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黑城---记威虎山下雪乡黑道的那点事儿》
第1节

作者: 大狗剩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3-03 11:12:00
  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一条通往金字塔顶端的道路,那就是黑道-----题记
  前  言
  首先,我在这里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您自便,用东北话说,就是:爱咋咋地。
  声明完了,开始正题。
  本文是接在舞文弄墨里连载的《流氓那点事儿》的第94节,讲诉主人公胜子从从广州回来之后发生的故事,因此如果各位看官如果实在看不懂故事中的人物关系,请您先看看本文的前传《流氓那点事儿》,并非强迫,实属无奈,敬请原谅。
  不过,我尽量做到能够独立成章地写,必要时简单地交代一下前因后果,以使各位看官不必劳神费力地先去看那部冗长的前传。
  我相信如果不去看前传,这部小说也应该能够看的懂。
  说实话,前传写的我自己觉得不太满意,当然,现在写的也许更不满意,满不满意还要等写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感觉出来,不过有了些写作的经验之后相信要比前传好些。
  本文从正面描写了主人公胜子以及胜子的那些朋友,一个由杀人犯,伤害犯,抢劫犯,盗窃犯,及各色地痞流氓所组成的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社会,这就是被主流社会打入十八次地狱的那个小社会,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黑社会。
  其实,我萌生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差不多是在十年以前,也就是在孔二狗还没有成名的时候,有的时候经常后悔下手晚了,让二狗子抢了先,如果我早一点动笔的话,成名的也许不是他,当然这也是自我安慰罢了,没有写作的经验想写出好的作品也难。
  当今的社会真的很奇怪,我注意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就是从那个孔二狗开始的)黑道小说开始流行,尽管其中大多数的作品属于胡编滥造,但也不乏佳作,这些作品里一般都是正面描写那些黑道人物,有的行侠仗义,有的劫富济贫,简直就是梁山好汉,就连普通的百姓也从崇拜雷锋转移到了崇拜刘华强,现在的人们为何如此崇尚暴力呢?
  思考了半天终于得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当整个社会跌落到了第十九层地狱的时候,第十八层地狱就是他们的希望和向往所在。
  司法的不公让人们失去了用温和和理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耐性。因此人们开始崇尚暴力,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立竿见影的方式。人们总是在崇尚暴力和反对暴力之间摇摆不定。
  公平和暴力从有人类开始就是相伴而生。一个社会要么体现的是公平,要么体现的是暴力,没有中间地带。
  在原始人类的时候体现的就是暴力,人们常常为了一只羊而大打出手,甚至血流成河,法律的出现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法律的灵魂就是公平,只有公平才能让控辩双方得到平衡,当这种公平减弱或消失的时候,暴力就占了上风,卷土重来,人类解决纠纷似乎只有这两个办法,所以当我看到那些黑道小说大行其道的时候,不免有些隐隐担忧,这个社会似乎已经完全进入了暴力社会。

  此外,当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被击穿以后,先比之下,暴力和犯罪(刑事犯)就开始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和顺理成章。
  试想,当贪官贪腐的额度开始以亿计算的时候,小偷算的了什么?

  当那些头顶大盖帽的人以国家的名义名目张胆的收取各种不义之财的时候,抢劫算的了什么?
  当校长开房**幼女已不再成为新闻之后,**算的了什么?
  当碰瓷的老头每每成功得手,好心人却欲告无门的时候,直来直去的敲诈勒索算的了什么?
  当那些靠伟哥来维持**的高级干部包养着年轻漂亮的电视台女主播的时候,偶尔的骗财骗色算的了什么?
  当女干部为搏上级欢颜花费500万整容两瓣屁股的时候,无伤他人的**嫖娼算的了什么?

  当开发商为了赶走拆迁户,让推土机从反抗者的身上压过去的时候,街头流氓们手里的几把破砍刀算的了什么?
  当西门庆可以全票当选:著名乡镇企业家(连锁药店老板),质量信得过企业(砒霜能药死人),全国道德模范(不和小学生开房),感动中国杰出青年(明媒正娶和他上床的女人)的时候,水浒传里的那个黑暗的社会又算的了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再那么痛恨地痞流氓和暴力犯罪的原因,这些流氓和罪犯不过只是生活在第十八层地狱而已。
  人们痛恨犯罪的程度被那些比这些流氓们更加为所欲为的人无限度的稀释,一直稀释到味同嚼蜡,麻木不仁,并且还将稀释下去。
  当犯罪已经不再是一种耻辱的时候,人人都会产生犯罪的冲动。
  黑道小说开始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这些感悟不是我由来已久的,而是随着写作慢慢觉悟出来的,写作即是一个书写故事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觉醒和自我救赎的过程,我很庆幸自己居然还会写作。
  现在,我只希望我能写出一个真实的时代和一群真实的人。
  在此,再次感谢《流氓那点事儿》的忠实读者,尤其是那些坚持不懈地支持我和为我顶贴的朋友,只要还有一位读者为我顶贴,我都将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写下去。
  顺便说一下,五毛请绕道,请原谅,我的小说即使没有一个人欣赏,也不会邀请你们来欣赏,因为你们不配。
  日期:2015-03-07 10:47:08
  今日开帖,废话少说,开始,
  当胜子再次回到雪乡的时候,已经是将近两年之后的1988年夏天。胜子刚满20岁。

  和胜子一起回来的还有当年在工读学校门前砍他一刀的马永军。
  他们两个人各拎了一个瘪瘪的手提袋,在走出出站口的瞬间都被站前的变化吓了一跳,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只有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火车站周围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前广场的面积几乎被扩大了一倍,地上铺着崭新的水泥砖,原先坐落在广场两侧的低矮的平房全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几栋七八层高的宏伟大厦,横亘在站前的光华街也同样被拓宽,两侧伫立着整齐划一的新式路灯,虽然不是节日,但是广场周围的那几处高大的建筑上仍然无一例外地闪烁着霓虹灯。

  回过神来的马永军惊叹:卧槽,啥时候盖的这么多楼。感叹之后接着就兴奋地张开双臂对夜空大喊:我胡汉三又回来啦。有几颗星星被瞬间震落,掉在广场上,变成几只昏暗的灯泡,不合时宜地在璀璨的灯光环抱中幽然闪烁。
  那几个昏暗的灯泡是搭建在站前广场中央的两排大碴子粥摊仅有的照明设备和招牌。
  从出站口开始就一直跟在胜子两人后面的一群穿着各异,年龄不详的妇女,不离不弃,强拉硬扯地向他们推销着各自的业务:
  “住店吗,住店吗,我这儿有褥子”。
  “我这儿也有,我这儿还是花褥子”。
  “我们家给你加俩褥子”。
  褥子是当时**女的代号,九十年代之后改称为小姐。
  接着又有两个男的也跑过来凑热闹,一人拉住马永军的一只胳膊:海林,宁安,上车就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