能反过来迁就他的策略,继续为他提供物资补给服务,形成军领导国的政体。
但项羽终究不同于后世那些手握重兵,只懂得讨价还价的军阀。他恃才傲物,拒绝接受文官政府的领导。他的“暴走”行为仅仅是他性格的体现。很快,项羽就通过巨鹿之战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日期:2012-12-11 17:08:37
4.2.2巨鹿之战前瞻
二世三年十一月【注7】,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名扬诸侯,开始了救赵行动。十二月【注8】,齐国田安的部队攻占济北郡,引导项羽渡过黄河,展开巨鹿之战的序幕,到了二世三年七月【注9】,章邯正式向联军投诚,巨鹿之战宣告结束。
巨鹿之战前后历时八个多月,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不是一场仅仅靠破釜沉舟、猛冲猛打就取得的胜利。项羽以他的聪明、勇毅、执着和坚韧赢得了这场传奇般的胜利。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当之无愧的名将,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怎样呢?由于史料缺乏,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秦军的总数应该是四十万左右,项羽的兵力应该是十万左右,兵力对比四比一。赵国-燕国联军可能还有八万左右的兵力,实际联军同秦军的兵力比应该一比二点多。虽然没有像百度百科说的那么夸张(四万对四十万),但秦军依然拥有绝对优势,而且以逸待劳,项羽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将他的军事才华发挥到极致,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胜利。
兵力测算笔者是这么估计的,欢迎读者也来讨论。
笔者说知道的有两个数据:一是秦军王离兵团(原蒙恬兵团)有三十万【注10】,章邯本身也有部队,而且规模不小。二是章邯投降的时候,秦军还有二十余万【注11】。考虑到章邯经历东阿会战、濮阳会战有所损失,王离兵团有部分南调,所以两部都不是很完整,秦军四十万应该是较为合理的一个数据,也可能会更多。
楚军项梁最高峰时期兵力是十余万人(参前),经历了定陶惨败后,数量会有所减少,但项羽还收编了田安、田都两部分的齐军。楚军在巨鹿之战有的一个明确数据是黥布、蒲将军指挥的两万前锋部队【注12】。百度百科说楚军总数是四万,如果是的话楚军前锋和主力兵力规模一样,比例失常。项羽楚军总数应该在八万到十万左右,再低恐怕打不赢,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再高楚国上下就不至于那么没自信。
如果用这套数据拿去套巨鹿之战的历程,随着内容的展开,相信读者会觉得这套数据还是比较合理的。
日期:2012-12-11 17:10:18
4.2.3北上
项羽诛杀宋义,取得统帅权。这激怒了齐相国田荣,田荣命令部将田都向楚军进攻。田都知道打不过项羽,左右为难,于是投降了项羽【注13】。项羽指挥大军,准备北上巨鹿,但要抵达巨鹿必须先渡过黄河。
这里要补充一下古代渡口的说明,由于我们现代科技的进步,过河已经是一件太过于容易的事情,对渡口这个概念非常淡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对渡口非常重视。像黄河、长江这类的大川波涛汹涌、水流湍急,古人要通过非常困难,号称天堑。因此,必须选择一些相对容易过河的地方,就形成了所谓的渡口,出乎很多人意外的是很多渡口不是河面最窄的地方,却往往是河面较宽的地方,因为河面较宽意味着河流的截面积较大,水流速度就小了,少有波涛汹涌的激流,便于渡河。因此项羽无法在黄河边任意选择地方渡河,而要转很长的距离才找到另外一个合适渡河的地方。
白马津是距离项羽最近的黄河渡口,但是白马津的对面是严阵以待的章邯部,如果项羽从白马津强渡,必然要同二十万章邯军死打硬磕,“兵半渡可击”历来是中国军事的教条,以少打多,还要越过黄河,这个技术难度太大了。项羽走白马津强渡黄河绝对是吃亏的生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