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蝉女》里,我的潜意识深处,人的童年决定了他的一生,也就是说,我万分相信“三岁看八十”,这显然太绝对,但又不无道理,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其出生的那一刻或者说当其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之时,已冥冥中预示了其一生的命运。比利时的弗朗兹?海伦斯说过,“人的童年提出了整个一生的问题,但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而在我看来,即便是到了成年,有些人的人生也是没有答案的。我以为人生的答案应该是在百年之后,而即便百年之后的答案也不是人人都拥有的,人类的绝大多数的集体宿命就是无声地消失在漫漫红尘,好像是卡夫卡说过:思想如同世上一切具有超人价值的东西一样,只能以人的死亡为生。他这里讲的,是有真正建树的那些人,而碌碌无为的绝大多数的我们,根本上就在这之外。我精心制造的那些人物就跟我们的生活一样,注定迷失,但是我希望我能延长他们寻找生命的过程,或者说用我这支拙笨的笔赋予他们真正的生命。尽管这个过程像迷宫,甚至有的人物也许会在迷宫中迷失,那没有办法,亲爱的读者,那是他们自己的命运,请不要遗憾,其实,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个遗憾,没有遗憾的人生才是最遗憾的,只有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了的那些不完美,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完美起来。何况是文学作品呢?
我的故事是从悼念开始的,悼念我荒唐又匆忙的青春岁月,包括我们自己用心灵书写的人生故事,我们寻找的目标不过是追求的结果,或者,根本就没有结果,只有过程,真正的故事,永远都不会结束。
日期:2012-09-12 18:20:06
6
这是最初的故事梗概。后来又数次推倒、修改、重构。
亘古凄美的情爱绝唱,无可比拟的寻觅未果。
——不是爱故事,是个恨故事。恨比爱持久、厚重、牵扯,记忆粘连,然而爱,却是恨的前提,也是条件,能互相转化,也互为结果。
留恋、祭奠、回想、关于成长,还有青春——所有人的青春都会老去,所有人的青春都会到来,没有人能把时间锁定,只有文学作品,才能把青春留在文字码成的海市蜃楼里。
谁都想脱胎换骨,对自己实施实质性革命,在有限的人生里活出另一个陌生而又更加完满的自己,从来没有人真正做到,从出生,或者说包括出生之前,所有人的身上就烙刻着极难更改的文化属性——关于血缘与传承还有教育——我永远是我,你永远是你,永远也不会混淆。
所谓蜕变,所谓蛰伏,也颇有些自欺欺人,在自欺欺人中活着,享受一份庸常的欢乐,活得没心没肺,会更轻松,更自私,然后偷着假自在,欺骗自己能潇洒到抛弃所有的罪恶感,其实是永远携带。
一种传奇,在爱中;一种传奇,在成长里;一种传奇,在变迁中。中国乃至世界,人世间的所有人,都在变迁中被变迁,终归,也都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有一种坚持,永不被诱惑的坚持,只能说明诱惑的砝码不够重大。艺术以永恒的魅力呈现,是为安慰疲软又困顿的灵魂,它具有现实生活所没有的一切,所有的绝望和隐忍,都可以在艺术中找到答案。
被世俗裹胁着的打着某种文化印记的信仰,被恨包围着的爱,永远都不能放任的爱,放任之后必然会有深刻代价的爱。小村渔人、稳婆、妇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无奈军人、小村艳妇,工厂小工人、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妓女、出家人,轮番上演或者说同步进行的话剧,让你暂时休闲和驻足。贯穿始终的师生恋;童年友谊长成后近似同性恋;异域浪漫又荒诞的provence之爱,偶然回眸千年一瞬------以及纯粹的肉体之欢,先恋,后迷茫,再爱,也迷茫,爱在爱里是爱,爱在爱之外,爱是什么呢?海子说,给我月亮和身体,我给你创造一个世界。
从懵懂到成熟,从成熟到激情不再,成长的失落和腐蚀,有多少人在坚持,又有多少人被红尘吞没。
恣意而又有信仰的生活和生命如何炼就?我们又该如何选择生活?大浮躁的经济环境中,生命的位置在哪里?我们的生命该如何表达才更加完满?信仰的位置在哪里?
传奇的情、传奇的爱、传奇的成长、传奇的蜕变、传奇的坚持和瞬息的万变,也许只是理想。那终归是个什么,或说消遣,或是娱乐,或下流地说排泄,或只是文字堆积的海市蜃楼,或什么都不是。
回忆和当下交织。成长只是线索,蜕变才是基本理想。不该背叛的,必以优雅的背叛做结局,不需忠诚的,绝要付出忠诚的代价。忠诚线埋得很深,与女主角钢铁般的意志共传奇,但钢铁意志却也有不再“钢铁”的时候,那就是遭遇爱,她可以用生命交换。强烈的模糊与重构,永远也抵达不了的抵达。糖果摆在面前的果盘里,完成对自己的深度诱惑,深夜独自的凝望中,是谁要伤害她原本可以亘古不变的情怀?归罪于作者,把原本的理想转变成假如理想了也就不能成就的她的小说。从这点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年代,作者是那样的寄希望于永恒,哪怕只是爱情的永恒,发生在神话里,这个世界还是可以救赎。
生活总是和荒诞并蒂而生息息相关。
——是的,除了喧嚣和欲望,什么都不是。可没了喧嚣,也没了欲望,我们还有什么,我们的梦将依附在哪里?又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完满?
喧嚣终止。欲望用尽,何况提前预支。一切都会归于寂静,所有的,所有人的,人生,以及世界,还有梦。只有“什么都没有”,它,永恒着。也许,这个世界从来都没变,只是我们,再也不是我们自己。
蝉只是一个意象。一个漫长孤独不见阳光的等待,一个痛苦的蜕变,蛰伏十七年,却只能高歌一瞬,说白了,这是个大遗憾——是个即便重新经历打通时空隧道也必然要经历的遗憾。表达一个大遗憾实际上不易,尤其是完美的遗憾。
7
这是那个叫《蝉蜕》时候的故事梗概。
日期:2012-09-12 18:22:46
7
这是那个叫《蝉蜕》时候的故事梗概。
又痴又嗔又贪的那些女人们,总会以爱的本能赋予爱以万能,她们也能充分享受爱的乐趣和无穷的能量,当然包括随爱而来的无穷痛苦。而真正做到能用理性去管理感性的人,享受这种乐趣的程度便大打折扣。这部小说,便是描述了这样的一群用生命去追求爱的男人和女人——小村渔人、稳婆、小城护士、妇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无奈军人、小村艳妇,工厂小工人、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妓女、以及出家人等等等等,在爱的错位与蜕变中,依然执著于真爱。上面的这个论调,用在男人身上,便也有些小道理,并且在执著的水平上,比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蝉蜕》中,作者寄希望于男性在现代工业文明的熏染之中依然拥有原始的野性品质,期冀中的一种被征服感,这不能说是她一个人的理想。以大恨诠释大爱。大爱无疆,并不只限于男女之间,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跟同性恋近,却不是。男人和地域,女人和动物,男人女人们和我们生活的自然,怕都诠释不完美——一个爱字。
从梅城医院妇产科赴法国研修的两个原本和睦的女人的争斗展开故事。深有背景的沈未未意外落选,燕雁得此殊荣,从表面看起来,燕雁从没有争,而沈未未却把那个觊觎她的美貌和声名狼籍很久然而她却并不喜欢的医院院长弄到家里睡觉,以一个陈旧的办法解决一个崭新的问题,燕雁自己虽然没争,实际上却是她的童年伙伴刚从南方回到梅城不久的妓女小棉袄利用她的关系网做了很多暗箱操作,因为只有她最了解,那个遥远的法兰西,是她这个童年伙伴等了很多年的人生指望。她们之间的关系,是友谊,却早已超越。她充分利用男人们帮助她的童年伙伴完成一个期盼已久的人生梦想。
飞往法兰西的飞机上,研究“几何”的科学家发现了妇科专家的秘密,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走近了这个原本并不属于他的故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